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币“微策略”热潮退去:谁在为这场资本游戏买单?
撰文:Jessy,金色财经
自2025年5月以来,一股山寨币版“微策略”的风潮席卷了加密货币和股票市场。
与微策略通过发行可转债购买比特币的单一策略不同,这些山寨币背后的操盘手选择了一种更为激进的方式:他们通过在美股市场上收购壳公司,随后宣布购入某种代币作为储备资产。这一操作迅速引发股价和币价的双重上涨,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股价的急剧回落,许多投资者被套在高点。
例如,以太坊版“微策略”公司Sharplink Gaming(SBET)在宣布购入ETH后,股价一度飙升至近80美元,如今却仅剩不到20美元;持有最多以太坊的Bitmine在今年7月初触及135美元高点,目前也跌回至32美元。BNB的“微策略”CEA Industries(VAPE)在7月28日因宣布5亿美元公开股权私募投资(PIPE)计划,当日股价从8.9美元暴涨至57美元,但次日便剧烈回调至40美元附近,目前股价稳定在35美元左右。
类似的案例层出不穷,这些公司通过增发股票换取资金购买代币,实际上是用普通股股东权益的稀释来支撑代币价格。然而,当市场热情消退、币价停止上涨时,这套结构迅速崩塌,最终买单的人往往是那些在高点买入的散户投资者。
资本游戏的本质:左脚踩右脚的飞轮效应
这些山寨币版“微策略”公司的操作路径大致相同:先控制一个美股壳公司,再宣布购入某种代币作为“战略储备”,借此拉升股价吸引融资,最后用融得的资金继续增持代币。表面上,这似乎是一种对区块链长期价值的信仰体现,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缺乏内在价值支撑的资本游戏。
其核心逻辑是将币价与股价人为绑定,利用一轮轮增发制造短期市值幻觉。项目方或控股人通过发布持币公告,在币圈和美股市场同时激发炒作情绪,带动股价上涨;随后通过定向增发(如ATM、PIPE、可转债等方式)获得融资,用于回购相关代币。这一飞轮效应的关键在于节奏控制:币价上涨带动股价,股价上涨带来融资空间,融资完成后再推动币价,形成循环。
然而,这一切建立在情绪和估值之上,缺乏可持续性。代币本身并不产生现金流,公司也无法从持有代币中稳定获利。而增发带来的融资,实际上是通过稀释普通股股东权益来换取短期流动性,实现“以股换币”。一旦市场热情消退或融资能力受限,这套结构便会迅速崩溃。
监管漏洞下的庞氏风险
这种山寨币“微策略”模式的危险之处在于,它将加密资产的风险转移到了股票市场上,形成了一个跨市场的庞氏结构:情绪消息推动股价,股价推动融资,融资推动买币,币价上涨。然而,当链条断裂时,崩盘来得更快。
首先,如果代币价格回落至公司平均建仓成本以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将迅速恶化。其次,目前这种操作实际上踩中了监管滞后的漏洞。一旦监管机构叫停这种融资买币的模式,股价和币价很可能双双暴跌。更糟糕的是,当市场情绪消退和资本撤离时,价格的下跌可能不会像Luna那样迅速归零,但股价将难以回到高点。
到那时,飞轮不再转动,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的市值,和一群在高位上车的无知韭菜。
- 1比特币2025年关键支撑与阻力分析:投资者如何制定战略路线图
- 2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七大高潜力加密货币:小额投入或可带来巨大回报
- 3中美贸易协议与降息预期或成市场上涨新引擎
- 4BTC美元价格迎FOMC会议:Polymarket预测降息,鲍威尔能否兑现市场期待?
- 5首位进入太空的比特币开发者批评BIP-444:“对比特币的一次攻击”
- 6比特币成为企业财务战略核心:2025年对冲工具与机构采用加速
- 7Strategy成为首家获标普全球评级的比特币财务公司,信用评级为B-
- 8分析师预测比特币将重返崩盘前水平,价格飙升至2500万美元以上
- 9FOMC会议前夕:比特币、以太坊和XRP价格走势分析与预测
- 交易所
- 币种
| 排名 | 交易所 | 成交额 |
|---|---|---|
| 1 | 币安网 |
¥7,595.38亿 |
| 2 | 欧易OKX |
¥2,964.36亿 |
| 3 | HTX |
¥516.16亿 |
| 4 | Coinbase |
¥141.32亿 |
| 5 | 大门 |
¥2,007.84亿 |
| 6 | Bitget |
¥1,254.66亿 |
| 7 | Bybit |
¥2,288.64亿 |
| 8 | K网(Kraken) |
¥87.14亿 |
| 9 | 双子星(Gemini) |
¥12.52亿 |
| 10 | Upbit |
¥113.52亿 |

币安网
欧易OKX
HTX
Coinbase
大门
Bitget
Bybit
K网(Kraken)
双子星(Gemini)
Upbit
泰达币
以太坊
比特币
USD Coin
Solana
币安币
瑞波币
First Digital USD
OFFICIAL TRUMP
狗狗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