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如何在质疑声中逆势崛起?HYPE突破30美元背后的深层原因
原文作者:Bright,Foresight News
尽管上半年一度陷入信任危机(FUD),但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再次证明了自己的韧性。
5月22日,在比特币(BTC)突破11万美元大关的背景下,Hyperliquid 的原生代币 HYPE 突破 30 USDT,24小时涨幅达 14.79%,总完全稀释估值(FDV)站稳 290 亿美元,跃升至加密货币市值排名第 14 位。与此同时,某巨鲸自 5 月 8 日起以 5 倍杠杆在 20.4 美元附近做空价值 5714 万美元的 HYPE,目前浮亏高达 1880 万美元。为避免清算,该地址已三次追加保证金,最近一次更是在两小时前紧急注入 204 万美元 USDC。
Hyperliquid 官方公告显示,平台多项数据创下历史新高,包括未平仓合约总额(OI)达到 89 亿美元、24 小时交易手续费达 540 万美元、以及 USDC 总锁仓量(TVL)攀升至 32 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两个月前,Hyperliquid 还深陷金库险些爆仓和“去中心化”质疑的双重危机。Bitmart 创始人 Arthur Hayes 当时在社交媒体 X 上公开批评 Hyperliquid,称“HYPE 将回到起点”,并呼吁公众停止将其视为真正的去中心化项目。
链上永续合约需求持续增长
尽管经历了 JELLY 轧空事件,Hyperliquid 却吸引了更多巨鲸用户。据 The Block 数据显示,在轧空事件发生前,Hyperliquid 已连续两个月占据币安合约交易量约 9% 的市场份额。
Dune 数据进一步表明,Hyperliquid 的交易量与用户数正在迅速增长。难道巨鲸们已经忘记了此前的轧空事件吗?
Hyperliquid 并未追求绝对的去中心化理念,而是优先考虑资本效率与协议安全。正如佐爷在其文章《Hyperliquid:9% 的币安,78% 的中心化》中所言——Hyperliquid 的创新并非架构上的革新,而是通过“适度中心化”的方式,借鉴 GMX 的 LP 代币化模式,并结合上币和空投策略,持续激励市场博弈,成功抢占了传统中心化交易所(CEX)牢牢把持的衍生品市场。这种做法并非为 Hyperliquid 辩护,而是反映了 Perp DEX 的现实:若一味追求绝对的去中心化治理,则难以应对黑天鹅事件;而高效应对则需要“执剑人”。
因此,巨鲸们选择了以智能合约为主、质押节点投票为辅的“执剑人”Hyperliquid,而非成熟的 CEX。以下三点因素是 Hyperliquid 成功走出阴霾的关键:
一、匿名需求。巨鲸和大户对个人隐私保护极为重视,同时也不希望受到中心化交易所可能存在的提现或转账限制。
二、流动性优势。只有少数头部中心化交易所能够媲美 Hyperliquid 的流动性,这对于巨鲸操作尤为重要。
三、公开持仓。例如,James 等意见领袖(KOL)可以通过 Hyperliquid 的链上公开大额仓位与盈利表现提升自身影响力,再利用影响力吸引散户投资者跟单,从而影响市场走向。而在传统 CEX 中,KOL 还需通过 API 展示持仓。
本轮上涨期间,Hyperliquid 的巨鲸用户表现十分活跃。从“50 倍内幕哥”极限操作,到 Meme 传奇人物 James Wynn 大举开多,后者更是通过近 10 亿美元的多头仓位在 BTC 创新高的涨势中狂赚超 4000 万美元。
此外,为了破解稳定币孳息与外流问题,Hyperliquid 推出了原生稳定币 HUSD。HUSD 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将计价资产(稳定币)及其产生的现金流统一纳入交易平台体系内,最终实现“公共产品”性质的稳定币,将原本静态的储备利息转化为 Hyperliquid 生态系统的主动式、复利式增长。
回顾:JELLY 轧空事件
时间倒回至 3 月 26 日晚间,Meme 币 JELLY 遭遇空头挤压,一小时内涨幅一度达 429%。Hyperliquid Vault 接管了一个地址自行清算后的 JELLY 空头仓位,一度浮亏超 1050 万美元。当时,如果 JELLY 达到 0.15374 美元,Hyperliquid Vault 将损失全部 2.3 亿美元资金;而随着 Vault 资金的流出,JELLY 的清算价格将进一步下降。
随后,OKX 和 Binance 相继宣布上线 JELLY 永续合约,而 Hyperliquid 在两大交易所上线期货后迅速下架 JELLY。外界普遍认为 Hyperliquid 是止损认输,但事态却迎来反转。据 Hyperliquid 官网历史数据显示,Vault 接管的 JELLY 空单在 23 点 15 分以 0.0095 美元平仓,不仅未出现预料中的千万美元损失,反而获利 70.3 万美元。Hyperliquid 发文表示,在发现可疑市场活动后,验证者集合召开会议并投票决定下架 JELLY 永续合约。除被标记地址外,所有用户都将获得全额补偿。
Parsec 数据显示,在 Jelly 清算事件发生的数小时内,Hyperliquid 平台的 USDC 净流出高达 1.4 亿美元。此前在 3 月 12 日 ETH 巨鲸多头爆仓事件前后四天内,USDC 净流出总额接近 3 亿美元。2 月 26 日至 3 月 26 日,Hyperliquid 的 USDC 余额也从约 25 亿美元下降至 20.7 亿美元。
针对此次事件,以诸多 CEX CEO 为首的人士对 Hyperliquid 提出质疑,认为其运作方式更像是一个没有 KYC/AML 的离岸 CEX,甚至可能成为 FTX 2.0。然而,也有声音指出,这场针对 Hyperliquid 的围攻背后,头部交易所可能是最可疑的始作俑者。用户 off_thetarget 更是在 X 上爆料称,早在 3 月 24 日就有人联系他推进 JELLY 上线币安,但不到两天币安便突然决定上线 JELLY 合约,其中显然存在隐情。
此外,这并非 Hyperliquid 第一次遭遇类似问题。3 月 13 日,一位使用 50 倍杠杆的巨鲸开设了价值约 3 亿美元的 ETH 多单,最高浮盈达 800 万美元。但该用户随后提取大部分本金与利润,导致清算价格被推高,最终仓位被清算,净赚约 180 万 USDC,而平台保险基金(HLP Vault)却因此承担了约 400 万美元的损失。
对此,Hyperliquid 宣布调整杠杆限制以优化清算管理,增强大规模清算时的市场缓冲能力。BTC 最高杠杆将调整为 40 倍,ETH 最高杠杆将调整为 25 倍。
结合 Hyperliquid 的规模与 HYPE 的币价表现来看,作为 2024 年 TGE 的项目,其 Perp DEX 的作用无疑是链上的刚需。在币圈,千夫所指并不可怕,无可替代才是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