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如何颠覆沙漏市场:从跨境支付到资产交易的革新

18 小时前 13 区块链

作者:Daniel Barabander,Variant Fund投资合伙人;编译:AIMan@金色财经

加密货币的最大机遇之一在于颠覆所谓的“沙漏市场”——这种市场中价值必须通过一个狭窄的中介机构瓶颈在信任层之间转移。

尽管这类市场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但在跨境交易中尤为常见,因为政治主权阻碍了各国将其国内信任层整合为单一的全球信任层。

eUBz0gnxqjUSLF25KhVyuGdfN0iNk4bOU0aEj05y.png

观察这些动态的最佳切入点是支付领域。

试想一下,如果你去超市购物时递给收银员一张个人欠条,承诺30天后还清,你可能会被嘲笑。这是因为结算风险的问题:你拿走了商品,却承诺未来付款。而超市并不知道你是否会履行义务,因此不会接受你的欠条作为支付方式。

然而,如果你和超市都在同一家银行开户,那么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你们都信任这家银行,当它在账本上扣除你的账户余额并将这笔金额加入超市账户时,交易即被视为完成。我们通过将信任堆叠并传递至共享的信任层(例如银行)来解决结算问题。

但当参与者使用不同的银行时,问题再次出现。银行A不信任银行B的账本,就像超市不信任你的账本一样。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将信任进一步堆叠并汇集到另一个共享信任层——中央银行来解决这一问题。每家银行都会在中央银行开设账户,跨银行转账时,中央银行会从银行A的账户扣款并贷记到银行B的账户。

0KsltvNjjyUfidOTjsgni0YBbqXsBzx9xeEWFqbS.png

由此可见,扩展支付规模的传统方式是将分散的信任层汇聚到中心化的信任层。但在跨境交易中,由于缺乏一个全球性的“中央银行”,这种模式难以实现。没有国家愿意将主权交给其他国家运营的全球中央银行,因为每个国家都是其本国货币的真实来源。这使得我们再次面临结算问题。

LdE2rmvJbA7d1CQlZH7PL2CyKy7OX8wx41FGdmav.png

由于不同司法管辖区的银行不共享统一的结算层,它们依赖于双边协议来弥合彼此脱节的信任层之间的差距。例如,阿根廷的C银行必须在美国的B银行开立账户。但由于C银行不信任B银行,它需要通过法律合同建立信任,以确保B银行账簿上的转账被视为最终结算。这些双边协议成本高昂,涉及信息披露、反洗钱/反恐融资合规、抵押品提供和审计等要求。提供此类服务的机构被称为代理银行,因为它们在彼此的银行中开设有代理账户。

只有少数几家银行具备足够的规模和信任度来承担这些高昂的成本。事实上,截至2019年,仅8家银行就处理了超过95%的欧元计价跨境交易量。这些银行垄断了互操作性功能,形成了限制资金流动的反竞争瓶颈。以汇款为例,这是一个接近1万亿美元的市场:平均汇款成本约为6%,到账时间通常需要一天或更久,这主要是由于这一瓶颈导致的效率低下。这是一个典型的沙漏型市场。

yjCw1oncZqixHohqtEYDDEtulaXu0snw67L4M7Lc.png

那么,加密货币呢?加密货币通过创建一个不受任何人控制的分布式账本,构建了一个所有参与者都认可其有效性的共享信任层,从而解决了结算问题。区块链上的代币类似于数字不记名资产:谁控制了密钥,谁就被视为所有者。这使得持有和转移价值变得更加民主化,因为我们无需信任资产发送者即可完成交易结算。因此,参与者可以直接点对点地转移资产。

这就是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如此契合市场需求的原因。通过实现美元的点对点转账,加密货币让参与者能够绕过沙漏市场的瓶颈,从而显著提高跨境支付的效率。

FdatkNDr3EJFYf3aospFJ2W0XDFbfDX9f2haA0pK.png

虽然这看起来像是“加密货币入门”,但这种框架帮助我们放大视角,看到跨境交易中沙漏市场的自然形成甚至是不可避免性。由于政治主权原则始终存在协调问题,不同国家无法融合各自脱节的信任层。无论在哪里看到这种模式,加密货币都能绕过瓶颈,打破这种桎梏。

股票市场是另一个跨境沙漏市场的典型案例。公开上市公司股票的所有权与我们的银行体系非常相似。在美国,我们通过经纪人和托管人积累和传递信任,最终传递到名为DTCC的中央证券存管机构(CSD)。欧洲也遵循类似的模式,信任最终传递到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Euroclear)或卢森堡的明讯银行(Clearstream)。但正如不存在全球央行一样,全球性的CSD也不现实。取而代之的是,这些市场通过少数大型中介机构,利用昂贵的双边协议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沙漏市场。结果是,跨境股票交易仍然缓慢、昂贵且不透明。同样,我们可以利用加密货币实现所有权的民主化,绕过瓶颈,让参与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直接拥有这些证券。

超越跨境

一旦你知道如何寻找,沙漏市场无处不在。事实上,即使在跨境支付领域,也可以认为存在两个沙漏市场:本文聚焦的跨境资金流动以及货币兑换。出于类似的原因,外汇市场也呈现出沙漏状,一小部分全球交易银行——通过密集的双边贸易协定网络连接起来,并享有CLS等结算系统的特权——处于各国货币脱节的瓶颈之中。像OpenFX这样的项目正在使用加密货币绕过这一瓶颈。

虽然跨境交易是识别沙漏市场的最简单方法,但这些市场并非特定于地理位置。只要条件合适,它们就能在任何地方出现。以下两个市场尤为突出:

  • 具有跨层效用的资产。沙漏市场需要具有跨层效用的资产;否则,参与者没有理由转移它们,也不会形成瓶颈。例如,Kindle书店和Apple书店可以看作是脱节的信任网络——两者都为数字图书许可发行IOU,但都没有动力使其IOU与对方的网络兼容。由于Kindle书对Apple来说没有效用,因此没有理由进行跨层转移。没有这种效用,就不会出现中介机构促进流动,也不会形成沙漏市场。相比之下,具有广泛或普遍效用的资产(如货币或投机工具)更容易形成。

  • 监管碎片化。我们可以将跨境瓶颈描述为不同监管制度造成的信任层碎片化,同样的效果也可能出现在单一司法管辖区内。例如,在国内证券市场,现金通常通过实时全额结算系统(RTGS)结算,而证券则通过中央托管机构(CSD)结算。这导致通过经纪人、托管人和其他中介机构进行协调的成本高昂——据国际清算银行估计,这种国内机制每年给银行在交易处理方面造成170亿至240亿美元的损失。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听到了一系列其他潜在的沙漏市场,包括银团贷款、商品期货、碳交易等。即使在加密货币领域,也存在许多类似的市场,例如法币到加密货币的通道、区块链之间的某些桥接(如包装的BTC),以及不同法币支持的稳定币之间的互操作性。能够发现这些沙漏市场的构建者将最有能力利用加密货币的原理,超越那些植根于双边协议的系统。

币币情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交易平台最新公告查看更多>
成交额排行榜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成交额
1 币安网币安网 ¥8,313.34亿
2 欧易OKX欧易OKX ¥2,944.97亿
3 HTXHTX ¥548.32亿
4 CoinbaseCoinbase ¥179.05亿
5 大门大门 ¥2,403.20亿
6 BitgetBitget ¥2,684.29亿
7 BybitBybit ¥2,567.76亿
8 双子星(Gemini)双子星(Gemini) ¥14.88亿
9 UpbitUpbit ¥90.94亿
10 Crypto.comCrypto.com ¥497.5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