A16Z的崛起与ABCDE的落幕:加密风投的两极分化
大航海时代的高风险与丰厚回报催生了现代金融业,股票和公司制也由此发端。通过不断的短期投机行为连缀而成的长期殖民塑造了今天的世界格局,并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被唤起,以“英灵”之名推动加密行业的生长。
A16Z因何强大,ABCDE为何关门
正如一个物种的地理分布足够广阔时会发生地理变异,资本在全球化布局中也会发生类似的“变异”。然而,ABCDE在BTC L2赛道折戟沉沙——累计三年投入4000万美元却未能看到更高回报,最终选择进入投后管理阶段。
早在2023年,一些华人VC已经开始转向二级市场或停止募集新资金,专注于扶持已投项目上线币安、Gate等交易所实现退出。Web3Port转型虽有成效,但因贪心而错失良机。正如李嘉诚所言,“永远不要赚取最后一个铜板”,但金钱的诱惑往往超越个人意志。
A16Z并不认同这种短视策略。尽管从绝对回报率来看,硅谷VC可能逊色于部分华人VC,但A16Z AI基金募资达200亿美元,其创业加速营(CSX)起投金额高达50万美元,整体Crypto基金规模更超过76亿美元。这不仅仅是“变异”,而是彻底融入现有生态并引领未来趋势。
获得投资和获得A16Z的投资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如果将视野拉宽,加密行业正呈现出一种规律:西方负责概念发行,东方则承担项目开发;西方汇聚资本,东方提供流动性。
图片说明:a16z American Dynamism,图片来源:a16z
然而,无论是在交易所、稳定币还是合规层面,华语市场似乎都显得滞后。我们正处于历史转折点,Web2的经验正在被Web3放大。
自2018年起,随着中概股逐渐沉寂,传统VC开始复苏,但美元+BVI+VC+中国市场的模式已逐渐消失。互联网巨头战投部门独立甚至取消,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更加偏爱“硬科技”和本地化发展。中央层面则着眼于未来产业布局,金融国企和央企更注重政策趋势及保值增值。
ABCDE以及整个华人Crypto VC衰退的原因显而易见:
- A16Z可以全力拥抱美国和美元,其所投企业天然具备全球性;
- 华人VC无法直接依赖华语市场,只能借助西方光环,在竞争中扮演出卖华语市场流动性的角色。
在A&T解散之后,互联网大厂基本不再关注Web3,地方政府和国央企只谈区块链而避谈加密货币。少数国有和私人金融集团在香港和新加坡的试水更像是战略性防御姿态。
美元作为一种产品,美国市场作为全球前站,A16Z凭借低门槛和大规模募资,依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巨大获利潜力。即使失败千次,它仍能等待下一个Meta或Google出现。
动员还是投机:中文币圈向何处去?
尼安德特人虽有精美石器,却是拙劣的工匠。在西方历史上,金融始终是一种社会动员工具。荷兰郁金香泡沫和英国南海泡沫背后,是东印度公司的辉煌成功。而坚持王室专营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虽掠夺大量美洲白银,却失去全世界。
一代版本一代神
华人VC普遍面临LP高要求和快回报的压力,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自身能力不足。与此不同的是,A16Z不解决这一问题,而YZi(前币安实验室)偏好交易类产品,从DEX到CEX均有涉猎,包括FTX在内。
类似Arthur Hayes家族办公室Maelstrom对市场趋势漠不关心,而是追求自身审美偏好,同时尊重创新者。事实证明,Ethena Like/Delta Like产品已然成为市场主流。
真正的创新往往源自个体内心,而非推特流量高地。那些历经千辛万苦的创始人需要的究竟是资金、品牌背书,还是关键资源的支持,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反抗技术领主
未来并不必然进步。平台化的趋势可能堵死后来者的道路,例如蓝色起源的全女太空旅行团,Vitalik提出Risc-V概念后的社区反应。DAO和基金会的名义无法掩盖事实上个人影响力的主导地位。
我们需要新的创新路径和技术奇点,而非单纯的投机行为。
投机不是长期主义
当下的现实是,我们成为了代币倾销地,坐拥庞大流动性,却无力对抗西方VC、政策和交易所的联合压力。因为金钱会团结一致,而人性天生自私。
若有人以长期主义者自居,请记住SBF曾热衷素食和传播有效利他主义,但Movement Labs证明,做特朗普的朋友比这些更有用。
投机就是投机,长期主义就是长期主义,两者之间不存在认同的可能性。比特币诞生仅17年,持有比特币获利、引导他人交易获利,或是用自有代币换取比特币获利,谁真谁假一目了然。
长期主义如同有效利他主义,首先要解决自身如何存续至结果显现的那一天。
结语
收入是一系列事件的结果,浪潮涌动方显英雄本色。文化传统就像TVL一样,也可能成为项目的负债,而债主们只是等待行权。
东西方的失衡,如同从洋务运动到比特币的距离,看似遥远,实则早已埋下因果。
唯一的问题是,我们这一代加密从业者能否从本土流动性市场中,构建出面向全球的公共物品?行商天下,获利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