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牌照争夺战:36家申请者谁能最终胜出?
10月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披露,截至9月31日,共有36家机构提交了稳定币牌照申请材料,并已进入审查程序。预计首批持牌人将于2026年初公布。根据公开信息,首批牌照数量将极为有限,甚至可能仅有个位数(参考香港证监会首次发放VATP牌照的模式)。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申请者将无法通过这一“龙门”。
今天,我们将与大家探讨此次稳定币牌照申请竞争对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
36家初筛通过,半数已出局
尽管金管局公布了进入审查程序的36家机构数量,但并未公开具体名单。金管局此前曾强调:“表达意向或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以及金管局与相关机构的沟通,只是申请牌照的过程,并不构成对任何机构的批准,也并非对其获批前景的认可。”为了避免公众误解,金管局选择不公开名单。
自香港《稳定币条例》出台并明确牌照申请条件后,我们就曾与监管机构和多位消息人士沟通,并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强调:基于稳定币作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定位,只有规模大、业务广且资质良好的金融、科技、零售等行业巨头,才有机会在牌照发放初期成功“上岸”。简而言之,这并不是一般企业能够参与的游戏。
如今,金管局公布的消息果然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今年9月1日,金管局曾透露,截至8月共收到77份稳定币牌照申请材料,申请主体包括银行、科技企业、证券/资产管理/投资公司、电商、支付机构和Web3独角兽等。短短一个月内,77家申请者骤减至36家。结合金管局此前的表态——“已陆续安排与表达意向的机构会面,希望这些机构认真评估其发行稳定币计划的必要性和成熟程度,从而决定是否提出正式申请”,可以推测,在初筛阶段,金管局很可能已经“劝退”了半数申请者。其中不乏一些声势浩大的知名巨头,竞争之激烈、合规要求之高可见一斑。
这让团队想起了市场上的一些传言:某东旗下的区块链公司和某里旗下的数字科技公司因合规要求过高、申请时机尚不成熟,退出了首批牌照的申请队伍。如今来看,这些消息或许并非空穴来风。暂时退出未必不是明智之举,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既然第一批牌照本来就会很少,不如先观察其他人的经验。
首批稳定币牌照花落谁家?
如前所述,金管局基于一贯的谨慎态度,首批发放的稳定币牌照将是个位数。那么,在众多申请者中,谁更有机会脱颖而出?
我们认为,首批持牌机构很可能是大型国资银行,或是银行与零售/科技巨头组成的联合体。
根据金管局披露的信息,36家申请者主要来自银行、科技巨头、金融机构和一些Web3公司。这一结构符合市场对初次申请者的预期,毕竟“稳定币沙盒三巨头”已经充分说明了香港监管机构的选择倾向。
实际上,根据《稳定币条例》,香港稳定币牌照的申请标准并不算特别复杂,甚至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小型公司只要努力就能达到。以下是具体要求:
如果仅看纸面实力,我们相信,不仅36家申请者,就连被劝退的41家也有能力满足上述要求。但遗憾的是,很多游戏规则并非简单地写在纸上。
我们之所以看好银行,是因为传统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和24小时安全监测建设上的基本功扎实。在监管眼中,稳定币不仅是“产品”,更是关乎香港乃至我国金融未来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持牌稳定币的发行必须以“合规发行”为主,而非“去中心化发行和自治流通”。像某东和某里这样的科技巨头,虽然技术和市场都不缺,但在金融安全、海量精细KYC、反洗钱反恐融资、全天候监测等方面,仍难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匹敌。
同时,金管局毕竟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亲妈”,对各家银行非常熟悉,具备较好的信任基础。相比之下,科技巨头更像是“别人家的孩子”,短期内想说服金管局并不容易。毕竟金融安全事关重大,唯有时间才能证明人心。
当然,科技巨头若想快速入局也并非无路可走。联合体就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例如,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安拟集团(Animoca Brands)+香港电讯(HKT)联合体目前已成功进入香港稳定币沙盒进行测试。
渣打银行是香港三大发钞行之一,在反洗钱合规方面毫无短板;香港电讯是本地知名的电信基础设施提供商,其电话、宽带接入等基础服务覆盖了香港近90%的住户;安拟集团则是一家以IP手游起家的公司,早期与全球知名IP合作打响名声,并在NFT和GameFi最火的时候入局Web3链游,成绩斐然。这样一个三合一联合体兼顾了金融安全、市场、技术、用户等各类监管青睐的因素,成为首家进入稳定币沙盒的主体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的思考
最后,我们需要为读者澄清两个概念:稳定币牌照和稳定币沙盒。
许多读者误以为进入稳定币沙盒是持牌的前提,或者进入沙盒就能稳拿牌照。实际上,这两个观点都不正确。金管局对沙盒的定位是“稳定币发展早期监管与市场的对话窗口”,通俗地说,类似于小白鼠。金管局早已明确,沙盒与牌照并无直接因果关系,进入沙盒并不意味着获牌,甚至不意味着获牌的概率更大。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谁的最终方案更能做到合规且持续合规。
当然,沙盒内的三家机构确实拥有先发优势。毕竟,当其他机构还在设计方案时,这三家的稳定币已经在测试中了。未来,它们大概率会占据一席之地。
- 1美联储2025年降息对非必需消费品与科技股的深远影响
- 212.5万美元一枚!比特币只想掀掉一切天花板
- 3比特币引领加密货币市场:4.35万亿美元市值背后的战略配置与宏观经济驱动
- 4币安人生上线币安Alpha,三天市值突破1.5亿美元的背后
- 5比特币有望在2025年第四季度突破15万美元:宏观经济与机构采用共同推动
- 6比特币今日新闻:飙升至历史高点,对冲美元贬值与政策波动成焦点
- 7OpenAI将ChatGPT重塑为多功能应用平台,推出App SDK与AgentKit
- 8SEC新规加速Solana与XRP ETF审批,75天时间框架点燃市场期待
- 9「币安人生」暴涨背后的流量密码:CZ与何一的推波助澜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 交易所 | 成交额 |
---|---|---|
1 | ![]() |
¥8,408.89亿 |
2 | ![]() |
¥2,919.52亿 |
3 | ![]() |
¥546.68亿 |
4 | ![]() |
¥201.01亿 |
5 | ![]() |
¥2,311.57亿 |
6 | ![]() |
¥1,951.49亿 |
7 | ![]() |
¥2,394.63亿 |
8 | ![]() |
¥13.94亿 |
9 | ![]() |
¥135.45亿 |
10 | ![]() |
¥699.94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