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与科技巨头联手推动区块链成为金融基础设施核心
区块链不再是概念验证——它正在成为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并将在2025年迎来全面应用。 今年第三季度,传统机构悄然迈入从测试到实际建设的关键阶段。
最新报告显示,银行、支付网络和云服务提供商(如SWIFT、Google Cloud和Visa)正大规模采用区块链技术,重新定义全球金融流动、结算和价值存储的方式。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区块链融合的转折点
Messari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加密货币 x TradFi社区报告》指出,本季度标志着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融合的决定性时刻。各大企业开始使用区块链优化运营、降低交易成本并巩固市场地位。
例如,摩根大通推出的例如 Kinexys 网络,目前日均处理交易量超过20亿美元,自上线以来累计清算金额已突破1.5万亿美元。第三季度,该区块链进一步拓展至碳市场、供应链金融和跨境结算领域。Messari分析师认为,此举表明:
“该银行计划将区块链基础设施作为机构结算的标准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SWIFT正在开发一个共享的实时连接30多家全球银行的账本系统。该网络将与SWIFT的传统信息系统并行运行。
除了银行基础设施外,稳定币相关项目在第三季度也取得了显著进展。8月,Circle 引入 Arc,这是一个专为稳定币金融设计的全新Layer-1区块链。
同样,Stripe和Paradigm共同推出了揭开 Tempo 的面纱,一个专注于稳定币交易的支付优先Layer-1区块链。其顾问团队包括德意志银行、Visa、Shopify、Revolut、OpenAI和渣打银行。
此外,Visa推出了一项试点项目,允许特定合作伙伴通过预先注资稳定币来加速跨境支付。Visa计划于2026年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这一服务。
最后,渣打银行的合资企业Anchorpoint根据香港的新监管制度申请了稳定币发行许可证。
Messari表示:“Anchorpoint的早期应用使渣打银行成为首批寻求直接发行稳定币的跨国银行之一。”著名的.
科技公司加入区块链基础设施竞赛
在银行和支付公司构建交易通道的同时,科技巨头们也在第三季度加紧布局基础设施。8月,谷歌云推出了通用账本(GCUL)。
这是一条中立的Layer-1区块链专为银行和资本市场设计,早期合作伙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 Group)已在测试GCUL,以实现更快的抵押品结算和保证金优化。
报告强调:“GCUL利用谷歌多年分布式系统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支持多种资产、内置合规性且全天候运行的中立结算网络。”
此外,Cloudflare上个月宣布了NET Dollar计划。与典型的稳定币不同,NET Dollar的目标是机器对机器(M2M)和人工智能驱动的交易。这些举措凸显了区块链在上个季度的大规模应用。
Messari的研究分析师Youssef表示:“企业不再尝试区块链;他们正在构建自己的区块链。问题不在于机构是否会使用区块链基础设施,而在于它们会走多远,以及它们能多快到达那里。”发布.
a16z Crypto 的研究证实了这种趋势。花旗集团、万事达卡和Visa等公司目前正在为客户提供或开发区块链驱动的产品。
机构投资者也在加大对数字资产的投资力度。2025年安永机构投资者数字资产调查成立显示,目前86%的机构持有或计划持有数字资产,其中59%的机构希望配置超过管理资产总额的5%。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监管更加清晰正在加速这一转变。银行、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正齐心协力,将区块链融入核心金融基础设施,将曾经的实验转变为全球金融的新标准。

币安网
欧易OKX
HTX
Coinbase
大门
Bitget
Bybit
双子星(Gemini)
Upbit
Crypto.com
泰达币
比特币
以太坊
USD Coin
Solana
First Digital USD
瑞波币
币安币
狗狗币
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