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稳定币与“天才法案”:重塑全球金融秩序及国家主权未来

5 小时前 21 技术

作者:rick awsb;来源:X@rickawsb

美国正在通过一种高明的非对称战略,利用其对手的弱点,逐步构建起新的全球金融护城河。

一、历史的幽灵:东印度公司的数字回归

历史虽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以某种形式押韵。当川普签署“天才法案”(GENIUS Act)时,这一幕令人联想到17、18世纪的荷兰与英国东印度公司——那些曾凭借国家授权掌控全球化命脉的商业巨兽。

这部法案表面上只是金融监管的技术调整,实则为新时代的“数字东印度公司”颁发了特许状,标志着一场重塑全球权力格局的变革正式拉开帷幕。

1a. 新权力的特许状

回溯四百年前,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和英国东印度公司(EIC)并非普通的贸易商行,而是集商人、士兵、外交官和殖民者于一体的混合体。它们被赋予了招募军队、发行货币、签订条约甚至发动战争的特权。这些公司定义了那个时代的全球化命脉——海洋贸易航线。

今天,“天才法案”以立法形式为稳定币发行商授予合法性,筛选出一个受美国政府认可的“合法”寡头集团。这些公司如Circle(USDC发行商)、未来的Tether,以及Apple、Google、Meta等互联网巨头,将成为美国金融战略版图中的“特许公司”,掌控新时代的全球贸易航线——无国界的数字金融轨道。

1b. 从贸易航路到金融轨道

东印度公司通过控制物理贸易路线行使权力,而新时代的“数字东印度公司”则通过控制全球价值流动的金融轨道来实现统治。当由美国财政部或特定机构监管的美元稳定币成为跨境支付、去中心化金融(DeFi)借贷、真实世界资产(RWA)交易的默认结算单位时,其发行商将掌握新金融体系规则的制定权。

这种权力比控制物理航线更深层、更无形。它不仅能决定谁能接入系统,还能冻结任何地址的资产,并设定交易合规标准。

1c. 与国家之间模糊的共生与对抗

东印度公司的历史是一部与母国关系不断演变的史诗。起初,它们是推行重商主义的代理人,但逐利本性使它们迅速膨胀为独立的权力中心。为了利润,它们发动战争、从事不道德贸易,最终因管理不善向国家求援,导致政府逐步剥夺其权力。

这段历史预演了稳定币发行商与美国政府未来可能的动态关系。目前,这些公司被视为推行美元霸权的战略资产,但一旦成长为“大到不能倒”的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其商业利益可能与美国外交政策产生冲突。

届时,基于利益博弈的稳定币法案或将再升级。

二、全球货币海啸:美元化、大通缩与非美元央行的终结

“天才法案”不仅催生了一个新的权力实体,还将引发一场席卷全球的货币海啸。这场海啸的能量源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那次“解放”为美元稳定币的全球征服铺平了道路。

对于那些主权信用脆弱的国家而言,民众将不再选择本国货币或传统美元,而是转向触手可及、毫无摩擦的数字美元。这将引发一波前所未有的超级美元化浪潮,彻底终结许多国家的货币主权,并带来毁灭性的通缩冲击。

2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幽灵

要理解稳定币的威力,必须回到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那一刻。该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结构。然而,内含的“特里芬难题”最终导致体系崩溃。

美元与黄金脱钩后,成为一种纯粹的信用货币,美联储可以更自由地发行货币,满足全球对美元流动性的需求。稳定币正是这个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极技术形态,它将美元的流动性供给能力提升到了全新维度。

2b. 超级美元化(Hyper-dollarization)的降临

在阿根廷、土耳其等长期遭受高通胀和政治动荡困扰的国家,民众自发将本币兑换成美元的现象被称为“美元化”。然而,传统美元化存在诸多障碍,而稳定币彻底拆除了这些藩篱。

如今,在越南、中东、香港、日本、韩国等地,U店正快速取代传统找换店;迪拜售楼处开始接受比特币付款;义乌小店已能用USDT购买商品。这些无孔不入的支付渗透,将把美元稳定币化从渐进过程变为瞬时完成的海啸。

2c. 大通缩与国家权力的蒸发

当一个经济体被超级美元化浪潮席卷后,其主权国家将失去两项核心权力:一是通过印钞弥补财政赤字的权力,二是通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调控经济的权力。

其后果是灾难性的。随着本币被大规模抛弃,汇率将螺旋式下跌,陷入恶性通胀;而在以美元计价的经济活动层面,则会出现剧烈的大通缩。政府的税基随之蒸发,国家财政将陷入崩溃。

2d. 白宫 vs. 美联储:美国内部的权力博弈

这场货币革命不仅打击美国的对手,还将在美国内部引发危机。美联储作为独立中央银行,掌握着货币政策,而一个由财政部或白宫下设新机构监管的私人数字美元体系,将创造出平行的货币轨道。

行政部门可通过影响对稳定币发行商的监管规则,间接甚至直接干预货币供应和流向,从而绕开美联储。这可能成为行政分支为实现其政治目标的强大工具,但也可能引发关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信任危机。

三、21世纪的金融战场:美国对抗中国的“自由金融体系”

如果说稳定币法案对内是一场权力重构,那么对外,它是美国在与中国大国博弈棋局上落下的一枚重要棋子:通过立法扶持一个私有的、基于公共区块链的、以美元为核心的“自由金融体系”。

3a. 新时代的金融铁幕

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目的是在冷战背景下构建一个排除苏联及其盟友的西方经济集团。如今,“天才法案”所要构建的,正是数字时代的新版“布雷顿森林体系”。

3b. 开放围剿封闭:许可制 vs. 无需许可

中美在数字货币上的战略路径呈现根本差异。中国的数字人民币(e-CNY)是一个典型的“许可制”系统,运行在由央行控制的私有账本上,具有高效的中心化管理和强大的社会治理能力,但其封闭性难以获得全球用户的真正信任。

相比之下,美国支持的稳定币建立在无需许可的公共区块链之上,这意味着任何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在这个网络上进行创新。这是一种高明的非对称战略,吸引全球创新者和寻求金融自由的用户进入以美元为中心的开放生态。

3c. 绕开SWIFT:釜底抽薪的降维打击

近年来,中俄等国试图建立绕开美国控制的金融基础设施,例如替代SWIFT的跨境支付系统。然而,稳定币的出现让这一策略显得笨拙而过时。

基于公共区块链的稳定币交易不需要经过SWIFT或传统银行中介,价值转移通过全球分布的节点网络以密码学方式完成。这是一个全新的、与旧体系平行的轨道。

3d. 赢得网络效应之战

数字时代的核心战争是网络效应的战争。通过“天才法案”,美国将美元——全球最强健的货币网络——与加密世界——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金融网络——融合起来,产生的网络效应将是指数级的。

全球开发者会优先为拥有最大流动性和最广泛用户基础的美元稳定币开发应用,全球用户也会涌入这个生态。相比之下,e-CNY可能在特定范围内推广,但其封闭特性使其难以在全球范围内与开放的美元生态系统抗衡。

四、万物的“非国家化”:RWA与DeFi如何瓦解国家控制

稳定币本身并非革命的终点,它更像是一匹攻入城的特洛伊木马。一旦全球用户习惯通过它持有和转移价值,一场更宏大、更深刻的革命便会随之而来。

这场革命的核心,是将一切有价值的资产转化为可以在全球公共账本上自由流动的数字代币。这个过程即“真实世界资产上链”(RWA),将从根本上切断资产与特定国家司法管辖权的联系,实现资产的“非国家化”。

4a. 稳定币:通往新世界的“特洛伊木马”

稳定币是连接传统法定货币世界与加密资产世界的门户,是加密世界的“入口匝道”。一个普通用户最初可能只是为了享受低成本和高效率,但一旦习惯了链上交易模式,他们与去中心化资产之间的距离就只剩下一次点击。

4b. RWA革命:资产挣脱国界的枷锁

RWA的核心,是将存在于物理世界或传统金融系统中的资产,通过法律和技术流程,转化为区块链上的代币。

整个过程完全在链上完成,绕开了传统银行系统。这不仅仅是一条更优越的支付轨道,它是一个平行的、几乎无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划定的政治与法律边界的金融平行宇宙。

4c. 传统金融体系的末日

这个由稳定币驱动、以RWA为基础的新金融生态,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一次全面冲击。传统金融的核心功能是信息和信任的中介,而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任机制——“代码即法律”。

  • 银行的存贷业务,可以被去中心化的借贷协议所取代。

  • 交易所的撮合交易,可以被自动做市商(AMM)算法所取代。

  • 支付公司的跨境结算,可以被稳定币的秒级全球转账所取代。

  • 华尔街的资产证券化,可以被更透明、更高效的RWA代币化所取代。

五、主权个体的崛起与国家的黄昏

当资本可以无国界流动,当资产可以脱离司法管辖,当权力从民族国家向私人巨头和网络社群转移,我们便抵达了这场变革的终点——一个由“主权个人”主导的新时代。

5a. 《主权个人》的预言成真

1997年,《主权个人》一书预言,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从根本上改变暴力和权力的逻辑。稳定币、DeFi和RWA的出现,正是书中“网络货币”和“网络经济”的现实版本。

5b.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终结

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以来,主权国家一直是世界政治的基本单位。然而,当最富创造力和生产力的个体经济活动和财富积累发生在“域外”时,领土的边界将失去意义。

5c. 最后的边疆:隐私与国家税收的终局之战

随着零知识证明等隐私技术的成熟,未来的金融交易将可能实现完全匿名和不可追踪。当全球化的金融系统与强大的隐私技术结合时,将构成对国家税收能力的最终挑战。

这场革命的影响之深远,确实不亚于法国大革命。我们正站在一个旧世界解体、新秩序浮现的黎明。

币币情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交易平台最新公告查看更多>
成交额排行榜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成交额
1 币安网币安网 ¥5,501.71亿
2 欧易OKX欧易OKX ¥2,053.60亿
3 HTXHTX ¥363.04亿
4 CoinbaseCoinbase ¥100.94亿
5 芝麻开门芝麻开门 ¥1,473.64亿
6 BitgetBitget ¥1,895.54亿
7 BybitBybit ¥1,675.74亿
8 双子星(Gemini)双子星(Gemini) ¥7.41亿
9 UpbitUpbit ¥182.38亿
10 Crypto.comCrypto.com ¥223.9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