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为何Bittensor被质疑为骗局,TAO是否将归零?
来源:推特@0xLogicrw
近日,围绕Bittensor的争议愈演愈烈。尽管官方长期宣称这是一个“公平挖矿”的项目,但其底层机制和治理结构却引发了广泛质疑。
Bittensor的核心——Subtensor链,并非典型的PoW或PoS公链,而是由Opentensor Foundation(Bittensor的基金会)掌控的单机链,运作机制高度不透明。更令人担忧的是,所谓的“三巨头+参议院”二元治理结构中,“三巨头”为基金会员工,“参议院”则由排名前12的验证节点组成,几乎全为内部人员或利益相关方。
此外,自2021年1月3日“Kusanagi”发布以来,Bittensor网络已挖出538万枚TAO代币。然而,从2021年至2023年子网上线期间,这些代币的具体分配规则和流向却未公开,合理推测这些代币可能被内部成员和利益集团瓜分。
据统计,若以目前发行量861万计算,至少62.5%的TAO掌握在内部成员和利益集团手中。加上Opentensor Foundation及投资VC运营的验证节点业务,实际比例可能更高。
类似OM的崩盘事件,许多市值虚高的项目往往因流通性差而维持了虚假繁荣。Bittensor便是典型代表。尽管其当前市值高达20亿美元,但实际流通量极低。
下图展示了TAO的历史质押情况,看似质押率逐渐升高,实则是因剧烈通胀所致。事实上,TAO的质押率从未低于70%,最高接近90%。这意味着至少14亿美元的TAO未参与流通,实际市值仅为6亿美元,而FDV高达50亿美元。
此外,dTAO升级被质疑为OG们提供退出流动性机会,吸引散户接盘利益集团手中的TAO。这一操作的背后逻辑在于通过引入新的庞氏模型来维持生态运转。
首先是“拆分盘”:通过让子网发行代币,TAO成为所有子网代币的基础货币。然而,由于交易池深度不足,子网代币常现惊人涨幅,掩盖了根网络验证节点抛售TAO的事实。
其次是“互助盘”。但由于Bittensor基建薄弱,不同子网间无法实现代币交换,导致流动性进一步稀释。
数据表明,自dTAO上线以来:
➤ Bittensor协议向子网池注入45万枚TAO
➤ 其中15万枚通过“自动卖出”机制流向根网络验证节点
➤ 根网络质押量减少了15万枚(586万→571万)
这意味着30万枚TAO(约合7000万美元)已成功出逃,可能在CEX中被清算。
dTAO升级后,子网项目方、矿工和验证节点的利益不再一致,经济模型崩溃已成为Bittensor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dTAO模型中,子网Alpha代币仅作为质押TAO的“权证”,缺乏流通性,导致子网项目方难以设计有效的Tokenomics。这使得子网项目方不得不依赖外部收入回购代币,甚至陷入“卖出即矛盾”的困境。
综上所述,Bittensor的现状表明,其发展基本盘正受到严重威胁。一旦失去子网项目支持,Bittensor或将失去最后的遮羞布。
- 1加密市场乱象:CLS Global操纵案与做市商掠夺性行为的监管启示
- 2川怼怼 到底能不能开除鲍老板?
- 34 Alpha宏观周报:软硬撕裂、关税反复:衰退前夜?市场困局何在?
- 4Web3 “过气”的超级明星协议 如今都怎么样了?
- 5特朗普猛烈抨击鲍威尔引发市场震荡:美元下挫,比特币突破8.7万美元
- 624H热门币种与要闻 | 币安Alpha上线评估TGE及空投参与资格的积分系统;币安拟为加密资产管理者提供与传统金融交易类似的“基金账户”(4月25日)
- 7黄金疯涨后,白银会是下一个投资焦点吗?
- 8空投周报 | 币安即将空投EPT代币,Walrus计划向SUI生态游戏掌机持有者发放空投(4.14-4.20)
- 9AI Agent周报 | auto.fun平台上线,原生代币为ai16z;Virtuals推出新Launchpad平台Genesis(4.1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