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机构推出专属链的双重影响:Layer2受挫与以太坊主网地位强化
作者:Haotian 来源:X,@tmel0211
随着Stripe、Circle、Tether等稳定币巨头相继推出专属区块链,这一趋势引发了对加密行业未来格局的广泛讨论。以下是对此现象的两个核心观点:
1)对以太坊 Layer2 的影响:
以太坊 Layer2 解决方案长期以来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更好地继承主网的安全性,但它们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诸如 Stripe、Circle 和 Tether 这样的大客户,其核心需求并非去中心化的安全性,而是从铸币到结算的全栈控制权。
此外,Sequencer 收入、MEV(矿工可提取价值)、Gas 费用等直接经济利益,完全可以通过专属链自行掌控,而无需再分给 Layer2 项目。更重要的是,在面对监管问询或需要紧急处理“合规”问题时,专属链显然能够更快、更高效地满足传统金融(TradFi)的风险控制要求。
这对以太坊 Layer2 战略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 Layer2 项目原本希望通过稳定币和现实世界资产(RWA)引入真实用户和交易量,然而这些资产发行方却选择绕过 Layer2,直接构建自己的专属链。讽刺的是,Layer2 在技术上越“正统”,在商业吸引力上似乎就越弱,因为这些技术创新虽解决了以太坊社区关心的问题,却未能触及稳定币发行方的核心痛点。
2)对以太坊主网的影响:
对于以太坊主网而言,稳定币巨头推出专属链的影响取决于观察视角。从某种角度看,这些专属链实际上是在构建高效的支付结算层,而这恰恰巩固了以太坊作为全球金融结算层的地位。
尽管这些专用链能够优化点对点支付的吞吐量和延迟,但它们缺乏真正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当涉及跨资产的复杂金融操作时,所需的原子性和可组合性只有在以太坊的统一状态机中才能实现。
关键在于,DeFi 衍生品市场的创新依赖于无许可的流动性聚合。 例如,Uniswap V4 的 Hook 机制、Aave 的跨池风险管理、GMX 的合成资产模型等,都需要访问多源头流动性。而在封闭的稳定币链上,这些功能无法产生协同效应,自然也无法展现无需许可的 DeFi 基础设施的创新魅力。
因此,以太坊最终将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它将成为这些专属链之间的中立结算层(类似于 SWIFT 的清算功能);另一方面,它将继续作为 DeFi 创新的基础层,为复杂金融产品提供可组合性。
- 1以太坊价格分析:8月9日市场走势及短期预测
- 2 8月13日以太坊(ETH)价格预测
- 3分析师预测:ONDO、LINK、ZORA与PENGU将成为2025年加密市场领涨代币
- 4 BYDFi 卡正式上线——一卡无缝连接 Web 3.0 资产与现实世界消费
- 5 如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案件结束后 Ripple 披露全部 1,700 份银行协议,XRP 价格可能会走向何方
- 6以太坊(ETH)价格突破4,400美元,分析师指出3,600美元为关键买入机会
- 7 8月12日比特币(BTC)价格预测
- 8美联储政策影响下以太坊ETF流入创新高,ETH市场波动加剧
- 9加密货币分析师:以太坊需求强劲或将推动价格创新高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 交易所 | 成交额 |
---|---|---|
1 | ![]() |
¥1.33万亿 |
2 | ![]() |
¥5,104.66亿 |
3 | ![]() |
¥986.67亿 |
4 | ![]() |
¥302.52亿 |
5 | ![]() |
¥5,829.89亿 |
6 | ![]() |
¥4,078.82亿 |
7 | ![]() |
¥4,333.39亿 |
8 | ![]() |
¥46.60亿 |
9 | ![]() |
¥273.71亿 |
10 | ![]() |
¥744.01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