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或将迎来「降预期」的新周期
作者:Haotian
当前,市场正逐步迈入一个「降预期」的大周期。在这一周期中,从项目方到投资者,再到持币者和市场叙事等多个层面,都将经历深刻的调整与转变。
1)项目方预期下降:曾经估值上亿、融资上千万的豪华创业团队,如今需要重新调整心态,回归“小米加步枪”的务实状态。对于许多项目方而言,能否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苟活”下去,已成为首要目标。即使只有10万美元的融资,也可能被视为一种难得的机会。
2)VC投资人策略调整:过去依赖大VC跟投、追求高估值的模式已不再奏效。能够存活下来的VC机构将更加注重寻找小而美的创新技术团队,或是具备快速回报潜力的项目。投资规模缩小、标的数量增加、退出速度加快,或将成为主流趋势。至于“攒局”式的投资策略,则需要更高的门槛才能实现。
3)持币者心态转变:以往持币者倾向于通过“技术叙事+长期主义”来追求高倍数收益(如10-100倍),但未来的市场环境将更加残酷。散户不得不提升自身的交易技能,在掌握基本投研能力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交易频率,并放弃对百倍千倍收益的幻想。即便是3-5倍的收益,也已是难度极高的挑战(纯PVP彩票逻辑除外)。这一届持币者的处境,已然成为市场的深刻教训。
4)空投参与者行为收敛:当所有人都集中精力追逐空投奖励时,潜在的收益空间反而被压缩。尤其是在工作室工业化流水线操作成熟的背景下,动辄投入上万个地址的行为将逐渐成为历史。“悄悄撸毛”或将成为常态,参与者更倾向于零成本操作,避免重注投入,优先选择独享机会而非与他人分食。
5)市场叙事预期弱化:过去,Crypto市场热衷于追逐“叙事共振”效应,从DeFi、NFT、GameFi,到Restaking、BTCFi、链抽象、AI Agent等,每一轮叙事都试图重现DeFi Summer的辉煌。然而,事实表明,单一技术叙事已难以支撑巨大的市场泡沫。未来,多点开花的微型叙事可能成为主流。
6)链基础设施构建理性化:长期以来,Crypto市场依靠不断堆叠基础设施叙事来扩大预期,从高性能Layer 1到Rollup Layer 2,再到各种差异化技术路线的链架构模式。然而,纯技术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市场将转向“注意力为王”。缺乏社区粘性和资金持续沉淀流通的技术基建,将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
7)CEX财富效应减弱: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心化交易所(CEX)凭借其掌控的绝大多数流动性,成为舆论和话题的核心。所谓的“CEX上币效应”和“DEX PVP自由市场”构成了市场关注的两极。然而,过度依赖CEX制造财富效应的结果是,上币效应越来越弱。归根结底,财富效应应由项目的长期建设周期和参与成本决定。
- 1加密市场乱象:CLS Global操纵案与做市商掠夺性行为的监管启示
- 2川怼怼 到底能不能开除鲍老板?
- 34 Alpha宏观周报:软硬撕裂、关税反复:衰退前夜?市场困局何在?
- 4Web3 “过气”的超级明星协议 如今都怎么样了?
- 5特朗普猛烈抨击鲍威尔引发市场震荡:美元下挫,比特币突破8.7万美元
- 624H热门币种与要闻 | 币安Alpha上线评估TGE及空投参与资格的积分系统;币安拟为加密资产管理者提供与传统金融交易类似的“基金账户”(4月25日)
- 7黄金疯涨后,白银会是下一个投资焦点吗?
- 8空投周报 | 币安即将空投EPT代币,Walrus计划向SUI生态游戏掌机持有者发放空投(4.14-4.20)
- 9AI Agent周报 | auto.fun平台上线,原生代币为ai16z;Virtuals推出新Launchpad平台Genesis(4.1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