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加密黑产“重灾区”:兼职变洗钱、诱导开合约陷阱频现

2天前 22 技术
大学生成加密黑产“重灾区”:兼职变洗钱、诱导开合约陷阱频现

随着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双双认怂,关税阴霾与利率博弈终于有所缓解,暂时让全球歇了口气,加密市场迎来久违的小阳春,比特币飙升至9.3万美元,ETH升破1700美元,MEME与AI板块也喜迎普涨。

但在此之前,压抑的熊市与走低的流动性也让市场经历了彻骨的寒冬。拉新不仅成为交易所的核心目标,也成为项目方的救命稻草。然而,新人难寻,且加密领域门槛较高,并非轻易可找到目标群体。与此同时,不法灰产团队也在积极寻找替罪羔羊。

在这样的背景下,好奇心强又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自然成为了加密黑产与无底线交易平台诈骗的目标,成为加密黑产的“重灾区”。

4月17日,曼昆律师事务所的刘红林律师发文披露了一起大学生涉虚拟货币洗钱案件。案例中,一名刚上大三的男生在网上寻找兼职时,被介绍了一份“代购虚拟币”的业务。流程简单:对方将现金转账至其个人账户,该男生前往香港,在街边兑换店购买USDT,再转回至指定钱包地址。对方不仅报销差旅费用,还支付500至600元报酬。

数百元看似不多,但对尚未工作的大学生而言已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且操作看似轻松。对方还会刻意强调“虚拟货币在香港的合法性”,正好与港府的虚拟资产发展宣言相对应。在重重诱惑下,该男子连续完成数单。然而,好景不长,当银行卡被冻结后,男生表示拒绝继续参与,对方却以聊天记录和转账截图威胁,明确告知他已成为配合洗钱的诈骗团伙一员。此时,男生才意识到自己已踏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据刘律师透露,曼昆律师事务所在过去半年接到的此类求助数量明显增多。

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刘林红律师在文中给出了详细解答:这一套流程已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即帮信罪。来源不明的资金经个人账户进行虚拟币交易与兑换,甚至跨境流动后,兼职已然变成完整的协助洗钱犯罪路径。所谓的“香港合法”并不等同于内地合法,更不等于在内地收取资金境外兑换合法,核心在于资金来源。只要资金来源是内地,法律适用仍遵循内地法。

黑灰产由来已久,人人喊打,与警方时常上演猫鼠追逐的游戏。然而,暗箭伤人固然防不胜防,明面的诱骗同样令人憎恶。最近,部分透明开放的交易平台也将目光瞄准了大学生。

4月14日,ETHPanda、LXDAO联合发起人Brucexu.eth在社交平台揭露了部分币圈交易平台向大学生发放所谓“合约体验金”的情况。此类体验金无法直接提现,若盈利则收益归学生所有;若亏损则无需偿还。此外,在朋友圈晒高额收益还可以获得额外激励。

大学生成加密黑产“重灾区”:兼职变洗钱、诱导开合约陷阱频现

相比直接下套的犯罪,这种手法更为隐晦。免费赠送本金直击经济拮据的大学生痛点;体验合约的高额杠杆让他们过早体会到赌场博弈的乐趣;随后的朋友圈晒收益又通过社交推广吸引更多风险意识薄弱的学生。

口号高呼“金融创新、赚钱思维”,但实际上,这无异于潜移默化地将“赌场文化”灌输给三观尚未健全、经济无法独立的大学生群体。在当今就业难、阶级固化的背景下,这是一种投放精准、潜伏期更长的变相杀猪盘。

历史早已给出过多教训,校园贷、裸贷事件毁掉成千上万家庭。交易平台的上述操作不仅坑害年轻人,也在自毁前程,给行业造成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在本轮牛市中,大学生的确成为了关注的核心群体。原因在于他们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且精力充沛,更能适应链上文化的注意力经济。在P小将和社区黑客松中,大学生层出不穷,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在此背景下,加密领域的项目与资本方曾推出针对大学生的实习计划,这本是一件好事,但若将大学生视为拉新与合约的目标群体,则彻底“变味”。

尽管曝光人士未提及具体是哪家交易所冒大不韪如此操作,但评论区多次提到Bitget。原因是今年2月,Bitget曾推出校园大使拉新计划,大学生可通过拉新获得就业机会及返佣奖励。尽管在加密社区抗议下,活动上线不到半天便结束,但Bitget在社区的印象难以挽回,因此在本次匿名交易平台讨论中被频繁指认。

大学生成加密黑产“重灾区”:兼职变洗钱、诱导开合约陷阱频现

随后,Bitget华语负责人谢家印回应并澄清,表示Bitget校园大使计划旨在推广区块链技术、普及Web3知识,并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与实践机会,未通过任何渠道或形式向学生群体定向发放合约体验金诱导交易。在谢家印的评论区下,也有不少曾参与活动的人士对其表达了肯定,澄清了Bitget活动的正当性。

大学生成加密黑产“重灾区”:兼职变洗钱、诱导开合约陷阱频现

实际上,Bitget的争议不止于此。就在最近,VOXEL/USDT永续期货在4月20日出现异常,交易量突然突破120亿美元,导致Bitget被迫回滚账户降低损失。尽管负责人回应称可疑交易发生在个人市场参与者之间而非平台本身,但市场仍然不太买账。

回到正题,究竟是哪家交易所向大学生推广?尽管匿名未知,但从目前来看,多是小型且初创交易所。大型交易所需面对社区舆论,也负有一定社会责任,通常不会轻易铤而走险。然而,在当下拉新难、流量难的背景下,是否存在部分交易所冒险行为,仍需高度警惕。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黑产洗钱还是诱导合约,无辜的大学生似乎都成为了待宰的羔羊。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是诈骗最易得手的群体,他们普遍对免费资金、撸毛等操作感兴趣,难以抵挡赚快钱的诱惑,更是低估事件可能的风险与后果。在洗钱案例中,他们缺乏对风险的把控,难以识别内地合法与香港合法的区别,秉持“为他人做事”的单纯心态,一步步踏入诈骗分子的陷阱,最终被列入电诈涉案人员名单,不仅贷款、求职受影响,甚至被拘留调查留下案底,连毕业都受到牵连,人生一落千丈。而在交易拉新中,他们潜移默化地接触合约与杠杆,在心中埋下赌博的暗瘾,终有一天生根发芽,成为一个个杀红眼的赌徒。

当然,这并非禁止大学生参与Web3领域。作为一个创新蓝海,大学生的进入不仅是行业蓬勃发展的象征,也是行业未来的希望。但景气与希望建立在对人生负责的前提下。大学生可以学习知识、培养爱好,进行技术建设,也可以参与风险对冲、小仓位投机娱乐,但绝不能以赌为瘾,提早开启潘多拉的魔盒。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一方面,大学生要擦亮双眼,警惕虚拟货币相关的另类兼职,对可疑资金流动与莫名高收益保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正视行业,坚决拒绝可能的隐形赌瘾行为,在接触新行业与新领域时保持底线思维,切勿急功近利。即便尝试探索,最好以无成本空投切入,谨慎资金投入。

回归问题本身,大学生何其无辜,黑灰产与参与其中的交易平台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黑灰产有监管制约,但加密交易仍存在空白,监管机构难以触达,规范与准则更多需要依靠行业自律与舆论监督。

针对以上情况,律动Blockbeats在4月14日发起反对倡议,呼吁行业人士发声、施压、抵制此类交易平台。在此,陀螺财经也呼吁,相关平台应及时停止此类收割行为,不要以突破道德底线为盈利工具,不要以伤害他人为利益源头,应以长线眼光建设行业,推动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https://mp.weixin.qq.com/s/7fqO8Itlk8e22kqYxGxGhA

币币情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交易平台最新公告查看更多>
成交额排行榜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成交额
1 币安网币安网 ¥6,661.50亿
2 欧易OKX欧易OKX ¥2,566.63亿
3 HTXHTX ¥370.33亿
4 CoinbaseCoinbase ¥235.04亿
5 芝麻开门芝麻开门 ¥1,185.13亿
6 BitgetBitget ¥1,935.55亿
7 BybitBybit ¥2,152.39亿
8 Crypto.comCrypto.com ¥329.20亿
9 BitfinexBitfinex ¥19.37亿
10 抹茶抹茶 ¥2,483.4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