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币情报道:
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周一发布紧急警报,重点关注利用加密货币亭(如比特币ATM机)进行的欺诈行为。报告显示,到2024年,受害者的损失预计将跃升31%,达到近2.47亿美元。
FinCEN的最新通报显示,涉及“可兑换虚拟货币亭”的投诉数量去年猛增99%。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网络犯罪投诉中心”接到了超过10,956起相关事件的报告。
FinCEN警告金融机构加强对这些现金兑换加密货币机器周围可疑活动的监控。目前,全美比特币ATM机的数量已从2019年的约4,100台激增至如今的37,000多台。
FinCEN主任Andrea Gacki在公告中表示:“犯罪分子不断试图从受害者那里窃取钱财,并学会了利用CVC自助服务终端等创新技术。”
该通知揭露了自助服务终端运营商普遍存在的监管失误,许多运营商未能按要求注册为“货币服务企业”(MSB),或实施基本的“反洗钱”控制措施。
联邦当局指出,不合规的运营商通常宣传匿名交易、收取高达25%的高额费用,并允许客户在无需身份验证的情况下进行多次交易。
老年人成为主要受害者
FinCEN发现,老年受害者首当其冲,60岁以上的成年人占所有加密货币亭欺诈损失的三分之二以上,尽管他们是使用加密货币服务最少的人群之一。
诈骗者经常以退休账户为目标,诱骗受害者提取养老金并将其兑换为加密货币。区块链交易的不可逆性使得资金一旦转移便难以追回。
技术支持诈骗者是造成近一半自助服务终端欺诈行为的元凶,他们通常通过虚假弹出窗口或电话联系受害者,并指导他们在附近的比特币ATM机上完成付款。
美国缉毒局(DEA)报告称,“哈利斯科新一代”等犯罪集团正在利用加密货币亭进行跨境洗钱。芝加哥拥有约1,167台机器,成为吸引其他州用户的主要热点。
FinCEN还向金融机构提供了具体的警告信号,包括大额现金提取、没有加密货币历史记录的老年客户进行大额交易,以及通过区块链证据将资金与犯罪钱包关联。
报告指出,犯罪分子通常会通过这些自助服务终端收到加密货币后,将其转换为稳定币,并使用复杂的“链跳跃”技术掩盖交易轨迹。
HashKey Group高级分析师Jade Shi表示:“自助服务终端运营商普遍存在不合规问题,包括未能注册为MSB并实施强有力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控制措施,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解密.
石正丽认为,加密ATM机“设计初衷是好的”,但他呼吁加强监管以“遏制”犯罪活动。
全球范围内对加密货币ATM机的打击加剧
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正在加强对加密货币亭的控制。
新西兰宣布计划全面禁止加密货币ATM,而澳大利亚金融监管机构规定单笔交易额不得超过5,000美元,并吊销了不合规运营商的执照。
华盛顿州斯波坎成为美国第一个完全禁止使用这种机器的城市,这一举措依据FBI数据,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与自助服务终端相关的欺诈损失达5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