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将加密货币监管新规推迟至2027年实施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将原定于2026年1月1日生效的加密资产审慎监管新规则推迟至2027年初实施。这一决定是在业界对规则实施时机和具体处理方式提出担忧后作出的。
MAS表示:“我们将继续监测加密资产格局及全球监管标准的发展,以确保一致性并支持负责任的创新。”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标准,更新后的规则将要求银行根据其风险分类持有针对加密货币敞口的资本储备。
被认为风险较高的加密资产(例如那些基于公有、无需许可的区块链的加密资产)将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而那些被认为稳定且由合格储备资产支持的加密资产可能会获得更优惠的待遇。对于波动性极高的资产,可能需要高达1,250%的资本缓冲。
新加坡与加密货币
作为最早建立数字资产框架的司法管辖区之一,新加坡自2020年起便实施了初步规则,并致力于在创新与金融稳定之间取得平衡。尽管限制了某些形式的零售参与,但该国积极推动机构采用。
根据《海峡时报》的一项研究,截至今年4月,约有26%的新加坡人持有某种形式的加密货币。此外,web3投资在2024年占据了金融科技融资总额的64%,达到7.42亿美元。Sygnum Bank数据显示,57%的本地投资者计划增加其加密货币配置。
受此影响,本地银行也在积极布局。星展银行近期推出了代币化结构性票据,并扩展了其在代币化债券方面的工作,其他金融机构则聚焦于资产代币化和稳定币一体化。
这些变化旨在明确银行如何在其资本、流动性和大额敞口框架中核算加密资产,从而将其纳入现有的审慎标准。MAS还提议更新稳定币的合格储备资产范围,并进一步明确了低风险和高风险加密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处理方式。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最初计划于2026年实施这些措施可能会使新加坡成为首批实施巴塞尔加密资产框架的司法管辖区之一,但也可能导致本地银行面临监管劣势。一些受访者警告称,拟议的风险分类可能不公平地惩罚基于无需许可区块链的资产,从而抑制创新。
Coinbase新加坡国家主管哈桑·艾哈迈德(Hassan Ahmed)表示:“MAS通过谨慎、有节制的监管始终将用户保护放在首位,其最新回应也体现了这一立场。我们希望,这次延迟可能意味着重新考虑预期的审慎要求,以便新加坡机构能够更好、更充分地参与创新技术。”
新加坡面临的竞争
尽管新加坡长期以来将自己定位为Web3中心,但竞争正在加剧。艾哈迈德补充道:“尽管新加坡起步较早,但自《GENIUS法案》通过以来,全球监管基准已经趋于一致。香港、欧盟和阿联酋等其他领先的中心也开始拥抱这项技术。”
许多市场正在完善现有规则,使其更具包容性,并邀请机构和企业参与,尤其是在稳定币领域。与此同时,领先的经济体将加密技术视为提升国家和战略竞争力的关键。
- 1美联储2025年降息对非必需消费品与科技股的深远影响
- 212.5万美元一枚!比特币只想掀掉一切天花板
- 3比特币引领加密货币市场:4.35万亿美元市值背后的战略配置与宏观经济驱动
- 4币安人生上线币安Alpha,三天市值突破1.5亿美元的背后
- 5比特币有望在2025年第四季度突破15万美元:宏观经济与机构采用共同推动
- 6比特币今日新闻:飙升至历史高点,对冲美元贬值与政策波动成焦点
- 7OpenAI将ChatGPT重塑为多功能应用平台,推出App SDK与AgentKit
- 8SEC新规加速Solana与XRP ETF审批,75天时间框架点燃市场期待
- 9「币安人生」暴涨背后的流量密码:CZ与何一的推波助澜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 交易所 | 成交额 |
---|---|---|
1 | ![]() |
¥1.99万亿 |
2 | ![]() |
¥7,419.20亿 |
3 | ![]() |
¥1,435.86亿 |
4 | ![]() |
¥507.31亿 |
5 | ![]() |
¥3,662.26亿 |
6 | ![]() |
¥5,797.10亿 |
7 | ![]() |
¥6,725.73亿 |
8 | ![]() |
¥24.53亿 |
9 | ![]() |
¥391.99亿 |
10 | ![]() |
¥1,007.84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