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所高校开展区块链教学或研究,7成实验室为校企合作

撰写 | 李昕
出品 | 01区块链、零壹财经
中国公众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建立和研究始于2013年前后。当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投资者将比特币作为避险资产配置,而学术界根据这一现象级事件进行研究。除了发表期刊和论文,国内高校也陆续开设区块链选修课或者设立实验室。
根据01区块链联合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和数字资产研究院联合推出的报告《中国区块链教育及人才发展报告(2020年)》数据,截至2020年11月底,已有36所国内高校开展区块链教学研究。2020年,北京、上海、苏州、娄底等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区块链产业发展,加快区块链人才培养和引进。国家教育部更是将高校作为区块链学术和技术攻坚基地,出台《高等学校区块链技术创新行动计划》。随着国家和各地不断助力,区块链教育逐渐迈入发展快车道。

高校区块链课程以选修为主,集中设立在2018年
考虑到高校可能租借场地给外部机构的情况,我们通过查询官网和调研严格定义高校类数据。其中,高校区块链课程定义为需要获取学分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高校实验室限定为由高校院系独自或者和企业合作设立的实验室或者创新中心。在专业课程分布上,根据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1月底,共有16所高校开展/预开展20门学分课程。除2门信息暂缺以外,16门为信息技术学院开设,2门为金融类学院开设。

对于技术人才,区块链是一个较好的就业方向。而由于央行数字货币试点范围从大行扩展至中小型银行,区块链概念也开始加速向金融领域渗透,各大高校的金融院系也正逐步提供一些区块链普及类教育,如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高校区块链实验室6成为信科院设立,7成为校企合作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区块链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在高校布局建设一批区块链技术创新基地,培养汇聚一批区块链技术攻关团队。”早在2015年,一批高校就开始建设区块链实验室。除了校内“封闭式”课程,高校通过设立实验室或者创新中心加强“产学研”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实验室分为“自主成立”和“校企合作”两种。
前者为“在当地政府和学校的支持下,一些高校的学科带头人设立实验室,邀请其他专业、高校共同研究课题”。后者为“企业出于推广品牌、吸引人才、共享研究成果等需求,向高校出资设立实验室。实验室由校方教师与企业高管共同管理”。
根据01区块链、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1月底,高校实验室中近7成为校企合作,剩余11个为自主成立。合作的企业大多为区块链头部公司,如北京众享比特(注:和南京大学合作)、纸贵科技(注:和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比特大陆(注:和清华大学合作)等。

在学校院系分布上,拥有区块链实验室的院系约6成为技术类,逾2成为经管类,近1成为法学类。在设立年份分布上,2018年和2019年为高校区块链实验室成立的高峰期。
- 1美联储2025年降息对非必需消费品与科技股的深远影响
- 2币安人生上线币安Alpha,三天市值突破1.5亿美元的背后
- 3比特币今日新闻:飙升至历史高点,对冲美元贬值与政策波动成焦点
- 4「币安人生」暴涨背后的流量密码:CZ与何一的推波助澜
- 5OpenAI将ChatGPT重塑为多功能应用平台,推出App SDK与AgentKit
- 6币圈遭遇史上最大黑天鹅事件:10·11清算风暴席卷全球
- 7比特币新时代:全球政策与机构推动下四年周期或将终结
- 8比特币今日新闻:国债收益率飙升引发全球市场动荡,加密货币与股市同步下跌
- 9Michael Saylor 力荐 MoonBull:2025 年最具潜力新币种,上涨空间达 11,800%,或成 BTC 和 ETH 的新替代选择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 交易所 | 成交额 |
---|---|---|
1 | ![]() |
¥1.31万亿 |
2 | ![]() |
¥3,969.64亿 |
3 | ![]() |
¥648.97亿 |
4 | ![]() |
¥235.45亿 |
5 | ![]() |
¥2,914.43亿 |
6 | ![]() |
¥2,631.31亿 |
7 | ![]() |
¥3,210.99亿 |
8 | ![]() |
¥15.33亿 |
9 | ![]() |
¥157.40亿 |
10 | ![]() |
¥780.37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