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与合作伙伴成功展示区块链技术在银行间支付中的应用潜力

- 2025年9月16日
- |
- 21:30
瑞士多家主要金融机构近日完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试点项目,展示了区块链技术在传统金融领域的实际应用:首次通过公共区块链网络完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银行间转账。

该项目由瑞士银行家协会 (SBA) 协调,参与方包括瑞银、邮政金融和 Sygnum 银行。这些机构通过发行基于“存款代币”的区块链资产来代表客户资金,从而实现机构间的支付结算,并支持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的自动化托管交易。
区块链是一种由区块组成的数字链,其核心是存储在公共数据库中的信息片段。它提供了一种自动且安全的信息传输方式。每笔交易由一方发起后,由网络中数千甚至数百万台计算机进行验证。这种去中心化的账本系统不断发展,新数据不断被添加。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使其具备防篡改能力,因为每条记录都拥有独特的历史。修改单一记录需要更改整个链条中的所有其他记录,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区块链的核心原则包括去中心化、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创新金融解决方案的理想基础。
为什么这一试点项目至关重要
该实验表明,区块链基础设施不仅能够处理简单的任务,还可以执行具有完全法律效力的复杂交易。智能合约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智能合约是一种无需中介机构即可自动验证和执行协议条款的数字协议。它可以以透明且无争议的方式直接在各方之间完成交易,无论是涉及金钱、财产、股票还是其他贵重物品。可以将智能合约比作自动售货机——传统的合约通常需要律师或公证人参与才能生效,而智能合约则只需将加密货币投入系统即可触发执行。
在此次试点中,智能合约用于管理合规性、安全性和验证流程,同时展示了传统存款如何在不违背监管要求的情况下与去中心化网络交互。
瑞银数字资产主管 Christoph Puhr 表示,这一概念验证证明了银行存款和公共区块链可以协同工作,为代币化资产的创新铺平了道路,并可能重塑瑞士及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
挑战依然存在
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 SBA 强调,大规模采用仍需克服诸多障碍。扩展该系统需要技术改进、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以及与监管机构的密切协调。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存款代币的应用仍将以实验为主,难以成为广泛使用的结算工具。
瑞士的研究成果也与其他市场的研究结果一致。今年早些时候,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瑞士中心发布报告称,智能合约可以帮助央行在代币化环境中更快做出反应。然而,两家机构均承认,现有金融基础设施尚未准备好应对复杂的区块链应用。
迈向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对瑞士而言,此次概念验证反映了其银行业如何将自身定位在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交汇点。如果未来的试验取得成功,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有望与传统支付系统并驾齐驱,为银行提供实时管理资金和资产的新方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