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her计划以5000亿美元估值融资200亿美元,与科技巨头展开竞争

近日,全球市值最大的稳定币发行商Tether宣布了一项重大融资计划,拟通过私募筹集150亿至200亿美元资金,目标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这一估值将使Tether跻身全球最有价值的私营公司行列,与OpenAI和SpaceX等科技巨头齐名。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融资由财务顾问Cantor Fitzgerald牵头,旨在获得Tether约3%的股份。投资者对Tether通过持有美国国债和其他资产创造回报的能力表现出高度信心。Tether的USDT目前以1728亿美元的市值主导稳定币市场,在总规模达3072亿美元的稳定币市场中占据56%的份额。
Tether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表现进一步证明了其吸引力:净利润达到49亿美元,总资产为1625亿美元,其中包括89亿美元的比特币储备金。首席执行官Paolo Ardoino强调,公司高达99%的利润率使其成为全球最赚钱的私营公司之一。
尽管竞争对手Circle的USDC增长迅速,截至2025年4月市值达到603.2亿美元,但仍然落后于Tether的USDT。不过,USDC凭借更高的透明度和监管合规性吸引了大量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在美国,得益于《天才法案》要求稳定币必须以1:1的储备金支持。
机构采用加密货币的趋势不仅限于稳定币领域。自2024年初比特币和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上市以来,加密货币已逐渐被规范化为核心资产类别。贝莱德和富达等大型机构管理的加密货币资产规模已超过500亿美元。到2025年第二季度,近83%的机构计划增加加密货币投资,其中76%的机构预计到2026年将投资代币化资产。
监管透明度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2025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天才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人维持1:1的美元储备,并接受季度审计。与此同时,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MiCA)框架为加密货币行业提供了更加结构化的环境,而新加坡和瑞士也在不断完善其监管方法。这些进展减少了法律上的不确定性,为机构投资者注入了更多信心。
机构采用加密货币的连锁效应正在更广泛的市场中显现。中小企业(SMB)对加密货币的使用量翻了一番,其中18%的企业正在利用稳定币降低交易费用并简化跨境支付流程。此外,财富500强企业中有47%表示正在增加对Web3项目的投资,并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和链上结算。
随着监管框架的成熟和代币化应用的扩展,加密货币市场有望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更加稳固的地位。
- 1香港稳定币市场迎来首批退出者:中资机构离场与监管政策调整
- 2美国国会僵局导致加密货币监管延迟,比特币市场遭遇暴跌
- 32025年值得关注的三大被低估加密货币
- 4美国国会因医保补贴与医疗补助削减争执不下 政府关门风险加剧
- 5机构采用创新高 比特币2025年或迎修正风险
- 6SEC 新规加速加密货币 ETF 审批,XRP 等代币或成首批受益者
- 7Bluefin (BLUE) 或将成为 Perp DEX 领域的下一个明星代币
- 8MoonBull以95%年化收益领衔2025年第四季度加密货币市场,Popcat与ApeCoin紧随其后
- 9银行牛市:MoonBull 预售开启——95% 质押年化收益率引爆市场,Baby Doge 和 Brett 引领潮流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 交易所 | 成交额 |
---|---|---|
1 | ![]() |
¥7,308.38亿 |
2 | ![]() |
¥2,638.26亿 |
3 | ![]() |
¥558.93亿 |
4 | ![]() |
¥127.32亿 |
5 | ![]() |
¥2,367.03亿 |
6 | ![]() |
¥2,172.32亿 |
7 | ![]() |
¥2,526.43亿 |
8 | ![]() |
¥8.67亿 |
9 | ![]() |
¥118.00亿 |
10 | ![]() |
¥431.52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