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与工商银行竞逐香港稳定币牌照:新规下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要点
汇丰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正积极争取在香港新的监管框架下获得稳定币牌照。然而,随着美国《GENIUS法案》和全球监管趋势的推进,香港在全球稳定币市场的竞争中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全球两大银行巨头——汇丰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ICBC)正准备进入香港快速发展的稳定币市场。随着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推出的新稳定币规则生效,这两家银行已暗示计划申请相关牌照。
这一制度引起了国际关注,但也因其严格的准入门槛而引发担忧。
早期兴趣与合规挑战并存
根据中国工商银行香港分行向《香港信报》的证实,该行有意加入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的行列,成为首批申请牌照的机构之一。
截至8月底,已有77家机构表示有兴趣申请牌照,但部分机构警告称,实际标准比预期更为严格。
香港金融管理局计划在首轮仅发放有限数量的牌照。然而,这一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例如,当《稳定币条例》于8月1日生效时,香港本地发行商的代币价值在一天内下跌了20%。
此外,8月中旬,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进一步收紧了加密货币托管规则,禁止在冷钱包中使用智能合约,并对投机性炒作活动发出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新规,向散户投资者提供或推广未经许可的法币挂钩稳定币将被视为刑事犯罪。这显示出政府在合规方面的强硬立场。
香港能否在全球稳定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全球稳定币的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在2025年7月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后,该法案为法定支持的稳定币建立了统一的联邦标准。
与此同时,欧洲的MiCA规则也为全球稳定币行业设立了基准。这些法规共同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通过制定统一的全国性标准,美国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稳定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给其他司法管辖区带来了跟进的压力。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香港仍面临结构性、地缘政治和经济挑战,这些因素限制了其在全球稳定币市场的影响力。
因此,随着稳定币领导地位的竞争日益激烈,如果香港希望与美国和欧洲日益完善的监管透明度相抗衡,其目前谨慎的、以亚洲为中心的战略可能需要调整。
- 12025年加密货币市场复苏:聚焦人工智能、绿色科技与网络安全的潜力赛道
- 2Pi Network 新闻:技术升级与市场信号推动价格有望突破0.45美元
- 3花旗集团发布2025年底以太坊价格目标:分析师看好未来潜力
- 4以太坊即将迎来关键突破:机构资金流入与技术面共振下的买入良机
- 52025年被低估的加密货币:ONDO、HYPE和SUI为何值得关注?
- 6稳定币的崛起:加密货币市场中的战略核心
- 7特朗普的政治施压:瞄准美联储理事以争夺政策控制权
- 82025年9月加密货币市场展望:XRP、狗狗币与Pepe的潜力分析
- 92025年值得关注的加密项目:Avantis、Somnia与Pepe Coin的机遇与挑战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 交易所 | 成交额 |
---|---|---|
1 | ![]() |
¥4,177.07亿 |
2 | ![]() |
¥1,127.76亿 |
3 | ![]() |
¥242.51亿 |
4 | ![]() |
¥61.23亿 |
5 | ![]() |
¥909.86亿 |
6 | ![]() |
¥850.05亿 |
7 | ![]() |
¥1,192.99亿 |
8 | ![]() |
¥5.39亿 |
9 | ![]() |
¥53.39亿 |
10 | ![]() |
¥97.45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