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在DeFi领域持续领先:为何它超越比特币和Solana成为主导力量
2025年,去中心化金融(DeFi)行业的总锁定价值(TVL)预计将达到1270亿美元的里程碑,这标志着市场的不断成熟。机构与散户资本正越来越多地将资产配置到去中心化协议中。[4] CoinGecko根据TVL对顶级区块链进行排名,其中以太坊以624亿美元的TVL占据主导地位。
以太坊生态系统:DeFi领导力的核心支柱
以太坊在DeFi领域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其作为去中心化金融基石的角色。以太坊网络托管着超过1,388个DeFi协议,而Solana仅有232个,这一数字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开发者和投资者首选基础设施的稳固地位。[3] 2025年的关键升级,例如Pectra和Dencun升级,优化了以太坊的可扩展性并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能够无缝执行复杂的金融应用程序[2]。这些改进,加上Arbitrum和Base等强大的第2层(L2)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以太坊的TVL达到新的高度。
目前,第2层网络处理以太坊47%的日常交易,其中Arbitrum和Base分别拥有20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的TVL[1]。这一转变反映了以太坊向安全的全球结算层的战略演变,其中L2促进了快速、低成本的DeFi应用的发展。例如,
Solana的速度 vs. 以太坊的安全性
Solana在DeFi领域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其每秒3,000-4,000笔交易(TPS)的吞吐量和低费用,吸引了零售用户和游戏应用程序[3]。然而,以太坊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基于13年的业绩记录——仍然无与伦比。尽管Solana的TVL在2025年4月增长了6.51%,但其对中心化验证者模型的依赖引发了对其长期韧性的担忧[3]。相比之下,以太坊的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在2022年后实现了能源效率和强大安全性的平衡,使其成为机构资本更安全的选择[2]。
与此同时,比特币的DeFi野心受到其价值存储设计的限制。尽管包装比特币(wBTC)和闪电网络等Layer-2解决方案试图弥补不足,但比特币的TVL在2025年4月暴跌了48.63%[3]。这种下降凸显了缺乏原生智能合约功能的区块链的局限性,迫使其依赖第三方协议,从而削弱了其竞争优势。
机构采用和现实世界资产(RWA)
以太坊在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RWA)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了其主导地位。尽管Solana在RWA市场规模增长218%,到2025年达到5.5亿美元,但以太坊控制着价值65亿美元的RWA领域的83.69%[2]。这种涵盖代币化股票、房地产和大宗商品的机构采用,将以太坊定位为传统金融和DeFi之间的桥梁,这是比特币和Solana无法复制的角色。
DeFi的未来:多链还是以以太坊为中心?
虽然Solana的速度和比特币的品牌知名度带来了挑战,但以太坊的模块化架构和开发者生态系统确保了其长期的相关性。多链生态系统的兴起或许能让Solana满足小众应用的需求,但以太坊作为高价值DeFi项目“结算层”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5]。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以太坊的TVL主导地位不是暂时趋势,而是一种结构性优势,其根源在于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能力。
结论
以太坊在DeFi领域日益增长的主导地位,证明了其在保持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同时,仍能不断创新的能力。随着DeFi市场的扩张,以太坊的协议升级、机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Layer-2可扩展性解决方案将继续超越比特币和Solana等竞争对手。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不仅使以太坊成为领先的区块链,更使其成为下一阶段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