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VC仍在,但暴富神话已成过去式

17 小时前 16 技术

一篇题为《币圈VC快没了》的文章引发了众多投资机构晒出成绩单,声称自己依然活跃。然而,当仔细审视他们的投资组合时,却让人笑不出来。这些看似提振士气的言论,更像是深陷困境者的最后挣扎。

1)VC主流投资形式经历了多次演变,从股权投资到股币同权,再到完全币权化,如今又无奈回归股权化。

股权投资周期过长,LP难以等待;币权化则因解锁即砸盘而遭遇市场冷遇;回归股权则是为了迎合华尔街合规化的叙事,但未来仍充满未知。

四年过去了,VC们仍未找到一个可持续的投资模式。

2)头部VC如a16z、Paradigm、YZI等名字依然是金字招牌。

他们能够拿到最优条款、最低价格,并拥有较早退出的机会。而大多数中小VC只能靠后续跟投分一杯羹,甚至沦为大机构的接盘侠。

因此,去中心化的VC组织反而演化出了偏中心化的权力结构,出现了所谓东西方VC互不接盘等阶层固化的现象。

随之而来的抱团攒局、高FDV(完全稀释估值)、开盘即巅峰等“退出”问题,令人唏嘘不已。

3)大部分VC不过是“大号的韭菜”,依靠Portfolio的多样性在赌概率。

10个项目中能跑出1-2个就算成功?这并非投资策略,而是纯粹的赌博。

即便押中了项目,漫长的解锁时间几乎将收益磨平,不得已叠加做市商策略,依赖二级市场操盘求生存。

只是,这还算得上是“投资”吗?

4)VC本应帮助项目从0到1完成冷启动,提供资金、资源和背书。

然而如今,交易所的内盘化、链上launchpad的流水线化、技术叙事的边缘化,都在稀释VC存在的价值。

趋势已经很明显,市场正在探索一种不需要VC的可能性。问题是,没有VC提供的冷启动支持,一窝蜂的社区热启动能否带来真正有价值、可迭代、高增长的蓝筹项目?

短期内,VC还无法退出历史舞台。

5)过去,VC用资金陪伴项目成长,却发现团队太慢且不够专业;后来,VC策划叙事、提供投后服务带着项目跑,却被指责为抱团攒局。即便如此,结果仍是部分Portfolio跑路(rug)或转向AI领域,理由是Crypto泡沫过大。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

无可否认,缺乏成熟可落地的商业模式、缺乏正外部性,VC在Crypto领域的存在意义或许就是充当接盘侠,而这正是散户喜闻乐见的。

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巨变,上一轮牛市由VC推动至巅峰,而本轮周期中,VC已成为最大的原罪。

综上所述:

币圈VC消失了吗?

并没有,但那个躺着赚钱、随便投投就能暴富的黄金时代,确实一去不复返了。

币币情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交易平台最新公告查看更多>
成交额排行榜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成交额
1 币安网币安网 ¥8,753.83亿
2 欧易OKX欧易OKX ¥3,511.32亿
3 HTXHTX ¥615.26亿
4 CoinbaseCoinbase ¥172.89亿
5 大门大门 ¥2,478.96亿
6 BitgetBitget ¥1,237.86亿
7 BybitBybit ¥2,854.20亿
8 双子星(Gemini)双子星(Gemini) ¥16.59亿
9 UpbitUpbit ¥97.62亿
10 Crypto.comCrypto.com ¥512.8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