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降价引发股价下跌,中国电动汽车行业陷入价格战
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周一股价大幅下跌,原因是该公司对其全系车型启动了一系列降价措施,引发了市场对竞争加剧和更大范围价格战的担忧。
5月23日,比亚迪通过其官方微博宣布,将对旗下22款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推出限时优惠活动,有效期至6月30日。例如,海鸥两厢车的价格下调约20%,降至5.58万元(约合7780美元),而海豹双电机混合动力轿车的价格则下降约34%,至10.28万元。
比亚迪降价以刺激需求
今年早些时候,作为刺激市场需求的持续战略的一部分,比亚迪已将其汉轿车的起售价下调了10.35%,唐SUV的起售价下调了14.3%。
在早盘交易中,比亚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下跌6.53%,至434.80港元;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下跌3.89%,至389.25元人民币。深市股价盘中最大跌幅超过8.25%,抹去了近期创下的历史高点。
分析人士指出,经销商库存激增是推动此次大规模促销的关键因素。根据德意志银行5月24日发布的报告,比亚迪经销商库存在2025年前四个月增加了约15万辆,相当于当月零售量的近一半,库存量达到三到四个月的高位,这可能是经销商能够承受的上限。
该银行的研究团队由王斌领导,报告表明,比亚迪今年设定了销售550万辆汽车的雄心勃勃目标,比2024年增长30%。然而,截至4月份,实际零售增速同比仅增长15%。为了缓解库存过剩,比亚迪推出了更大幅度、更广泛的折扣。
这一现象已成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最新趋势。周一,吉利汽车股价暴跌7.3%,长城汽车股价下跌近3%,理想汽车股价也下跌约4.9%,小鹏汽车下跌4.2%。由于价格战威胁到利润率,并可能迫使竞争对手效仿,投资者态度愈加谨慎。
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复制比亚迪的战略
事实上,在比亚迪发布降价公告后几天内,其他厂商也纷纷跟进。东风汽车将其eπ 007轿车的起售价从13.2万元下调至12万元,降幅达9%。IM Motors将其LS6电动SUV的起售价下调至19.49万元(有效期至6月30日),并允许买家申请国家以旧换新补贴。
零跑汽车宣布入门级C16增程式电动SUV限时降价,价格从15.58万元降至11.18万元;入门级C11增程式电动SUV限时降价,价格从14.88万元降至10.38万元,适用于6月8日前购买。
不过,一些策略师认为,这对更广泛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并非威胁,而是机遇。花旗分析师观察到,在比亚迪最新降价之后,5月24日至25日期间,其经销店的客流量较上一个周末激增了约30%至40%。
花旗团队认为,比亚迪的激进定价实际上可能会加速市场扩张,而不仅仅是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已在欧洲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JATO Dynamics的数据,今年4月,比亚迪在欧洲的纯电动汽车注册量为7,231辆,首次超过特斯拉的7,165辆。欧洲长期以来一直是特斯拉的领地,但比亚迪直到2022年底才进入这一市场。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小米近期也宣布进军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投资者正在观望巨额折扣是否会推动市场增长,还是导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估值下滑。
Cryptopolitan Academy:想在2025年实现财富增值吗?欢迎参加我们即将推出的网络课程,学习如何利用DeFi实现增值。保存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