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长期持有者引领市场走向:看涨信号与机构布局共振

2025年,比特币的链上指标揭示了一个强有力的结构性叙事,这一趋势由长期持有者(LTH)的行为和新兴的技术背离模式共同推动。这些信号不仅验证了比特币在宏观经济环境中的韧性,也凸显了其对机构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吸引力。通过对行为分析和技术指标的结合,战略投资者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入场时机。
长期持有者的市场角色:持续增持与信心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比特币的LTH供应量已飙升至1480万BTC,占总流通供应量的75%。这种增持反映了从短期投机向长期保值的趋势转变,从而减轻了抛售压力并稳定了市场。根据Glassnode等平台的链上数据,LTH在过去一周内实现了327万BTC的盈利,接近2016-2017年牛市期间393万BTC的历史纪录。这表明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正在锁定收益,同时保持看涨前景。
二进制硬币销毁天数(CCD)指标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显示LTH的卖方活动有所下降。这种现象与历史上的主要牛市启动前的模式一致,即耐心资本的表现往往优于短期交易者。此外,MVRV Z值(衡量已实现价值与未实现价值的指标)仍低于6的过度扩张阈值,表明市场尚未达到投机极端,并具有很大的上涨潜力。
技术背离:牛市催化剂显现
近期链上数据显示,比特币在4小时图上出现了典型的看涨背离。价格形成更低低点的同时,RSI却呈现出更高的低点,表明抛售动能正在减弱,并可能迎来市场逆转。这一模式于2025年4月初被观察到,当时比特币价格飙升至111,800美元,暗示在资产于105,000美元附近盘整后可能出现类似突破。
Pi周期震荡指标(测量111天和350天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距离)也呈上升趋势,进一步确认了新的看涨势头。对于散户和机构投资者而言,这种背离标志着一个关键转折点:当技术指标与行为指标趋于一致时,持续上涨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机构采用:供需动态与宏观驱动
比特币交易所供应量同比下降35%,突显出市场倾向于持有而非抛售的趋势。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进一步放大了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机构将比特币视为一种战略性资产,LTH的平均未实现利润为51%,持仓成本在6.1万美元至8.3万美元之间。这一成本基础为市场价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为需求上升时,持有者更有动力维持头寸。
网络交易价值(NVT)黄金交叉点为1.51,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转变。当前估值不再由投机狂热主导,而是反映了真实的价值转移,与机构级指标相符。此外,S2F模型预测2025年的价格区间为24.8万美元至36.9万美元——尽管目标雄心勃勃,但随着链上基本面逐渐与预测吻合,其可信度也在提升。
战略入场时机:为何是现在?
对于希望配置比特币的投资者来说,当前市场环境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优势:
1.结构性供应约束:LTH主导地位降低了波动性,并为价格发现奠定了基础。
2.机构验证:交易所供应量下降和NVT指标表明市场正从散户投机转向机构所有权。
3.看涨背离:技术模式预示着即将突破,111,800美元成为近期目标。
相比之下,短期持有者(STH)则面临困境,其实现价格跌破中性1.0门槛。这种耐心资本与投机者之间的分歧形成了一个自我强化循环:随着STH退出市场,LTH巩固了控制权,进一步强化了比特币的长期增长轨迹。
结论:比特币作为核心资产的地位确立
2025年,比特币的链上动态展现了其作为一种成熟资产类别的特性。LTH的积累、技术背离以及机构采用的交织作用,为持续的价格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投资者而言,将比特币纳入核心投资组合的理由已不再是投机性的,而是基于数据驱动、结构化逻辑和日益机构化的市场格局。
随着市场接近关键技术水平,问题已不再是比特币是否会爆发,而是何时爆发。战略性入场将使投资者能够抓住这一多年牛市周期的下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