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退潮?相关大厂纷纷调整布局战略
在近期人们疯狂执迷 AI 之前,市场追逐的还是元宇宙的前景,不过一些最新进展显示,各企业对元宇宙的期待已呈现退潮之势。
腾讯本周对外宣布,腾讯游戏 XR 业务将变更硬体发展路径,并对相关业务团队进行调整。据悉,腾讯将为受影响员工提供 2 个月过渡期,并优先安排转岗面试和外部推荐机会。
与此同时,16 日上午,针对外界传出的 ”字节跳动旗下 PICO 业务大裁员“ 的消息,字节跳动回应称,”大裁员“ 资讯不实。不过,PICO 近期确实进行了一轮组织优化,但整体比例不高。而且此次调整仅涉及部分业务,属于公司正常的组织架构调整,不会影响到业务的正常运行。
尽管两家公司的情况各不相同,但 ”调整“”优化“ 背后,都意味着裁员以及业务的战略收缩。事实上不只是腾讯和字节跳动,去年底以来,全球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均对旗下 VR、XR 等元宇宙相关业务进行了调整。
半年前,腾讯对 XR 业务充满雄心壮志。2022 年 6 月 20 日,腾讯集团发布内部邮件宣布,在 IEG(互动娱乐事业群) 下成立 XR 业务线,负责 XR 业务战略规划和执行落地。
这是一次由腾讯总办讨论决定的战略布局,甚至早在几个月以前,该部门就已经在腾讯内部广撒英雄帖,开放的岗位更是超过 40 个,覆盖内容生态、运营、技术研发等方向。
但是在 XR 业务线成立后的半年里,各种变数的涌现,打乱了腾讯原有的布局,也让这个高调亮相仅半年的业务,不得不开始做出调整。
一个变数是沈黎的离职。2022 年 11 月,在 XR 业务线成立仅 5 个月时,沈黎便宣布离职,并表示是由于个人原因。另一个重要变数是,对黑鲨手机收购的终止。有知情人士称,原先腾讯是计划通过收购黑鲨来自建 XR 硬体生态。但随着该收购专案停止,这条路径也被迫改变,包括此次官宣的 ”变更硬体发展路径“,也与此有关。
与腾讯 XR 业务线 ”胎死腹中“ 不同,2021 年,字节跳动斥钜资收购来的 PICO,近两年已经成为国内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 VR 设备厂商。
得益于各方面的快速发展,2022 年,PICO 设定了 100 万台的出货目标,对于 PICO 4,PICO 团队则设定了更加激进的目标。但是,从市场统计数据来看,PICO 并未完成 2022 年的目标。
有接近 PICO 的人士表示,过去两年,PICO 在行销、流量和品宣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也换来了一定的使用者规模,但仍未达预期,而在整个集团去肥增瘦的战略下,这种投入产出比较低的方式则很难持续下去。
PICO 一位副总裁曾表示,VR 内容生态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去努力,尤其是产能规模,还不够大也不够集中。其举例说,中国市场传统长视频的年产量约为 5 万小时,而优质 VR 视频每年的新增产能还不到 20 小时,所以 VR 行业的产能还没有被激发。
如何吸引更多使用者购买 VR 设备,以及如何让购买了 VR 设备的使用者持续使用,这都已经成为 VR 行业拥抱消费级市场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币安网
欧易OKX
HTX
Coinbase
大门
Bitget
Bybit
K网(Kraken)
双子星(Gemini)
Upbit
泰达币
以太坊
比特币
Solana
USD Coin
瑞波币
币安币
First Digital USD
狗狗币
大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