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境内代处置公司需具备哪些资质与合规要求?

2025-03-24 91 其它文章

作者:刘正要律师

近年来,随着虚拟货币类刑事案件的增多,虚拟货币司法处置业务逐渐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领域。然而,如何合法合规地开展此类业务,尤其是境内代处置公司需要满足哪些资质要求,仍是许多从业者和司法机关关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务经验,探讨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的现状、模式及合规要点。

一、内地司法处置的现状

随着虚拟货币相关案件数量的增加,司法机关对虚拟货币的认知也在不断加深。目前,国内虚拟货币司法处置业务整体上仍处于“准合规”阶段。部分地区在涉案虚拟货币的处置中存在明显违规操作,例如:

  • 以人民币直接购买涉案虚拟货币,违反了2021年9月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简称“9.24通知”),其中明确禁止在中国境内进行虚拟货币与法币的兑换业务。
  • 境外处置资金入境时,部分公司通过虚假申报的方式掩盖实际资金来源,如以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等名义结汇,涉及向银行提供虚假材料等问题。

s0nG2hoqwFKT1UbVYoxHurTZ5zLQPblbCTW2BaRh.png

二、司法处置模式介绍

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较为合规的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境内代处置模式:境内公司接受司法机关委托后,不直接参与虚拟货币与法币的兑换,而是将业务转交给境外合规主体,在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完成处置。处置后的资金通过合规渠道结汇入境,并转入财政专户。
  2. 母子公司模式:境外母公司负责实际处置业务,境内子公司与司法机关签订委托协议。处置完成后,境外母公司通过跨境人民币或结汇方式将资金转移至境内子公司,再由子公司将款项转交司法机关。
  3. 拍卖模式:部分处置公司通过境外拍卖平台进行虚拟货币处置。
  4. 合作模式:部分境外银行或机构(如泰达公司)在符合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参与涉案USDT等虚拟货币的回收与变现。

这些模式各有利弊,具体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监管要求进行评估。

三、内地代处置公司的资质要求

无论是哪种处置模式,境内代处置公司作为签约主体,均需满足一定的资质要求。结合《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我们团队在司法处置业务中的经验,建议境内代处置公司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无法律纠纷:境内代处置公司不得涉及任何刑事犯罪、民事诉讼及执行案件、行政处罚等。
  2. 主体一致性:境内的签约主体、结汇主体、支付主体须为同一实体,避免出借“结汇通道”,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洗钱活动。
  3. 境外合作方合规性:境外联合处置主体所在地区需允许虚拟货币交易,且需具备完善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制度设计,满足境内金融机构对跨境资金流转的审核要求。
  4. 链上路径追踪:确保境外处置的虚拟货币链上路径可实时追踪,避免涉案虚拟货币再次流入境内(尽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征,这一点存在一定操作难度)。
  5. 法律意见书支持:提供境内及境外处置地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论证处置业务在境内及境外均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

jkhevLi3mE6FjZmkGTJbUDK3w6RwpajIapw7CT38.png

四、写在最后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是一项既正常又特殊的业务。从本质上讲,它属于刑事涉案财物的司法处置活动;但从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来看,虚拟货币的财产属性尚未得到公开承认。虽然2013年和2021年的相关文件将虚拟货币视为“虚拟商品”,但这一定义并未延续至后续的“9.24通知”及其他政策文件中。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已就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研究公开招标,并有单位中标展开课题研究。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最迟至2026年),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模式将发生重大调整或变化。在此背景下,从业机构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确保业务合规。

币币情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交易平台最新公告查看更多>
成交额排行榜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成交额
1 币安网币安网 ¥5,286.43亿
2 欧易OKX欧易OKX ¥1,835.41亿
3 HTXHTX ¥345.28亿
4 CoinbaseCoinbase ¥120.63亿
5 芝麻开门芝麻开门 ¥998.68亿
6 BitgetBitget ¥1,438.76亿
7 BybitBybit ¥1,797.14亿
8 Crypto.comCrypto.com ¥227.33亿
9 BitfinexBitfinex ¥13.25亿
10 抹茶抹茶 ¥1,957.3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