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无声 IPO:当前盘整并非你所想的那样
作者:Jordi Visser 翻译:善欧巴,金色财经
市场低迷是事实
坦白说,当前加密货币市场情绪极度糟糕。
标普 500 指数逼近历史高点,纳斯达克指数一路飙升,黄金价格突破 4300 美元,科技股持续反弹。从所有传统指标来看,我们正处于风险偏好上升的市场环境中 —— 资金不断流入风险资产,投资者信心充足。
而比特币呢?它几乎毫无动静。
横盘、盘整、震荡、乏味 —— 无论用哪个词形容,都掩盖不了社区中弥漫的失望情绪。推特上满是类似的焦虑提问:为什么其他资产都在涨,唯独比特币没动静?
这种认知失调显而易见。比特币 ETF 成功推出且每月持续吸引资金流入,机构采用进程不断加速,Genius 法案已通过且 Clarity 法案即将落地,没有监管打压,没有重大黑客事件,也没有核心叙事崩塌。所有本应起作用的因素,都已成为现实。
然而现实却是,我们看着其他资产上涨,比特币却在原地踏步。
过去几年,我与加密社区的联系日益紧密,这让我拥有了独特的观察视角。我同时关注传统法币金融体系与加密生态,逐渐发现一种熟悉的模式 —— 它让我想起自己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传统市场。二者的相似之处引人注目,差异也同样显著,但有时,相似性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显现。
要是所有人都看错了呢?
要是比特币没有出问题,而是终于迎来了传统金融意义上的 IPO 呢?
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
我进入加密领域的旅程颇具启发意义,核心在于我并未抛弃对传统市场的理解,而是带着这一视角审视加密行业。我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尽管比特币起源具有革命性且本质去中心化,但其遵循的经济规律与资本主义本身一样古老。
早期投资者承担巨大风险,若投资成功,他们理应获得丰厚回报。但关键在于,最终他们需要兑现这些收益 —— 需要流动性,需要退出渠道,需要分散投资。
在传统市场中,这个节点被称为 IPO。这是早期信仰者套现、创始人实现财富自由、风投向有限合伙人返还资金的时刻。这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标志。公司不会在 IPO 中消亡,而是完成转型、走向成熟,股权持有也随之分散。
比特币从未经历传统 IPO,因为它背后没有实体公司。但经济规律不会因结构不同而消失,只会以不同形式呈现。
揭示真相的背离
我们来聊聊当前市场的真实情况。
过去,比特币的走势与科技股高度同步,与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密切相关。多年来,通过观察纳斯达克指数就能大致预测比特币的方向。但自 2024 年 12 月起,这种相关性彻底破裂。
这让许多人困惑 —— 算法交易者、动量投资者都摸不着头脑。当风险资产普遍上涨而比特币缺席时,市场叙事就变成了比特币出问题了。
但从传统市场经验来看,这正是 IPO 筹码派发期会出现的情况。
当一家公司上市,早期投资者开始减持时,即便整体市场上涨,其股价也往往会进入盘整阶段。为什么?因为背后存在特定逻辑:早期投资者并非恐慌性抛售,而是有计划地减持头寸。他们行事谨慎,不想压低股价,也有耐心 —— 已经等待数年,不介意再花几个月确保减持顺利。
与此同时,新投资者会谨慎入场。他们不追高,而是在回调时逐步建仓,等待筹码派发完成后再加大投入。
结果就是:横盘震荡让所有人感到抓狂。基本面良好,整体市场上涨,但股价就是纹丝不动。不信可以看看 Circle 或 Coreweave—— 它们在 IPO 定价后初期暴涨,随后便进入盘整阶段。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如果比特币的低迷是宏观因素导致,它应该随风险资产一同下跌,而非与之背离。如果真的处于加密寒冬,整个行业应该出现恐慌、投降式抛售和联动下跌。但现实是,我们看到的是更具体的场景:有人在稳定买盘下,有计划、有耐心地减持。
这种抛售传递的信号是我已完成目标,该退场了,而非我很恐慌。
越来越多的证据
随后,我得到了一个意外却或许早该出现的印证。
在 Galaxy Digital 近期的财报电话会议上,Mike Novogratz 宣布,公司已为一位客户出售了价值 90 亿美元的比特币。90 亿美元 —— 仔细想想这个数字。这不是散户恐慌抛售,也不是交易者被洗盘,而是该领域的早期巨头有计划地退出巨额头寸。
但他们只是在获利了结,兑现收益 —— 这正是早期投资者在资产成熟、市场具备足够流动性支撑大规模退出时,理应采取的行动。
关键在于,这位早期巨头并非个例。
只要懂得解读链上数据,就能清晰看到趋势:那些多年未移动的旧币(有些自比特币价格处于个位数时就一直沉睡),如今突然开始活跃。不是集中爆发,不是恐慌性转移,而是自今年以来(尤其是夏季之后)稳步、有计划地移动。那些在比特币还是密码朋克实验时就囤积的地址,终于开始转移持仓。
看看恐惧与贪婪指数,再看看社交平台情绪 —— 社区士气低落,散户纷纷投降。这正是聪明钱向弱势持有者派发筹码时,会出现的典型情绪状态。
但大多数人忽略了一点:若理解当前所处阶段,这种情绪实际上是看涨信号。
早期持有者的心态
换位思考一下:假设你是 2010 年挖矿获得比特币的人,或是在 100 美元、甚至 1000 美元价位买入的早期投资者。
你经历过 Mt. Gox 交易所倒闭、中国多次禁令、2018 年熊市、新冠疫情、监管不确定性,也忍受了主流媒体十多年来将比特币称为骗局的评价。
在几乎无人相信时,你选择相信;你承担了风险,也最终获得了成功 —— 比特币的发展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期。
但现在该做什么?
你手握足以改变几代人命运的财富,生活状况也已改变。或许你即将退休,或许孩子要上大学,或许想分散投资人工智能领域、买一艘杰夫・贝佐斯级别的游艇、创业,或是单纯享受多年耐心等待的成果。
而如今,你终于能在不摧毁市场的前提下退出头寸。
这是前所未有的机会。
多年来,市场一直缺乏足够流动性。2015 年,若想卖出 1 亿美元比特币,必然会导致价格崩盘;2019 年,卖出 10 亿美元也会面临同样问题 —— 市场无法承接如此大规模的抛压。
但现在不同了:ETF 提供了机构买盘,大公司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主权财富基金纷纷入场。市场终于成熟到,早期持有者可以退出大额头寸而不引发混乱。
更关键的洞察是:他们选择在风险偏好上升的环境中减持,正是因为此时买家有足够资金。当股市上涨、信心高涨、流动性充裕时,就是派发筹码的最佳时机。在恐慌情绪中抛售会压低比特币价格,而在其他资产走强时减持,只是明智的商业决策。
这正是早期巨鲸一直等待的时刻 —— 他们要的不是特定价格(价格早已达标),而是流动性、市场深度,以及真正退出的能力。
使命已经完成,比特币证明了自身价值,现在是时候收获回报了。
为何当前并非熊市
我已经能听到质疑声:这听起来像是你在为四年周期末的熊市找借口。
这种质疑合理,所以我们来谈谈当前情况的本质不同。
熊市由恐惧、宏观环境恶化、对核心叙事失去信心驱动。还记得 2018 年吗?交易所接连倒闭,ICO 被曝光为骗局,整个行业都透着欺诈气息 —— 人们抛售是因为担心比特币会归零。
还记得 2020 年 3 月吗?全球疫情爆发,所有资产暴跌 —— 人们抛售是为了换取现金生存。
但当前情况完全不同。
如今,比特币的基本面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强的:曾被认为绝无可能的 ETF 获批成为现实,机构采用加速推进,减半如期而至(每四年一次,如同时钟般精准),网络安全性达到新高,哈希率创历史峰值,稳定币采用率上升,资产代币化进程推进,网络效应即将带来交易量爆发 —— 加密行业的愿景终于成为现实。
尽管如此,所有人都必须记住:距离加密行业最黑暗的时刻(价格崩盘、欺诈曝光、监管反噬)仅过去三年。山寨币价格仍较当时高点低 20%-50%,过去两年,是比特币在支撑整个行业。
风投和对冲基金曾是加密行业的主要投资者,却在泡沫破裂后一蹶不振。他们仍在为加密和 SaaS 投资(受人工智能崛起冲击)的损失疗伤。
当前的抛售者并非因为失去信心,而是因为赢了 —— 这是关键区别。
熊市中,买家消失,价格崩盘是因为所有人想退出,却没人愿意入场。但看看现实:比特币在盘整,而非崩盘。每一次回调都有买盘承接,价格没有创出新低,而是维持在区间内。
买家确实在入场,只是不激进、不情绪化。他们耐心建仓,等待筹码派发完成。
这与大型 IPO 后锁定期到期的模式完全一致:股票不会崩盘,而是盘整;早期投资者减持,新的长期持有者建仓;股权从愿景家转移到机构手中。
从传统市场汲取的教训
若想理解比特币当前阶段,不妨看看那些伟大科技公司 IPO 后的走势。
亚马逊 1997 年以 18 美元 / 股上市,三年内涨至 100 美元,随后两年几乎横盘 —— 即便互联网行业持续增长。为什么?因为早期投资者和员工终于获得流动性,开始减持。许多在 1 美元价位相信亚马逊的人,在 100 美元时套现离场。他们的选择没错,毕竟获得了 100 倍回报。但股票需要消化这些抛压,才能继续上涨。
谷歌 2004 年 IPO 后,股价近两年处于盘整;脸书(现 Meta)2012-2013 年也出现同样情况 —— 锁定期到期引发大幅波动和横盘交易。
这很正常,也很健康,更是成功的体现。
公司不会在这个阶段衰败,资产也不会消亡。真正发生的,是权力交接 —— 早期信仰者将接力棒传递给新一代持有者,后者以更高价格买入,且投资周期不同。
从密码朋克到机构,从自由主义理想主义者到企业财务部门,从忠实信仰者到管理数十亿美元的受托人。
无关好坏,只是演进 —— 这是成功资产的自然生命周期。
权力的交接
这种转型意义深远,值得重视。
比特币诞生于一种意识形态,由信奉去中心化、追求脱离政府控制、相信数学确定性胜于机构信任的密码朋克创造。早期 adopters(采用者)是叛逆者、非主流群体和愿景家,他们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潜力。
如今,这些人获得了应有的回报,正在传递接力棒。而接过接力棒的实体,更少关注意识形态,更看重回报。贝莱德(BlackRock)不在乎成为自己的银行,只关心投资组合分散化和风险调整后收益。
这是一种损失吗?在某些方面是的。比特币可能再也不会有早期那种激进活力,一年 100 倍回报的日子或许已结束,随着持有者结构分散,曾创造巨额财富的波动性也会减弱。
但这也是一种胜利 —— 比特币存活足够久,久到变得乏味;它的成功如此彻底,久到早期信仰者能真正套现离场;它的价值被证明到,连全球最保守的金融机构都开始买入。
更重要的是,从市场结构来看,这种筹码派发长期而言极具看涨意义。
为何分散持有优于集中持有
观察传统市场让我明白一个适用于比特币的道理:集中持有脆弱,分散持有具备反脆弱性。
当比特币主要由数千名早期 adopters 持有时,市场本质上不稳定 —— 少数几个钱包就能大幅影响价格,一个人的抛售决定就能引发市场连锁反应。价格波动剧烈,只因持有者结构不稳定。
但随着持有分散化 —— 数百万投资者持有小额头寸,而非数千人持有巨额头寸 —— 市场结构会变得更稳定。
实际想想:若 100 人持有 50% 的供应量,其中 1 人决定抛售,就有 0.5% 的总供应量涌入市场,必然影响价格;但若是 100 万人持有 50% 的供应量,即便 1 万人决定抛售,总抛压仍为 0.5%,但会分散在不同时间、不同价格、不同平台的数千笔交易中,影响被稀释。
这正是 IPO 后的情况:初始股东群体很小(创始人、早期员工、风投),IPO 和锁定期到期后,持股分散化 —— 持有者从数百人变为数百万,包括指数基金、散户和机构。
股票波动性降低,并非因为公司吸引力下降,而是因为持有者结构更稳健。
比特币当前正经历这一转变。曾能凭一己之力影响市场的早期巨鲸,正通过 ETF 向数千家机构投资者、通过交易所向数百万散户、向企业财务部门和养老基金减持。
每一枚从集中账户转移到分散账户的比特币,都让网络更具韧性、价格更稳定、资产更成熟。
诚然,这意味着过去那种 10 倍涨幅的日子可能已成为历史,但也意味着集中抛售引发灾难性崩盘的风险在降低。
分散的持有者结构,是区分投机资产与持久价值储存工具的关键,也是让比特币从魔法互联网货币升级为全球货币资产的必经之路。
未来时间线
若这一观点正确(我认为证据强烈支持这一判断),投资者应期待什么?
首先,要有耐心。IPO 筹码派发期通常持续 6-18 个月,当前进程可能已进行数月,但尚未结束。此外,比特币的周期比法币资产更快,按比特币时间计算,我们可能已远超 6 个月。目前,预计横盘将持续,比特币仍会因不随风险资产上涨让人们失望,市场情绪可能仍会低迷一段时间 —— 且不会有明确信号,上涨可能在利好早已存在的情况下突然启动。
其次,波动性降低。随着持有分散化,以往周期中剧烈的涨跌会缓和 —— 曾经常见的 80% 跌幅可能变为 50%,50% 跌幅变为 30%;10 倍涨幅可能变为 3 倍。这会让追求高风险的投机者失望,但会让风险管理者安心。
第三,与传统风险资产的相关性可能在派发期结束后恢复。一旦早期巨鲸完成减持、持有充分分散,比特币可能重新跟随市场情绪波动,只是波动性会更低、更稳定。
第四(关键一点):只有在筹码派发基本完成后,市场情绪才会改善。当前人们感到沮丧,是因为不理解所处阶段 —— 他们等待比特币跟上股市涨幅,担心四年周期终结。耐心点,一旦沉重抛压解除、机构耐心建仓吸收完早期供应,前路就会清晰。
确切时间线无法预测,但只要见过传统市场的类似模式,就能识别当前趋势。
资产类别的成熟
每一项革命性技术都会经历这样的演进。
互联网早期,信仰者创立的公司虽无商业模式,却坚信连接将改变世界。他们是对的,许多人变得极其富有。随后是互联网泡沫破裂与行业整合,股权持有转移,梦想家让位于实干家。互联网没有消亡,反而真正实现了愿景 —— 只是比早期炒作的时间线更长。
个人电脑、手机、云计算、人工智能 —— 所有变革性技术都遵循类似轨迹:早期信仰者承担巨大风险,技术成功后获得丰厚回报,最终兑现收益;随后进入转型期,看似失败,实则走向成熟。
比特币正沿着完全相同的路径发展。
早期持有者在比特币可能归零的阶段承担风险,忍受嘲讽、监管不确定性和技术难题,搭建基础设施,挺过 Mt. Gox 倒闭危机,在扩容之争中坚守,在无人倾听时积极宣传。
他们成功了 —— 比特币如今已是市值超 1 万亿美元的资产,得到全球最大金融机构认可。
现在,他们正在收获应得的利润。
这不是比特币的终结,甚至不是终结的开始,而是开始的终结。
从投机到机构持有,从密码朋克实验到全球资产,从集中持有到分散持有,从剧烈波动到稳定,从革命性到基础性。
派发期的机会
让我有信心的原因是:我见过两面。
我理解传统金融的运作方式,熟悉 IPO、锁定期到期、机构建仓的模式;也理解加密社区 —— 那些希望、失望,以及这次不同的信念。
有时确实不同,有时则不然。
当前比特币的情况并非不同,而是数百年来主导市场的经济规律,在新场景中的体现。
所有人感受到的低迷情绪,并非失败的信号,而是处于旅程最艰难阶段的标志 —— 早期信仰者套现,后期信仰者感觉错过机会。这个阶段令人不适、沮丧,却必不可少。
给长期投资者信心的关键洞察是:一旦筹码派发完成,比特币的结构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
当持仓从数千名早期巨鲸分散到数百万投资者手中,资产会更具韧性,更难被单一实体操控,更稳定、更成熟,也更能承接大量资金而不引发剧烈波动。
IPO 已近尾声,早期巨鲸正在收获回报。而最终呈现的比特币,将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 不再是追求巨额回报的投机工具,而是拥有分散、稳定持有者结构的基础性货币资产。
对于那些在 100 美元买入、梦想涨到 1000 万美元的人来说,这可能听起来很乏味。但对于管理数万亿美元的机构、寻求资产负债表分散化的企业、探索储备资产的国家而言,乏味正是他们想要的。
集中持有的刺激正被分散持有的持久取代,早期信仰者将接力棒传递给以更高价格买入、动机不同的长期持有者。
这就是成功的样子,这就是比特币的 IPO。
一旦这一过程完成,筹码派发结束,持有充分分散,真正的机构采用才能正式启动 —— 因为市场终于能承接大量资金,而无需担心巨额集中持仓等待退出的压力。
当前盘整令人沮丧,情绪糟糕,与风险资产的背离令人困惑。
但比特币的基本面从未如此强劲,而持仓从集中到分散的结构变化,正是它从革命性实验升级为持久货币资产的必经之路。
早期巨鲸正在经历属于他们的流动性事件,就让他们去吧 —— 这是他们应得的。而他们留下的比特币,比当初持有时更强大、更分散、更具韧性。
这不是绝望的理由,而是建仓的机会。比特币的波动性,是它诞生阶段的代价;而它的稳定性,将是它成熟阶段的证明。

币安网
欧易OKX
HTX
Coinbase
大门
Bitget
Bybit
K网(Kraken)
双子星(Gemini)
Upbit
泰达币
比特币
以太坊
USD Coin
Solana
瑞波币
币安币
First Digital USD
大零币
狗狗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