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内部的愿景与叙事
作者:@mattigags、@long_solitude 编译:LlamaC
加密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尽管各国政府和大型企业正在接受比特币和稳定币,但更广泛的加密领域却在「区块链世界」的拟物化叙事与金融退化的陷阱之间摇摆不定,导致行业内部叙事陷入僵局。
以下内容是在以往对比特币、以太坊及其他加密资产愿景定义的基础上,探讨加密叙事的演变。我们旨在澄清比特币与「其他加密货币」之间被感知的分歧,分析比特币和以太坊各自的愿景,并猜测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文中「愿景」和「叙事」两个词将交替使用,因为它们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
比特币作为独立类别
为了描述比特币叙事不断演变的特性,Nic Carter 和 Hasu 在 2019 年将比特币愿景划分为以下几类:
-
电子现金概念验证
-
廉价的点对点支付网络
-
抗审查的数字黄金
-
私人和匿名的暗网货币
-
加密货币行业的储备货币
-
可编程的共享数据库
-
非相关性的金融资产
如果你想详细了解它们,我们建议你参考
原始文章:比特币的愿景
https://medium.com/@nic__carter/visions-of-bitcoin-4b7b7cbcd24c
为了保持在既定的愿景或叙事范围内,以下内容尝试扩展至今的框架。

比特币从 2009 年到 2018 年的变迁
我们识别出当今突出的三大愿景:(7.) 非 / 相关金融资产 、(6.) 可编程共享数据库和 (3.) 抗审查的数字黄金 (又称为可信中立资产)。(5.) 加密货币行业储备货币的愿景由于更广泛的加密市场与比特币的显著脱钩而面临挑战。虽然价格表现有时显示出一定的相关性,但它们的根本使命已经分化。
早在 2020 年,我们就观察到比特币与以太坊之间的鲜明对比,以及 2017 年 ICO 热潮后涌现的一系列初创公司和链上项目。比特币似乎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其韧性源自于信任和治理的最小化。相比之下,其余的加密生态系统则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这种极简主义,以换取更广泛和复杂的用例。
有人可能会认为,比特币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品,而以太坊和其他第一层解决方案,由于其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比特币的成功更多地体现在叙事与市场的契合,而非产品与市场的契合。比特币极端主义者认为,任何超越最小信任原则的追求都是不纯粹的,而务实主义者则认为这些追求过于实验性。
尽管如此,比特币开发者中的一部分人仍在推动 (6.) 可编程共享数据库的愿景,这在 2023 年开始大量涌现的 Ordinals 和 Layer 2 开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比特币生态系统之外已经取得的创新,比如 NFT 和 DeFi 在 2020 年和 2021 年于以太坊上的流行。
总之,比特币之所以与其他加密货币不同,主要在于它的普及依赖于叙事的认可,而非技术创新。它的基础是货币和金融的防御性,而不是那些常常导致更广泛加密领域所谓「堕落」现象的新型金融和商业应用。
比特币仍然是加密行业的储备货币吗?鉴于「大多数其他加密领域的人」似乎对比特币的持有量不足,并且在去中心化金融中没有真正无需信任的方法来使用比特币,我们可以认为这一趋势正在减弱,比特币正逐渐与其他加密货币分离,并被定义为一个独立的类别。
自 2018 年以来,比特币的叙事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让我们来解析主导 2025 年的三大叙事及其起源。
非相关金融资产(或无许可杠杆)
Michael Saylor 于 2021 年初强势登场,开启了比特币作为无许可杠杆访问的时代。尽管很快被 NFT 热潮、(3,3) 庞氏经济学以及 2021 年整体加密市场的激增所掩盖,但这标志着比特币金融化的最初起点。
FTX 事件后的低迷短暂中断了比特币作为新资产类别的崛起步伐,但并未使其停止。这一进程最终以现货 ETF 的推出以及 Microstrategy 财务策略的广泛应用为高潮。支持加密货币的美国政府进一步加速了市场的热情。
无论是边缘的帕斯卡赌注,还是高信念的资金配置,比特币如今已被视为多元化金融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而变得常态化。过去, 将 1-2% 的资金配置到比特币曾被认为是投资怪癖,但现在它已成为一种高杠杆、高相关性的资产,被大量买入,以弥补过去投资组合中的配置失误。
比特币的不相关性程度值得怀疑,因为比特币只有在整体风险偏好环境下才表现优异(而在风险规避环境下,如 2022 年,则表现不佳)。或许用「古怪」来形容比「不相关」更为贴切。
Saylor 的策略正是我们的思考方式,比特币已经从一种非相关资产转变为无需许可的杠杆工具 。这或许不是早期比特币持有者所设想的未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比特币被包装成类似股票的金融工具,已经成为主要的采用途径。
抗审查的数字黄金(可信中立资产)
有人认为比特币更像是黄金。 金融意见领袖 Ray Dalio 就是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愿景的支持者之一。尽管 Saylor 借助无许可杠杆的浪潮,但 Dalio 所推崇的理念是将比特币作为锚定新货币体系的大宗商品。
我们可以争论当今比特币的积累在多大程度上更多是由无许可杠杆的获取驱动,而不是出于对比特币作为避风港的真正信仰。这两者既不同又相同。一个明显的迹象就是那句老话:「不是你的私钥,就不是你的币。」在我们看来,最近的一些时刻让数字黄金的愿景变得更加清晰。其中之一是 2023 年硅谷银行的倒闭,以及比特币随后的上涨。另一个则是「解放日」,比特币相较于其他资产类别(如股票)的显著强势。
¹美德并不是可扩展的采用驱动力,而贪婪却是。在个人层面上可以被解读为贪婪的行为,在大规模下则可以转化为一种更优越的货币体系。无需许可的杠杆是实现新货币体系的手段。
抗审查的数字黄金是对比特币技术创新最纯粹的诠释,随着点对点支付叙事的淡化,价值储存(SoV)这一元素常被更具哲学倾向的投资者推崇,尽管它很可能让位于比特币的金融属性。
尽管如此,仍然有一种坚定的信念认为每个国家都会持有自己的比特币储备,这与比特币曾经有望推动世界货币秩序的技术承诺相一致。话虽如此,随着比特币积累了隐性杠杆,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使其对中央银行来说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
可编程共享数据库
也许这种愿景与其他加密货币更加一致,因为它暗示比特币可以超越其技术纯粹性被进一步扩展。2023 年 1 月,Ordinals 的交易活动重新点燃了更通用数据库方法的讨论,这推动了比特币可编程共享数据库扩展的更广泛理念。这也引发了一波比特币二层网络(L2)开发的小热潮。
到 2024 年,我们或许可以数出 50 到 100 个 L2(也许现在还没有这么多),但它们与比特币的关联程度各不相同。我们可以假设其总体使命是实现无需许可的比特币金融,而这一目标实现得如何,将由读者自行判断。尽管这个愿景相较于前两个来说是辅助性的,但它依然存在。

以太坊:世界计算机的循环套利?
有人可能会认为没有第二名,但按市值计算,以太坊排名第二。与比特币一样,我们正在扩展之前关于以太坊愿景的研究
以太坊的愿景
https://tokeneconomy.co/visions-of-ether-590858bf848e
这为我们的叙述奠定了基础:
1.比特币 2.0
2.去中心化应用 / 世界计算机
3.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4.加密众筹(首次代币发行 & 证券型代币发行)
5.功能型代币与收藏品
6.开放金融(链上金融 / 去中心化金融)
7.激进市场
以太坊的叙事比比特币更为复杂和细致,这主要归因于它更高的可塑性。为简化起见,我们主要关注了 2018 年 11 月定义的几类(并在最后新增了一类)。
激进市场的愿景在加密圈中基本已经淡出。比特币 2.0 的愿景已被重新包装为「超声波货币」,但除了成为播客口号外,并未真正实现。多年来,以太坊的关注点已从抽象的技术乌托邦转向链上金融或 DeFi 的具体实践(2018 年时称为开放金融)。
从价格和关注度来看,以太坊的巅峰是在 2021 年。 宠物石翻转的愿景也在那时达到了顶点。
但到了 2025 年,我们可以说,在过去的四年里,以太坊从与比特币竞争,变成了(相对而言)在吸引新入市者方面逐渐失去对 Solana 的受欢迎度。即使在今天,它也在追随比特币的脚步,通过 Saylor 的国库公司策略,成为无许可杠杆访问的渠道。以太坊是否真的只是沦为「第二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DeFi 和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似乎是以太坊的叙事机会,而以太坊基金会似乎正在推动世界计算机的复兴。

1. 比特币 2.0(超声波货币)
随着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PoS)和 EIP-1559 的实施,以太坊社区看到了实现通缩代币的机会。与比特币的固定供应不同,以太坊的供应量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由于手续费销毁),从而获得比比特币更高的货币溢价。这将成为以太坊超越比特币的点睛之笔。

在 2022 年合并之后的一段时间里,ETH 确实是通缩的。但在 2024 年 4 月随着 Dencun 升级,这一情况发生了突然变化,该升级有效地降低了 rollup 在以太坊上的结算成本。从那时起,ETH 的净发行量便持续增长。
要让以太坊重振超声波货币的叙事,它需要 Rollup 数量的增长(这一点已经实现),还需要 Rollup 上的交易活动增加(但这一点还没有达到足够的程度)。换句话说,它需要成为由 Rollup 组成的世界计算机的骨干,并且对其区块(blob)空间的需求要增加。
2. 去中心化应用 / 世界计算机
以太坊最初的愿景——世界计算机——在 2021 年随着 Rollup 的大量涌现而开始分化。随着执行层迁移到二层网络,以太坊的角色变得越来越模糊。很明显,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在主网上进行交易的成本过高。世界计算机(执行)变成了世界数据库(数据可用性和结算)。世界计算机通过向 Rollup 出售区块空间所获得的费用并不足够。当创始人和其他人都意识到代币的货币溢价与执行层的费用相关时,我们看到大量的二层网络(L2)开始上线。最终,领先的 DeFi 应用也开始推出自己的区块链,因为如果他们想更好地服务用户,并且将大部分收益留给自己,拥有一个定制的执行环境对他们来说是最有利的选择。以太坊虽然本身不再是世界计算机,但现在正将自己定位为世界计算机(由 L2 组成)的基础设施层。为实现这一目标,它需要降低协议复杂性 ,并通过纵向和横向扩展来提升性能。Cyber Fund 称以太坊为世界计算机的根链 。
3.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s)
DAO 已经变成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术语,代表着许多不同的含义(有时甚至什么都不代表)。很难说它是否实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也许在 2021 年价格高涨时,人们被激励去投票,但随着新鲜感消退和价格下跌,DAO 依然是定义不清的组织,有时还会给参与者带来惩罚性的法律后果。一些 DAO,比如 Aave,表现得比其他 DAO 更好。在某些情况下,DAO 成了创始人以社区治理为幌子,追求自身(往往可疑)目标的工具。DAO 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沦为流行词。也许这是这些链上组织成熟之前的必经阶段,但目前,它们依然是加密领域经久不衰的存在。
4. 加密众筹(ICO 和 STO)
无许可的资本形成依然是加密货币,尤其是以太坊,所提供的最具影响力的特性之一。它的涵盖范围极广,囊括了以太坊所有的旧有和新兴愿景——开放金融、收藏品以及世界计算机。从 2021 年购买宪法 ,到几年后资助科学 ,再到今年六月举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 ICO 之一 ,以太坊始终在实现这些目标。STO(证券型代币发行)在大多数司法管辖区由于术语定义不清,从未真正流行起来。我们认为,现今的 STO 属于 RWA(现实世界资产)类别,对底层资产的访问和权益各有不同。我们将在后文中进一步阐述 RWA。
5. 实用型代币与收藏品
有人打趣说,「无用代币」比「实用代币」这个名字更贴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ERC-20 实用代币有两个主要用途:
-
数字上涨;
-
质押以防止数字下跌。

说正经的,代币的实际效用是通过质押获得更高的金融回报(无论是原生收益还是其他形式)。举个例子,如果你质押 Ethena 的代币,就能在 USDe 上获得更高的收益;Pendle 也有类似的机制,使用 vePENDLE。这个机制和一些中心化交易所的代币(比如 BNB)很像,你可以通过质押获得独家参与 TGE 前机会的资格。因此,代币效用通过质押变成了门槛式的准入,但直到今天,质押很少承担风险 (有些例外,比如 Aave 的 stkAAVE)。
虽然最初的《以太坊的愿景》文章将实用型代币与收藏品归为一类,但很快就发现它们走上了各自不同的道路。尤其是在 2021 年,NFT 随着名人和品牌的加入而走向主流。虽然实用型代币没有取得类似的成功,但它们的跌幅也没有 NFT 那么大,或许直到今天表现得还更好一些。
自 2021 年热潮以来,NFT 的表现一直不佳,这在任何客观标准下都是如此。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非同质化的文化藏品被同质化的文化藏品——memecoin(迷因币)所取代。最近, 收藏品和内容也被以同质化的 ERC20 代币形式推出 ,以迎合交易者的需求 。
有一小群人始终坚信,拥有 NFT 和代币化创作者内容能够实现文化的变现。尽管过去几年里大众并未广泛接受,但链上创作者文化从未彻底消失。

Zora 的顶级创作者 jacob
也许这个小众领域会随着以太坊驱动的财富效应而增长。这个用例能否扩展到更广泛的受众还有待观察。2021 年,随着 NFT 地板价变得让新进入者难以承受,这一领域自食其果。到了 2025 年,链上文化则是碎片化代币。

6. 开放金融(链上金融 / 去中心化金融)
2020 年夏天,以太坊的主流叙事将 ETH 誉为新金融体系的锚点。这种自负催生了 DeFi 收益庞氏骗局,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压力测试。在随后的幻灭之后,一些 DeFi 协议已经成为链上流动性的重要枢纽,获得了关注和收入。
TVL 在很大程度上被用来证明以太坊在面对像 Solana 这样更快、更便宜且更受欢迎的交易公链时的存在价值。尽管大部分的交易量(无论是现货还是永续合约)已经不在以太坊上,但 Aave 的货币市场 TVL 却创下了历史新高,超过 350 亿美元,这与像 Revolut 这样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所持有的客户存款价值相当。
直到 2024 年美国大选之前,DeFi 似乎仍将是资本市场中一个经过验证但规模较小的细分领域。到了 2025 年,随着政策变革的推进,DeFi 概念和代币化开始成为常规金融科技银行体验的基础,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也已转型为新型银行。

7. 激进市场
这个简短的叙述虽然已经不再相关,但却巧妙地突出了以太坊相比比特币更偏向社会主义的倾向。尽管其中的一些概念(如哈伯格税)颇具吸引力,但它们在当前的叙事中基本上已经消失,反而被应用在诸如 ENS 域名分配或 Gitcoin 资助(通过二次方资助)等领域。
8. RWA 和稳定币
这是我们自行添加的一个独立叙事,因为一段时间以来,稳定币一直被誉为加密领域唯一或最突出的产品市场契合点(可以追溯到 Stripe 收购 Bridge)。有人认为稳定币属于开放金融的范畴,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是由中心化实体发行的外部资产,其主要用户(那些难以获得美元的国家人口)与每天使用 DeFi 的链上原生用户并不相同。
稳定币的早期采用者是加密货币交易者,随后是发展中经济体(东南亚和拉美)的人口,而现在,最终似乎轮到了国家和金融中介机构,因为他们意识到稳定币与欧元美元体系的等价性(稳定币是美国债务的包装版本)。
虽然创始人(以及 Blackrock)一直在尝试将世界各类资产代币化——从股票到奢侈手表、铀、房地产——但也许代币化的最大受益者并不是我们一直认为的小众资产,而是最大、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国债和美元)。那些看似最不需要代币化的资产。
以太坊相较于其他第一层区块链展现出更高的去中心化和成熟度,因此它希望成为全球最大资产发行方的默认选择。由于许多这类代币化产品将需要某种形式的 KYC 或托管,它们实际上并不属于开放金融(Open Finance)范畴,而是存在于一个光谱之上。
到 2025 年,我们可以将这种愿景称为「加密简化为金融科技」。最近,我们看到稳定币发行方(Tether、Circle、Stripe)选择推出自己的区块链,以便捕获大部分价值并定义用户体验。用于支付的稳定币(更便宜、更快捷)是加密货币最重要的单一应用场景,而且我们看到它正在非常迅速地加速发展。

加密货币的其他方面
在我们详细梳理了最重要、最成熟的资产——ETH 和 BTC 的发展历程后,现在可以不再以单一资产为中心,来看看其他叙事。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那些在一个或两个周期内引起关注的叙事。
这些叙事可能与特定资产相关,但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这些愿景是在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来的,因为一切都不是孤立发生的。然而,它们是可以辨识的趋势,涵盖了更广泛的山寨币生态系统。(以太坊也是山寨币吗?主流币真的存在吗?它们是什么?)
Web3
这是对 2021 年成为流行语的「世界计算机」更为广义的表述。Web3 的愿景暗示着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与 NFT 热潮重叠,并且可以用 Chris Dixon 抽象的 Read, Write, Own 来最好地概括——这三个词分别描述了 Web 的三个时代。
在 2021 年 Web3 叙事的巅峰时期,所有事物都被「所有权」这一理念所渗透——金钱、金融、社交、游戏、内容和文化。随着次年价格下跌,似乎金钱的所有权(以及由此延伸的金融)依然是最基础的属性。
也许 Web3 的描述和叙事过于宽泛,以至于它既代表一切,也什么都不是。许多流行语都是如此。然而到了 2025 年,除了 Polkadot(它本身也变得无关紧要)之外,已经没有人在谈论 Web3 了。
赌场(迷因币)
也许是对 2021 年狂热过后市场结构重塑的反应,习惯于轻松获得数倍收益的加密货币交易者需要找到新的途径,从数量稀少的新入场者身上提取资本。随着私募到二级市场的套利在无穷无尽的 VC 代币供应压力下消失,迷因币开始受到追捧。
曾经的持币者曾经相信某些具体的愿景(例如「世界计算机」),而现在他们只需要「相信某种东西」。这大致等同于除了价格走势之外什么都不相信。为了迎合加密参与者获取世代财富的旧有期望,一种新的叙事应运而生。还有什么比购买没有邪恶风投抛压、附带梗图的代币更好的方式呢?
这导致人们认为加密货币的唯一目的是通过投机性交易迷因币来积累财富。迷因币创作者获得的巨额收入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然而,随着迷因币狂热达到顶峰,美国总统也推出了自己的迷因币,这一举动无意中动摇了这一信念,并为其他叙事打开了大门。
更快且更低成本的区块链
每个人都喜欢精彩的逆袭故事。当大多数投资者在 2023 年初夏寻找下一个周期的 Solana 时,他们并不知道,Solana 本身就是下一个牛市周期的 Solana。从 FTX 崩盘的废墟中,到两年后的历史新高,Solana 如同凤凰涅槃般崛起。
在最黑暗的时刻,即使是最坚定的以太坊支持者也屈服了,纷纷跳上了 Solana 的快车。借助一个快速且低成本的 memecoin 分发器,这条链被誉为商业链,并引领了新用户的获取。迎合用户成为了首要任务。去中心化成了一种不值得追求的美德。按照这种思路,众多通用型 L1 应运而生:Aptos、Sui、Sei、Berachain。未来还会有更多出现。
由于永续合约交易所是加密领域最赚钱的业务,因此出现一个专门为此用例优化的 L1 也就不足为奇了。dYdX、GMX、Drift、Kwenta、Aevo、Perpetual Protocol 都试图在用户体验和执行效率上相互超越,但很少有项目是在自有的定制执行环境中实现的。能取得持久成功的更是寥寥无几。然后,Hyperliquid 出现了。
到目前为止,Hyperliquid 是唯一一家能够提供类似中心化交易所执行能力的平台,这得益于其为永续合约交易这一单一用例专门优化的自研虚拟机和共识机制。但在这个故事中,Hyperliquid 的价格走势远比协议的任何技术细节都更为重要。更快、更便宜的一层网络依然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交易。
去中心化人工智能
加密市场已经变得擅长于观察全球叙事,并在链上创造出可交易的叙事表现形式。2022 年秋季 ChatGPT 发布后,去中心化 AI 的愿景在几个月内便形成了。
最早受益的是计算网络(如 Akash、Render 以及类似的基础设施项目)。已经有大量私人资本被募集,用于去中心化 AI 模型的训练、推理及相关所有环节。这被视为对抗大科技公司掌控下集中式 AGI 的反乌托邦愿景的一种替代方案。
2024 年秋季,GOAT 代币的推出为 AI 愿景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次的应用色彩更为浓厚,因为智能体成为了核心,人们期望它们能够完成一切。X 平台的信息流充斥着调皮的智能体,它们比以往那些冷冰冰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显得更加真实、更加贴近人们。
有一段时间,大家都相信智能体会拥有自己的钱包,购买杂货,能够在链上成功交易并赚钱。尽管去年这种想法还为时过早,但也许未来仍有可能实现。毕竟,除了加密货币之外,AI 似乎是创始人们唯一能够依靠的持久趋势。
预测市场 / 未来治理
2008 年,《纽约时报》将未来治理(futarchy)评为年度流行词之一。到了 2024 年,它已与美国总统大选密不可分。Polymarket 成为了为传统金融市场提供信息的市场,并且比主流新闻媒体提前数小时预测了选举结果。这就像是加密货币走向主流的那些时刻之一(比特币、NFT、稳定币),在那一刻,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它的新颖性。

Polymarket 的准确率统计
有趣的是,在加密领域流行起来的 futarchy 形式完全与交易和投机有关,但在决策执行方面却毫无进展(这与其创始人 Robin Hanson 最初设想的 futarchy 大相径庭)。
也许如果 DAO 从未出现过,futarchy 本可以按照其最初的愿景得以实现。futarchy 主张消除治理者的角色,而 DAO 则恰恰相反。随着 Polymarket 的成功,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在以太坊和 Solana 上尝试将 futarchy 用于治理。

未来
自从激发本文灵感的那些文章发表以来,加密货币的总市值已从 3000 亿美元增长到约 4 万亿美元。距离 Kyle Samani 当时承诺的 100 万亿美元仍有很大差距。然而,如今我们所处的行业和环境已经截然不同。
我们生活在一个奇特的未来,也许并不完全是行业在 2018 年时集体设想的样子,但仍然在当时定义的愿景之内。随着这些愿景逐步变为现实,我们是否可以期待未来至少还有 10 倍的增长?
变革通常在发生时并不明显,只有回头看时才能看清。从浮华的以太坊企业联盟、ICO、DeFi 和 NFT 庞氏骗局,到 FTX 的崛起与衰落,再到贝莱德将世界代币化,这一路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加密行业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失败和涅槃重生的故事。
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加密行业会不会变成现有金融体系的衍生品,被所谓的传统金融吞噬,还是像曾经承诺的那样,加密行业吞噬整个金融体系?到目前为止,加密行业似乎过于依赖政府和传统金融机构的言行,远离了最初的革命。主流采用与泡沫难以区分,这就是那句著名的讽刺吗?这会不会像古老的特洛伊木马故事一样?
我们是否正如佩雷斯视角所见,进入一个关键时刻,加密货币正从「安装阶段」的蛮荒西部,转向更具生产力和价值依赖的「部署阶段」?还是说这只是一个虚假的采纳时刻,最终又陷入新一轮的幻灭?加密货币是一场革命,还是一场改革?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许多叙事是相互交织或相互依存的(以太坊的超声波货币与世界计算机,比特币的非相关资产与数字黄金)。这些大多是灵活的模因,而不是硬编码的愿景。它们不是孤立演变的,而是通过彼此互动以及与更广泛的持有者和用户群体互动而发展,对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并非免疫,而是会做出反应。
我们喜欢引用麦克卢汉的话,指出「只要我们愿意思考正在发生的事情,就绝对没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在很大程度上,我们认为用旧有的固定视角来看待新现象,是一条走向死胡同的路。
加密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生成与交换方式。虽然它常常具有金融属性,但它对世界带来的变革,虽然可能不会立刻显现,却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进行金融和商业活动的方式。我们与比特币和整个加密世界互动得越多,对这些愿景的理解也就越加深刻。
「Fast gets all our attention, slow has all the power.」
叙事是善变的。

币安网
欧易OKX
HTX
Coinbase
大门
Bitget
Bybit
双子星(Gemini)
Upbit
Crypto.com
泰达币
比特币
以太坊
USD Coin
Solana
币安币
First Digital USD
瑞波币
狗狗币
Wal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