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面临72亿美元比特币难题:赔偿欺诈受害者还是填补预算赤字?

英国政府正陷入一场价值约72亿美元的比特币资产处理困境。这笔资金来源于2018年查封的6.1万枚比特币,当时这些资产因涉及一起69亿美元的庞氏骗局被没收。该骗局由钱志敏(又名张雅迪)及其马来西亚同伙Seng Hok Ling策划,诈骗了超过12.8万名中国投资者,时间跨度从2014年至2017年。
如今,英国政府面临一个艰难选择:是将比特币返还给中国的诈骗案受害者以弥补其损失,还是将其保留作为缓解国家预算压力的资源?据估计,这笔资产若清算,可为英国当前高达200亿英镑(约合268亿美元)的预算赤字提供部分支持。
然而,这一决定并非易事。案件受害者主张按照比特币当前估值获得赔偿,而这些资产的价值已从2018年的约6.4亿英镑(8.62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的近72亿美元。受害者的法律代表指出,长达七年的拖延已加剧了他们的经济损失,许多人甚至倾尽毕生积蓄。
与此同时,财政部官员对是否清算比特币存在分歧。一方面,有人认为这笔意外之财可以缓解财政赤字;另一方面,也有声音警告称,市场波动和潜在的长期法律纠纷可能将最终解决方案推迟至2027年。
政府在管理被扣押加密资产方面也面临重大挑战。例如,一项耗资4000万英镑(约合5370万美元)的安全存储与变现框架招标因缺乏合适的投标方,已于2025年7月终止。此外,出售6.1万枚比特币可能会对比特币市场价格造成下行压力,因此一些倡导团体如英国比特币政策组织呼吁将这些资产作为战略储备持有,而非直接清算。
法律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了这一局面。根据《犯罪收益法》,任何出售行为都必须优先考虑对受害者的赔偿,之后才能将剩余收益拨入公共金库。然而,目前这些比特币尚未被正式认定为金融资产,因此被排除在财政预测之外。高等法院预计将于2026年1月作出判决,但此判决很可能面临上诉,从而延长不确定性。
此案不仅揭示了英国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的持续演变,还凸显了执法机构在处理加密资产时的新权力。根据《2023年经济犯罪和企业透明度法案》(ECCTA),执法部门现在拥有扣押、冻结甚至销毁与犯罪相关的加密资产的能力,且无需逮捕个人即可采取行动。不过,批评人士警告称,大规模清算可能带来类似1999年英国黄金出售惨败的风险。
这起案件的结果可能成为各国政府如何在数字资产领域平衡财政需求、市场稳定和法律义务的重要先例。考虑到2021年英国相关非法加密货币交易额超过12亿英镑,政府对比特币资产的处理方式或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范围内的执法策略与监管框架。
- 1加密货币市场新格局:比特币主导地位与山寨币季节性崛起的博弈
- 22025年山寨币市场展望:比特币减半后鲸鱼行为与投资机遇解析
- 3特朗普提名美联储主席及其对宏观经济与比特币的影响分析
- 4Pi Network价格预测:2025年能否实现3,000%涨幅?投资者关注点解析
- 5莱特币价格分析:支撑位坚守100美元,LTC能否在2026年冲击500美元大关?
- 6香港稳定币市场迎来首批退出者:中资机构离场与监管政策调整
- 7灰度报告:2025年“山寨币季”全面开启,比特币增长乏力
- 8SEC加速批准加密货币ETF,推动市场新格局
- 9下周必关注|Falcon Finance即将发币;九月非农数据公布(9.29-10.5)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 交易所 | 成交额 |
---|---|---|
1 | ![]() |
¥5,129.60亿 |
2 | ![]() |
¥1,708.73亿 |
3 | ![]() |
¥354.12亿 |
4 | ![]() |
¥104.55亿 |
5 | ![]() |
¥1,389.67亿 |
6 | ![]() |
¥1,240.36亿 |
7 | ![]() |
¥1,517.14亿 |
8 | ![]() |
¥6.85亿 |
9 | ![]() |
¥74.21亿 |
10 | ![]() |
¥286.04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