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质押与ETF资金外流致以太坊交易所供应量降至九年新低

以太坊在中心化交易所的供应量已降至九年来最低水平,标志着市场动态的重大转变。投资者和机构正越来越多地选择自主托管和质押策略。截至2025年9月,中心化交易所的ETH总供应量约为1480万枚,较2023年初的近2800万枚大幅下降。
链上分析公司CryptoQuant指出,30天移动平均线显示,以太坊交易所净流量已达到自2022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大规模提现通常与自我托管或去中心化金融(DeFi)部署相关,这一趋势与历史模式相符,即交易所流动性的减少往往预示价格看涨走势。
机构参与度显著提升。自2025年4月以来,BitMine等实体及其他68家组织累计持有526万个ETH,价值约217亿美元,占总供应量的4.3%。这些持仓主要用于获取收益,而非存放在交易所,从而进一步压缩了供应。目前,超过3500万枚ETH(占总流通供应量的28.33%)已被质押,年化收益率为3-5%。
与此同时,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表现参差不齐。贝莱德旗下的最大以太坊ETF ETHA持有159.3亿美元资产,但在9月24日出现了2647万美元的资金流出;富达旗下的FETH则创纪录地流出了3326万美元。总体而言,自9月初以来,以太坊ETF已面临9.12亿美元的资金流出。
市场基本面暗示可能出现价格挤压。以太坊的交易所供应比率已降至0.14,为2016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链上数据显示,单周交易所净持仓变化为-218万ETH。可用流动性的减少历来与价格上涨压力相关。然而,技术指标显示出看跌的下降三角形态,若跌破4,200美元支撑位,则潜在目标位可能下探至3,550美元。
机构需求与交易所资金流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格局。尽管交易所供应减少可能限制短期抛售压力,但ETF动态和宏观经济因素(如美联储政策)仍将是关键变量。分析师意见分歧:一些人预测由于空头仓位集中在4,100美元至4,478美元之间,可能出现轧空现象;而另一些人则警告称,机构持仓集中可能加剧市场波动性。
- 1加密货币市场新格局:比特币主导地位与山寨币季节性崛起的博弈
- 22025年山寨币市场展望:比特币减半后鲸鱼行为与投资机遇解析
- 3特朗普提名美联储主席及其对宏观经济与比特币的影响分析
- 4Pi Network价格预测:2025年能否实现3,000%涨幅?投资者关注点解析
- 5莱特币价格分析:支撑位坚守100美元,LTC能否在2026年冲击500美元大关?
- 6香港稳定币市场迎来首批退出者:中资机构离场与监管政策调整
- 7灰度报告:2025年“山寨币季”全面开启,比特币增长乏力
- 8SEC加速批准加密货币ETF,推动市场新格局
- 9下周必关注|Falcon Finance即将发币;九月非农数据公布(9.29-10.5)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 交易所 | 成交额 |
---|---|---|
1 | ![]() |
¥5,129.60亿 |
2 | ![]() |
¥1,708.73亿 |
3 | ![]() |
¥354.12亿 |
4 | ![]() |
¥104.55亿 |
5 | ![]() |
¥1,389.67亿 |
6 | ![]() |
¥1,240.36亿 |
7 | ![]() |
¥1,517.14亿 |
8 | ![]() |
¥6.85亿 |
9 | ![]() |
¥74.21亿 |
10 | ![]() |
¥286.04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