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钱包与央行数字货币的猜想
来源:数字法币研究社
数字钱包或将成为央行数字货币的载体。央行数字货币可以采取商业隐含账户体系+数字货币钱包的双层结构。
采取在现有的银行及第三方支付体系中设立单独的数字商户管理入口或者设置独立的数字钱包 app 两种路径,实现一个账户同时管理现有银行存款和数字货币。
数字钱包的开立
个人和企业通过商业银行和商业机构开立数字钱包。同纸钞相似,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相互转账不需要进行对应银行账户的绑定,也无需网络,但向数字钱包中充值或取现需要绑定对应的银行账户。
数字钱包认证方式
同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相似,数字钱包交易时也要验证身份以进行授权,因此需要数字钱包验证系统。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认证方式有特定生成的识别码(如网银U盾),生物特征码(如指纹识别,面部结构光识别),和传统的密码等。
数字钱包验证系统也需要相应的法人识别码体系和自然人识别码体系。法人识别码可能包括工商注册、行政等级信息,自然人识别码可能更多地使用生物特性码比如指纹验证,面部识别等。
数字钱包使用场景
央行数字货币属于法币,具有无限的法偿性,所以接收方不可以拒收央行数字货币。
这意味着只要存在电子支付的平台,就可以使用央行数字货币进行支付,而不会像第三方支付平台那样,因商业竞争面对排他性的限制。
与电子支付类似,数字货币的交易应该会涉及快捷支付,扫码支付,NFC 支付,数字钱包间转账等操作。同时「双离线技术」使数字钱包不需要网络就可以完成价值转移,适用范围更广,小额零售或将成为高频应用场景。
数字钱包交易监管
央行数字货币的交易实行可控匿名,为了防止数字货币的匿名性被利用于洗钱或恐怖主义活动融资,当大数据识别出特定交易特征时,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快速地进行身份比对并锁定账户的真实身份。
同时,数字钱包的交易会按照现行的现金管理规定设置一定的限制,并根据不同级别钱包设定交易限额和余额限额,例如直接兑换大额的现钞等可能需要提前预约等。
这样可以降低金融顺周期效应的风险,减少数字货币对存款产生的挤出效应。
数字钱包可能影响
不同于银行存款,数字货币属于银行表外资产,不对现有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造成影响。
在断直连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实质上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支付的,在DCEP推出后,会换成由央行背书的数字人民币。
主要变化体现在支付工具的改变和支付功能的增加上,渠道和场景将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 1Little Pepe (LILPEPE) 加密货币长期价格预测:2027年或达5美元
- 2BTCTurk交易所遭黑客攻击:损失超4800万美元,资金流向追踪曝光
- 3项目周刊丨比特币与以太坊现货ETF创单周成交纪录 王峰:本轮行情由机构主导
- 4紧急逃生指南:如何安全撤出CoinUP和水母协议中的资产
- 5比特币突破12.4万美元创新高 降息预期与机构需求成主要推动力
- 6国内各行业现状与机会分析:区块链或成新趋势
- 7Strategy与BitMine:比特币和以太坊金库巨头的对决
- 8分析师 Benjamin Cowen 警告:以太坊或将引发比特币及加密市场回调
- 9华尔街传奇Tom Lee:以太坊将成金融基础设施核心,Bitmine引领ETH国库模式新纪元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 交易所 | 成交额 |
---|---|---|
1 | ![]() |
¥1.45万亿 |
2 | ![]() |
¥5,688.56亿 |
3 | ![]() |
¥933.05亿 |
4 | ![]() |
¥333.44亿 |
5 | ![]() |
¥3,287.57亿 |
6 | ![]() |
¥4,949.28亿 |
7 | ![]() |
¥4,460.89亿 |
8 | ![]() |
¥54.19亿 |
9 | ![]() |
¥313.30亿 |
10 | ![]() |
¥703.33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