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链赛道竞争加剧:巨头布局与潜力项目全解析
邓通,金色财经
根据 defillama.com 和 artemisanalytics.com 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稳定币市场的总价值已突破 2700 亿美元。今年7月,特朗普签署了《GENIUS法案》,美国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了稳定币监管框架。事实上,自市场开始期待该法案以来,稳定币便已成为各大机构竞相争夺的战略高地。
Fireblocks 发布的《2025 年稳定币状况》报告显示,全球已有 49% 的机构使用稳定币进行支付,而 41% 的机构正在试点或计划采用稳定币。在这一竞争激烈的赛道中,哪些稳定币链值得关注?巨头们为何纷纷布局稳定币链?本文将为您全面梳理。
一、值得关注的稳定币链有哪些?
Circle:Arc
8月12日,Circle 官方博客宣布推出 Arc,这是一条专为稳定币金融场景设计的开放 Layer-1 区块链。Arc 以 USDC 作为原生 Gas,支持低且可预测的美元计价手续费,并内置机构级外汇引擎,实现稳定币间的 24/7 自动结算。Arc 采用 Malachite 高性能共识机制,具备亚秒级即时终局和可选隐私保护功能,同时兼容 EVM,专注于跨境支付、稳定币衍生品、链上信用和资本市场结算等应用。
Arc 将于今年秋季开放公测,预计 2026 年上线主网。开发者可在链上实现的用例包括跨境支付、稳定币外汇永续合约、链上信用与链下信任、资本市场结算和代币化抵押品等。
随着 Arc 的推出,Circle 公布第二季度总收入和储备收入同比增长 53%,达 6.58 亿美元。Circle 首席执行官 Jeremy Allaire 表示,Arc 将成为 Circle 实现“为互联网金融系统提供全栈平台”使命的重要里程碑。他强调,稳定币技术正获得传统金融机构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未来有望在支付和商业领域开启全新应用场景。
Stripe、Paradigm:Tempo
8月11日,有消息指出金融科技巨头 Stripe 与加密风投 Paradigm 正合作开发一款名为“Tempo”的高性能 Layer 1 区块链。Tempo 采用与以太坊相同的编程语言,允许开发者直接迁移现有智能合约,大幅降低技术门槛。
Tempo 的设计目标是支持高频、低延迟的支付交易,尤其是稳定币的实时结算和跨境支付场景。该项目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绕过 Visa、Mastercard 等传统中介机构,从而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效率。目前,该项目仍处于低调发展阶段,团队由五人组成,尚不清楚是否会发行原生代币。
Tempo 的推出标志着 Stripe 正式从支付中介转型为区块链技术的底层构建者。通过掌控稳定币发行(Bridge)、钱包入口(Privy)和交易结算(Tempo),Stripe 将形成完整的支付生态,彻底改变传统支付流程。
USDT:Plasma
今年2月,稳定币公司 Plasma 筹集 2400 万美元,用于为 Tether 的 USDT 开发新的区块链。Plasma 是一条兼容 EVM 的权益证明(PoS)区块链,底层运行在 PlasmaBFT 之上,采用双验证人架构,一个集群负责共识安全,另一个专门处理免 Gas 的 USDT 转账。
Plasma 提供 USDT 零费用转账功能,用户可以选择等待稍长时间来换取免手续费的转账。此外,用户还可以使用已授权的代币(如 USDT 或 BTC)支付交易费,无需持有特殊的 Gas 代币。链下系统会自动按市价将其兑换为 Plasma 的原生 Gas 代币 XPL。
Plasma 联合创始人 Paul Faecks 表示,新链将建立在比特币网络上,并通过零费用 USDt 交易吸引用户。Plasma 专注于稳定币交易,能够快速处理和结算交易。
Tether:Stable
Stable 是 Tether 推出的 EVM 兼容 Layer 1 区块链,目标是通过零费用交易、高吞吐量和合规验证节点网络,取代通用公链在跨境支付和机构结算中的位置。
7月2日,基于 USDT 的 Layer 1 网络 Stable 发布路线图:第一阶段实现 USDT 基础层;第二阶段提升交易吞吐量,为企业引入专用区块空间;第三阶段升级到基于 DAG 的共识以提高速度和弹性。
Cosmos:Noble
Noble 是基于 Cosmos SDK 构建的原生资产发行链,旨在成为“互操作性数字资产的世界级发行中心”。它不仅支持稳定币发行,还能将现实世界资产进行代币化。
2023 年 9 月,Circle 选择 Noble 作为 Cosmos 生态原生 USDC 的首发平台。2024 年 12 月,Noble 推出了以美元计价的稳定币 USDN,并吸引了金融科技公司 Monerium 在其上发行欧元稳定币 EURe。
二、为何巨头布局稳定币链?
1. 监管环境向好
2025 年被认为是稳定币政策的分水岭。美国《GENIUS 法案》和香港《稳定币条例》为稳定币制定了明确监管框架,推动市场从“野蛮生长”转向“合规竞争”。
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稳定币为支付系统带来竞争;美国副总统万斯则认为,《GENIUS法案》实施后有望大幅扩大稳定币的应用范围,为数百万美国人提供便利。
2. 市场需求增长
渣打银行预测,到 2028 年底,稳定币行业规模将增长约 8 倍。Coinbase 研究显示,2024 年稳定币年交易总量达 27.6 万亿美元,超过 Visa 和万事达卡总交易量 7.68%。
3. 抢占行业话语权
据 GLG Research 数据显示,近五分之一的《财富》500 强企业高管将链上项目视为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币链的布局本质上是争夺“记账权”和“铸币权”,巨头们通过此举可从参与者升级为规则制定者。
结语
随着监管信号逐渐明晰、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巨头们对加密领域的探索已从单纯发行稳定币延伸至开发稳定币链。这场围绕稳定币链的竞争不仅是对未来金融话语权的争夺,更是加密技术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的伟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