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四年周期或将终结:行业迈向成熟金融体系

- 2025年9月26日
- |
- 12:30
多年来,交易员们根据比特币减半的时间表预测市场行情,预计每四年会出现一次繁荣与萧条的循环。然而,随着行业生态系统的演变,这种传统策略可能已经不再适用。
ETF、代币化国债和稳定币基础设施的兴起,正在将加密货币从周期性资产转变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ETF重塑供应动态
导致周期断裂的原因之一是ETF对供求关系的改变。2024年推出的比特币和以太坊基金已吸引了超过34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其中包括养老基金、银行和顾问的投资。这些基金目前持有超过5%的BTC和ETH供应量——这些资产过去主要由散户投资者主导。随着更多产品快速上市,Solana、XRP等项目也可能跟进。分析师将这一趋势描述为“加密货币大轮动”,机构投资者逐步增持,而散户抛售,从而推高了成本基础。
稳定币也在打破旧有模式。最初作为交易工具的稳定币,如今正赋能支付、国债和借贷领域。链上记录显示,代币化的现实世界资产规模已达300亿美元。
在区块链上记录和验证的交易。
监管机构也开始认识到它们的效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现在允许稳定币作为衍生品抵押品,而Stripe和Tether正在将其推广到日常商业领域。这一扩展使得稳定币不再依赖于比特币的价格周期,而是更加紧密地融入更广泛的金融基础设施。
山寨币的新网关
并非所有项目都能获得ETF支持,但数字资产库(DAT)正在填补这一空白。通过利用股票市场,拥有实际收入来源的项目能够获得远超散户的机构资本。对于风险投资者而言,DAT提供了流动性;对于机构来说,它们为山寨币提供了比代币上市更透明的曝光。
现实世界的资产代币化也成为了一座桥梁。贝莱德的BUIDL和富兰克林邓普顿的BENJI等产品,将传统资本市场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连接起来,通过代币化的国债和信贷创建链上基准利率。DeFi开始以真正的抵押品运行,而非仅仅依赖收益耕作。
从投机到结构化
综上所述,这些变化标志着一种结构性转变。加密货币不再依赖可预测的四年投机周期,而是向持久的金融基础设施迈进。广泛上涨行情可能会被选择性的赢家所取代,机构资本将奖励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实力较弱的项目则会逐渐退出舞台。
比特币的减半周期曾经定义了这个行业。如今,各机构正在编写一份新的剧本——在这个剧本中,加密货币不再只是把握周期,而是在全球金融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来源
- 1加密货币市场新格局:比特币主导地位与山寨币季节性崛起的博弈
- 22025年山寨币市场展望:比特币减半后鲸鱼行为与投资机遇解析
- 3特朗普提名美联储主席及其对宏观经济与比特币的影响分析
- 4Pi Network价格预测:2025年能否实现3,000%涨幅?投资者关注点解析
- 5莱特币价格分析:支撑位坚守100美元,LTC能否在2026年冲击500美元大关?
- 6香港稳定币市场迎来首批退出者:中资机构离场与监管政策调整
- 7灰度报告:2025年“山寨币季”全面开启,比特币增长乏力
- 8SEC加速批准加密货币ETF,推动市场新格局
- 9下周必关注|Falcon Finance即将发币;九月非农数据公布(9.29-10.5)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 交易所 | 成交额 |
---|---|---|
1 | ![]() |
¥6,171.98亿 |
2 | ![]() |
¥2,104.35亿 |
3 | ![]() |
¥443.62亿 |
4 | ![]() |
¥111.34亿 |
5 | ![]() |
¥1,813.99亿 |
6 | ![]() |
¥1,653.07亿 |
7 | ![]() |
¥1,964.54亿 |
8 | ![]() |
¥8.00亿 |
9 | ![]() |
¥96.04亿 |
10 | ![]() |
¥332.17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