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释放停止缩表信号:金融市场流动性危机或成主因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日宣布,计划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以预防潜在的金融市场流动性危机。这一决定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信号?
鲍威尔的主要动机
鲍威尔明确表示,停止缩表的首要目的是避免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他在讲话中提到:
“一些迹象已经开始显现,表明流动性状况正在逐步收紧,包括回购利率的普遍走强,以及在特定日期出现的更明显但暂时的压力。委员会制定了一项审慎的计划,以避免重演2019年9月那样的货币市场紧张状况。”
这番话具体指什么?我们通过一张图可以更直观地理解。
图:SOFR
上图中的SOFR(Secured Overnight Financing Rate)是全球最重要的短期利率之一,也是鲍威尔提到的“回购利率”的核心代表。自2022年起,美联储推动用SOFR替代LIBOR,目前已有数万亿美元的贷款、债券和衍生品采用SOFR定价。
SOFR是以美国国债为抵押品进行隔夜回购交易的实际成交利率。简单来说,金融机构用美国国债做抵押,向其他机构借一晚上的现金,这种“带抵押的短期借款”的利率平均水平就是SOFR。
那么,SOFR与美联储的政策利率FFR(Federal Funds Rate,联邦基金利率)有何关系?
美联储的政策利率FFR是一个人为设定的利率区间,通过上下限利率走廊进行控制。ON RRP(逆回购利率)是利率走廊的下限,IORB(银行准备金利息)是上限。
当前美联储的政策利率为4.00%-4.25%,即ON RRP(逆回购利率)设置为4.00%,IORB(银行准备金利息)设置为4.25%。
理论上,美联储的利率走廊机制(IORB上限+ON RRP下限)应牢牢“夹住”所有短期市场利率(包括SOFR)。如果SOFR低于4.00%,市场参与者会选择进行ON RRP操作;如果SOFR高于4.25%,银行会将存放在美联储的准备金资金释放出来赚取更高利息,从而压制收益率。
然而,问题在于,如果银行的准备金不再充裕,市场出现套利机会时,可能没有多余的准备金可用。这种情况下,SOFR可能会短暂突破政策利率上限。
从上图可以看出,9月15日左右,SOFR短暂突破了4.5%的上限(当时美联储政策利率FFR为4.25%-4.5%)。这就是鲍威尔所说的“特定日期出现的更明显但暂时的压力”。
随后,在9月29日降息后,SOFR再次出现波峰,接近甚至突破降息后的新上限4.25%。
这种市场利率频繁试探甚至突破政策利率上限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可能已接近枯竭。
这种情况曾在2019年发生过一次。当时,美联储正在进行上一轮缩表(QT),导致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余额从约2.8万亿美元降至1.3万亿美元左右。同时,美国财政部扩大发债规模,大量国债发行吸收了市场现金,再加上季度末企业缴税和国债结算日等事件叠加,市场短期现金被瞬间抽干。
2019年9月16日,多重因素叠加导致银行体系的准备金突然减少约1000亿美元。当天,SOFR从2.2%飙升至5.25%,隔夜回购利率(repo rate)从约2%一夜之间暴涨至10%以上,回购市场几乎冻结,出现了典型的“流动性踩踏”。
正是为了避免类似危机重演,鲍威尔强调:“委员会制定了一个审慎的方法,以避免出现2019年9月那样的货币市场紧张状况。”
当时的美联储紧急出手,纽约联储在危机发生后的清晨重启隔夜回购操作,当天投放530亿美元现金,并在随后几天持续注入流动性,总规模超过700亿美元/日,同时紧急宣布暂停缩表并开始扩表。
显然,鲍威尔不想再经历这种“噩梦”。他判断,银行准备金“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接近‘充足’水平”,这意味着继续缩表可能会导致准备金过度稀缺,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次要动机
除上述主要动机外,鲍威尔还提到:“就业的下行风险似乎有所增加”,并形容劳动力市场“活力不足且略显疲软”。
尽管停止缩表并非直接的降息或刺激政策,但它移除了一个持续收紧金融环境的因素。在经济尤其是就业市场显露出疲态时,继续执行紧缩政策可能加剧衰退风险。
因此,停止缩表是一种预防性的、更为中性的政策姿态转变,旨在为经济提供一个更稳定的金融环境,避免因政策收紧过度而“误伤”经济。
此外,鲍威尔还提到:
“我们的想法受到了近期一些事件的启发,例如2018年12月的事件以及2013年的‘缩减恐慌’。当时,仅仅是缩减资产购买的信号就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这表明,美联储对资产负债表操作的市场沟通极为谨慎。提前释放未来几个月“将要停止缩表”的信号,可以让市场参与者有充分时间消化信息并调整投资组合。
这种清晰、可预测的沟通方式,旨在平稳完成从紧缩到中性的过渡,避免因政策突然转向而引发不必要的市场波动,这也体现了美联储管理市场预期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