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Fi的未来之路:困局突破与创新方向
作者:Kevin 来源:X,@kevinliub
BTCFi“已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BTCFi的时代甚至还未真正开始。
近期,在各类会议和社交媒体上,“BTCFi已死”的声音甚嚣尘上,尤其是以Babylon为代表的一批BTCFi协议在Token发行表现不佳后,这种情绪愈加高涨。
虽然Babylon开创了一种新的叙事路径,但其结构性问题也暴露无遗。其核心理念是将比特币作为底层资产,输出“数字黄金”的安全性作为公共产品。然而,除了技术可行性外,市场的真实需求在哪里?大型区块链通常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因会削弱其原生Token的价值),而小型链即便选择,市场规模有限,难以支撑高估值。此外,基于Babylon发行的LST虽具备流动性优势,但实际捕捉的价值有限,收益依赖平台自身或第三方Token激励,缺乏真实的BTC收益支撑。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BTCFi赛道无法突围。深入分析后,我们应聚焦两大根本性问题:
1. BTC原生安全性的实现路径是什么?
2. 从经济视角出发,如何建立原生BTC收益的来源及可持续性?
比特币的“OP时刻”
正如以太坊L2在Optimistic Rollup模型跑通后迎来爆发,比特币也需要自己的“OP时刻”。由于比特币脚本语言的限制以及用户对原生安全性的极高要求,实现“真正原生”的L2安全性是BTCFi能否成立的第一根支柱。
目前市场上有两大技术路线可行:OP_CAT与BitVM2。
OP_CAT尽管技术合理,但需修改BTC主网脚本指令集,触及比特币原教旨主义底线,推进难度极高。此外,随着比特币被公众、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乃至大国政府广泛接受,改变其底层逻辑可能导致稳定性和信任度的严重下降。
相比之下,BitVM2无需修改比特币协议,结合OCP(Optimistic Challenge Process)模型,逻辑简洁且效能稳定。在解决经济模型的前提下,具备广泛落地基础。
小剧透:BitVM2技术的突破比预期来得更快,敬请期待我们的发布。我们相信,这就是比特币的“OP时刻”。
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 (It's the economy, stupid)
但安全性不是全部,BTCFi真正的挑战还是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的本质在于供需匹配:BTC能提供什么价值?这些价值能满足哪些现实需求?这个过程就是产生收益的过程。同时,必须关注收益获取成本,确保其具备持续性而非一次性激励。
供给端来看,比特币的核心价值主要包括:
1. 去中心化与强共识带来的安全性;
2. 作为主流加密资产的流动性价值。
需求端来看,BTC持有者普遍希望资产“躺赚”,无论资产体量大小,大家都希望BTC能创造更多收益。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需要基于比特币原生的安全性,同时利用流动性带来的资金规模、效率和套利机会。
因此,建立在原生BTC安全性基础上的L2,是BTCFi可持续发展的起点。结合ZK Rollup桥,BTC可以安全高效地引入二层进行经济活动。二层交易量带来的收益(如Gas费用)应部分返还给BTC持有者,作为提供流动性与安全性的回报。
如果二层的Gas费以BTC计价,这就构成了极其纯粹的“原生BTC收益”模型。在此之前,BTC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收益场景,除了CeFi中的资金费率。
Babylon的模式本质是收割第三方Token,并不原生,也不可持续。
要进一步实现持续收益,还需有效控制L2的运营成本。
ZK Rollup解决方案中,Sequencer、Prover、Challenger、Operator、Committee等角色各自承担不同职责,收益结构也不同。如何在保证激励机制的同时控制总体成本,将决定L2是否具备可持续运营能力。
GOAT Network将很快发布新的《经济褐皮书》,详细阐述我们的解法,敬请期待。
写在最后
尽管市场仍处震荡期,但真正有价值的产品终将脱颖而出。我们坚信,BTC L2与BTCFi的时代即将来临。
基于BTC原生安全性的架构之上,预计将出现更多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精细化BTCFi产品,满足广大BTC持有者对收益的不同需求。
很高兴能与大家并肩前行,引领BTC L2和BTCFi的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