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每位员工创造 1 亿美元收入
来源:insights4.vc 翻译:善欧巴,金色财经
Hyperliquid 在过去一年中已成为领先的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在业绩和市场份额方面均超越竞争对手。自我们 2024 年 12 月的评估以来,其关键指标已成倍增长:
-
每日交易量从数十亿美元上升至平均100多亿美元,最高达到300亿美元以上。
-
未平仓合约从几十亿美元攀升至约 150 亿美元。
-
HYPE 市值从推出时的约 40 亿美元完全稀释价值扩大到 2025 年 8 月 28 日的 160 多亿美元流通价值(≈ 480 亿美元 FDV)。
-
基础设施现在可以在一秒内完成交易(中位数≈0.2 秒),同时每秒处理大约 200,000 个订单。
-
回购已经减少了代币总供应量的约 8% 至 9%,支撑了代币价格自推出以来上涨了 15 倍。
-
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的市场份额已跃升至约 75% 至 80%,远远领先于 dYdX、GMX 和其他竞争对手。
Hyperliquid 现已成为链上交易速度和流动性的标杆。新的挑战者,例如基于 Sei 的订单簿去中心化交易所或混合模式,正在涌现,2025 年 11 月的首个主要代币解锁也备受关注,但 Hyperliquid 仍然保持着绝对领先地位。此外,Hyperliquid 的收入效率位居全球第一,团队规模仅为 12 人,人均收入达 1.024 亿美元。相比之下,Tether 的收入效率为 9300 万美元;OnlyFans 的收入效率为 3760 万美元;Nvidia 的收入效率为 360 万美元;Apple 的收入效率为 240 万美元;Meta 的收入效率为 220 万美元。
核心原则
与那些由风险投资驱动、实行锁定分配和利于内部人士的代币经济机制的项目不同,Hyperliquid 将 $HYPE 总供应量的 70% 预留给了社区。没有任何私募轮次会稀释用户权益,从而确保代币分配的广泛性和公平性。通过避开外部资本,Hyperliquid 将激励机制与用户群体相结合,并鼓励有机网络效应。
Hyperliquid Labs 团队是 Hyperliquid 发展的核心贡献者,由联合创始人Jeff和iliensinc领导,他们都是哈佛大学的同学。团队成员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学府,拥有在 Airtable、Citadel、Hudson River Trading 和 Nuro 等领先公司工作的专业经验。
该团队最初于 2020 年专注于自营加密货币做市,但由于对现有平台效率低下(包括糟糕的市场设计、低劣的技术以及笨拙的用户界面)感到不满,于 2022 年转向 DeFi。团队利用其专业知识,旨在通过构建无缝、高效且用户友好的产品,弥合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交易体验之间的差距。
Hyperliquid 的快速崛起始于 2024 年 11 月 29 日的“创世”空投,此次空投分发了 10 亿 HYPE 供应量的 31%,价值约 15 亿美元。该代币开盘价接近 4.8 美元,第一个小时内交易量就达到 1.65 亿美元,到 12 月中旬,该交易所的日清算额已达数十亿美元,存款额接近 10 亿美元。与此同时,与 EVM 兼容、与核心订单簿链共享状态的 HyperEVM 也正式上线,为未来的 DeFi 应用奠定了基础。
2025年初,平台迎来了结构性增长。1月,链上援助基金开始使用交易费回购HYPE代币,验证节点从5个增至16个,亚洲市场营销活动凸显了平台亚秒级的执行速度。HyperEVM于2025年2月18日正式启用,赋予Solidity合约与交易同等的快速最终性。3月,平台新增了验证节点投票机制,总交易量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鲸鱼用户证明了九位数的仓位可以在链上管理。
4月和5月期间,月交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超过了Robinhood的股权流量,同时Builder Codes允许外部前端以一定费用分成的方式利用Hyperliquid的流动性。6月,HIP-3测试网开放了无需许可的市场创建,验证器集达到了计划的21个独立节点。随后,新币种陆续上市,从包装的BTC和ETH到模因币(meme coins)以及SPX永续指数。
7月的走势至关重要:月交易量创下3300亿美元的纪录,未平仓合约超过150亿美元,Hyperliquid在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中的份额超过75%。媒体报道强调,仅11位核心贡献者就创造了约11.7亿美元的年化收入。8月,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预测HYPE将拥有巨大的上涨空间,日交易量达到120亿美元,代币价格创下近50美元的新高。随着BitGo和Phantom增加托管和交易支持,机构信号也随之而来。到2025年8月28日,援助基金已积累了近3000万HYPE,质押参与率达到供应量的43%。目前,团队专注于将HIP-3引入主网,进一步开源,并为计划于11月进行的首次大型团队金库解锁做准备。
架构和性能
Hyperliquid 运行在专门构建的 Layer 1 上,该 Layer 1 将高速订单簿区块链 HyperCore 与嵌入式 EVM 运行时 HyperEVM 融合在一起。HyperCore 采用类似 tendermint 的共识机制,轮流轮换 21 位质押量最高的验证者,处理链上所有交易、资金支付和清算。区块关闭时间约为一秒,交易确认时间约为十分之二秒,匹配引擎已通过每秒超过二十万笔订单的负载测试。用户无需支付 Gas 费用;费用基于交易量,并用于支付验证者奖励和链上回购金库。
由于每个市场的订单簿在内存中跨验证器进行分片,因此吞吐量余量仍然很大,即使在最繁忙的一天(约 30 亿美元交易量),也仅占用一小部分 CPU 容量。使用额外的匹配引擎进行水平扩展是可行的,但目前还不需要。三分之二的验证器签名后即可立即确定,从而提供类似中心化交易所的执行,且不存在链重组的风险。确定性的价格时间优先级和单一全局订单簿最大限度地降低了 MEV;目前尚未发现任何漏洞。
风险管理采用链上和跨保证金模式。每个区块都会根据预言机价格检查仓位,任何愿意承担风险的人都可以进行清算。一个由协议运行的小型清算池负责支持整个清算过程。预言机将内部交易加权价格与 Chainlink 或 Pyth 等外部数据相结合,无需许可的市场部署者必须提交 100 万 HYPE 保证金,如果数据错误,可能会被罚没。
HyperEVM 位于每个 HyperCore 区块内,共享相同的验证器和状态,因此智能合约可以与订单簿通信,避免跨链延迟。Gas 使用 HYPE 支付,区块 Gas 限制较为保守,吞吐量堪比快速侧链,轻松处理典型的 DeFi 工作负载。资产通过 HyBridge 接入网络,该桥经过多次审计后依然保持零漏洞。委托的“会话密钥”使交易者无需固定钱包签名即可下单,从而支持高频策略。
网络弹性非常稳定,从未出现过中断,并且最多可容忍三分之一的验证者故障。自上线以来,验证者数量已从 5 个基础节点扩展到 21 个独立运营者,约 43% 的 HYPE 已被质押。治理仍然以验证者为中心,匹配引擎的代码部分封闭,并承诺在进一步的实战测试完成后全面开源。
HYPE代币经济学
供应和当前浮动
-
硬顶:1B代币,无通货膨胀。
-
发行时空投(2024 年 11 月):31% ≈ 3.1 亿。
-
截至2025年8月28日流通量:3.34亿(33.4%)。空投带来的小幅上涨反映了少量流动性挖矿释放或逾期申领。
-
已锁定:6.66 亿(66.6%),大致分为 3.888 亿未来奖励和 3 亿团队/金库。
解锁时间表
-
团队 / 资金区块(≈ 3 亿)预计将于 2025 年 11 月 29 日经过一年的悬崖期后开始归属,然后在 2-3 年内释放。
-
未来奖励池将根据基金会的判断通过激励计划发放。
质押和交易者效用
与许多 L1 代币不同,HYPE 最初并未为持有者提供质押收益,因为首批验证者是由基金会运营的。2025 年 1 月,随着验证者数量的增加,HYPE 的质押奖励成为一项重要因素:验证者从交易费中赚取一定比例的奖励,并将其与委托人分享。Hyperliquid 将固定比例的协议费用分配给质押者/验证者(具体比例尚未正式公布,但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因为大部分费用都用于回购)。验证者通过向委托人提供高额佣金来竞争。截至 2025 年 8 月,质押收益尚未公开披露,但据推测相对较低(因为 10 亿美元以上的费用主要用于回购,而非派发)。质押的更大动机是治理权和 HYPE 的升值前景。
费用、回购、销毁
-
交易费用主要以 USDC 支付。
-
HIP-1 将以代币形式收取的任何现货市场费用转换为 HYPE 并将其烧毁 - 迄今为止已烧毁约 360 k HYPE。
-
大部分协议费用流向链上援助基金 (AF)。AF 使用 USDC 在市场上购买 HYPE,然后持有。截至 2025 年 8 月 27 日,HYPE 余额为 2980 万,有效降低了流动性浮动至 3.04 亿。
展望与风险
-
锁定的分配量之外不会持续排放,因此循环供应量会缓慢增长,直到 2025 年 11 月解锁。
-
即将到来的团队解锁可能会在 2026 年每月增加约 2500 万个代币。Hyperliquid 的回购速度(每月约 1 亿美元)需要与任何抛售速度相匹配,以避免价格压力。
-
AF 不断增长的资金加上较高的质押率有助于保持市场供应紧张,但确切归属时间表的透明度将提高可见度。
流动性即服务:“流动性的AWS”概念
AWS 通过抽象裸机服务器,使开发人员能够专注于业务逻辑而非基础设施,从而彻底改变了计算方式。Hyperliquid 将类似的逻辑应用于流动性。基于 Hyperliquid 构建的开发人员无需重新构建订单簿逻辑、流动性激励机制或复杂的后端系统。相反,他们可以在协议层面访问现成的流动性池和订单匹配基础设施。
构建器代码是一项关键创新。它使第三方开发者、区域交易所和专用前端能够直接与 Hyperliquid 的订单簿集成。每个构建器都可以定义自己的费用结构和用户界面,而无需对用户资金进行托管控制。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进入门槛,使数千家交易所蓬勃发展——每家交易所都针对特定的用户群体、地域或交易策略进行定制,但都充分利用了 Hyperliquid 的深度流动性。
EVM 兼容性确保借贷协议、稳定币、收益聚合器和保险产品能够与 Hyperliquid 的流动性引擎互操作。这种可组合性创造了一个“金融乐高”环境,自动对冲、跨保证金和收益优化等高级策略将自然而然地涌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会催生出一类新的 DeFi 原语,它们的核心是流动性强的实时市场。
增长与分布
Hyperliquid 的扩张依赖于几个适时的计划:
-
早期积分活动(2023 年 6 月至 11 月):大量基于交易量的积分后来成为 HYPE 空投,吸引了约 50,000 个活跃地址。
-
推荐和费用折扣(自 2024 年 12 月起):新交易者的费用降低 4%,推荐人的接受者费用降低 10%,以激励有影响力的人、Telegram 群组和 Discord 服务器来推动流量。
-
构建代码(2025 年中):将 Hyperliquid 嵌入自定义钱包、分析仪表盘或机器人的团队将获得 20% 至 50% 的手续费分成。Phantom 和其他前端的集成会悄悄地将用户引导至交易所。
除了这些激励措施外,社区主导的交易竞赛、研究报告以及Arthur Hayes等知名人士的推荐也帮助其赢得了量化基金和自营商的青睐。中国、韩国和土耳其等地区的中心化交易所也进一步增强了这一效应,尤其是在这些链上交易所面临的监管压力比离岸中心化交易所更小的地方。
用户群和行为
-
截至 2025 年 8 月,唯一交易地址为 64 万个(约 20 万个真实用户),而一年前为 20 万个。
-
每月活跃交易者估计有数万人,其中鲸鱼占据了大部分交易量;帕累托效应占主导地位。
-
零售兴趣体现在 HyperCore 上超过 40 万的现货 USDC 持有者身上,但许多人只持有马厩或农场收益,而不是进行交易。
交易量的增长速度快于用户数量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现有专业用户的留存率很高,使用率也会更高。目前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将大量被动散户转化为活跃交易者,同时又不削弱平台的专业优势。
Hyperliquid 通过奖励早期风险承担者、将用户获取外包给推荐人和建设者,以及通过专家评论而非华丽的营销手段保持曝光度,迅速实现了扩张。为了开启下一轮增长,它需要更简洁的体验或活动,以吸引其庞大的被动用户进行真实交易。
竞争格局
2025 年的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市场竞争激烈,但 Hyperliquid 在交易量和市场份额方面依然遥遥领先。不过,将其与 DeFi 和 CeFi 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仍然颇具启发意义。
Hyperliquid 在链上指标上领先(交易量约为最接近的链上竞争对手 Drift 的 5 倍,约为 dYdX 的 4 倍)。其流动性(价差/深度)在 DEX 中最佳,这得益于其基于定制链且具备强大的做市商 (MM) 支持。只有币安和 OKX 拥有更高的原始流动性,但 Hyperliquid 正在缩小与顶级资产的差距。在最终确定性方面,Hyperliquid 和 Solana(Drift)是链上速度最快的;其他类似基于 Arbitrum 的 DEX 则略有延迟。
去中心化:GMX 和 Vertex 依赖于 Arbitrum(它拥有核心元素),dYdX 拥有一条独立的区块链(大约有 16 个验证者——与 HL 的早期阶段有些相似)。Hyperliquid 拥有 21 个验证者,与一些中型 POS 区块链相当(例如,Tron 有 27 个 SR)。它的去中心化程度目前还不如以太坊或 Solana,但可能比 Drift(它继承了 Solana 的庞大验证者集合)以外的任何竞争对手都要高。
代币消耗/价值:Hyperliquid 独具特色地拥有直接收入回购机制,这有利于 HYPE。dYdX 的代币仅用于治理,且发行量较高(他们终止了奖励机制,但没有销毁手续费——手续费将进入社区金库,目前不会重新分配)。GMX 拥有强大的代币模型(GMX 质押者获得 ETH 的实际收益),这使得 GMX 在交易量下降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受欢迎。但 GMX 的增长相对于 HL 而言停滞不前,因为 GLP 收益率下降(由于交易者亏损放缓,GLP 年利率现在约为 10%,而之前为 20% 以上)。HL 的 HLP 收益率历史上约为 100%(并未直接分配给 HYPE 持有者,但可以通过持有 HLP 来模拟)。
新进入者(如 GTE):GTE 是 MegaETH 上的一个全新链上交易平台,捆绑了启动平台、自动做市商 (AMM)、中心化限价订单簿和价格聚合器,与 Hyperliquid 的“永续合约优先”模式形成直接竞争。GTE 宣称其性能堪比中心化交易所 (CEX),且完全非托管执行,每秒处理 10 万笔订单,延迟约 1 毫秒,并通过平台扫描将订单路由至最优价格。2025 年 6 月,GTE 完成了 15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由 Paradigm 领投,并获得了顶级做市商和基金的支持,目前已在测试网上线。从战略上讲,GTE 的竞争优势在于拥有从上线到现货再到杠杆的完整代币生命周期,而 Hyperliquid 则专注于高性能永续合约,并拥有成熟的流动性护城河。
集中式与分散式:需要重点强调的几个比较:
交易量:Hyperliquid 的日交易量约为 100 亿美元(8 月平均值),而币安约为 800 亿美元。HL 约占币安期货交易量的 12%。考虑到币安多年的领先优势和更广泛的资产供应,这一数字非常可观。HL 的趋势是上升的,因此其份额可能会继续增长。如果加密货币市场进入强劲牛市,币安的日交易量可能会达到 2000 亿美元,而 HL 的日交易量可能会经常达到 300 亿美元(正如 Coindesk 所说,有时“可以与最大的中心化交易所相媲美”)。
用户:Hyperliquid 的用户数量(几十万)与币安约 1.5 亿的注册用户相比相形见绌。但 DeFi 有时候更看重交易量的质量而非用户数量——Hyperliquid 上的少数量化公司就能产生相当于币安数百万散户的交易量。但对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来说,扩大用户群仍然是关键(尤其是在去中心化方面——成千上万的小型交易者意味着更低的交易量集中风险)。
功能集:许多 CEX 功能(止损、止盈、高级订单类型)已在 Hyperliquid 中实现。它还提供一键交易。相比之下,dYdX 和其他平台的订单类型一直以来都比较有限(dYdX v4 版本对其进行了改进,但 HL 从第一天起就领先于其他平台,例如提供括号订单)。GMX 仍然缺乏高级订单(除了作为单独触发条件的基本止损)。这种与 CEX 相同的复杂功能是量化交易者乐于迁移到 HL 的另一个原因。
竞争护城河和风险:
Hyperliquid 的护城河:流动性 + 性能 + 如今在 DeFi 领域的品牌认知度。此外,作为自有链,如果竞争对手想要复制它,他们要么需要启动一条类似的链(由于 HL 已经建立,现在很难引导流动性),要么尝试在 L2 上进行复制(但性能会受到影响)。
然而,来自 CeFi 的竞争:币安并未停滞不前。它已经推出了一些类似 DeFi 的项目,但在实际操作方面并未取得显著进展。如果币安感到威胁,它可能会上线 HYPE 代币,并通过提供交叉上币服务来吸纳 HL 的流动性(这只是猜测)。或者更有可能的是,币安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费用或开展促销活动,以留住平台上的交易者。
来自其他 DeFi 原生态的竞争:另一个竞争类别是协议控制的永续合约(例如,Perennial 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设计,它使用长寿命池而非订单簿,旨在降低滑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 DeFi 原生态在交易量上能够挑战 HL。但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想法,例如“RFQ 式永续合约”或“通过 L3 进行纯链上高频交易”。
dYdX vs Hyperliquid:dYdX 在概念上最接近(定制链订单簿永续合约)。但在交易量和技术方面,dYdX 略逊一筹(dYdX 链基于 Cosmos 系统,区块生成时间为 2 秒,最终确定性较慢,而且其代币经济学(对质押者进行高通胀)被认为较弱)。然而,dYdX 拥有强大的品牌和监管信誉(他们从第一天起就对美国进行了地理围栏,这可能会使其在合规性方面获得更高的回报)。如果 dYdX 能够重振旗鼓(例如调整代币价值累积机制,或添加现货交易等功能,或在多家供应商平台上运营),它或许能够重新夺回市场份额。但就目前而言,dYdX 的市场份额已从 2024 年初的约 60% 暴跌至不到 20%,而 Hyperliquid 则占据了 75% 以上的份额——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中心化金融 (CeFi) 打击/监管套利:如果中心化交易所 (CEX) 受到监管限制(例如要求 KYC 或杠杆限制),交易者可能会更多地转向像 HL 这样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寻求自由。由于美国和欧盟的衍生品限制,这种情况已经部分发生。这种宏观顺风有利于 HL。相反,如果监管机构专门针对 DeFi 违规者,那么作为最大的违规者,HL 将成为首要目标(参见下一节)。
总而言之,Hyperliquid 目前在所有关键指标上都超越了其 DeFi 竞争对手,并正在蚕食中心化老牌企业。列出的竞争对手(dYdX、GMX 等)各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 GMX 的社区和代币收益率,以及 dYdX 的现有用户群),但没有一家能与 Hyperliquid 的速度、流动性和积极的代币回购相结合。除非出现新的范式(例如,如果可行的话,在以太坊 Layer-2 上实现真正的链上订单簿),否则竞争格局很可能最终使 Hyperliquid 成为领导者,dYdX 和其他一些平台将处于遥远的第二梯队。Hyperliquid 的任务是保持这一领先地位——这意味着持续进行技术优化,让做市商满意,并安全地应对监管,以便用户有信心继续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