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币情报道:
您可以暂时松一口气,地球不会因小行星撞击而面临末日。
监测潜在灾难性小行星的天文学家发现,随着新观测数据的加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已显著下降。这一结果得益于对其运行轨迹预测的进一步完善。
根据欧洲航天局(ESA)近地天体协调中心的最新数据,小行星在2024年撞击地球的概率已从之前的2.8%下降至0.16%。这种显著降低的原因在于“不确定性窗口”的缩小,这是基于最新观测值计算得出的轨道精化结果。
尽管概率较低,但科学家仍无法完全排除碰撞的可能性。这颗小行星的直径估计在130至300英尺(40-90米)之间,可能于2032年12月22日撞击地球。如果发生撞击,其威力可能与1908年的通古斯卡事件相当——足以摧毁一个相当于人口稠密城市规模的区域,并释放约7.7兆吨TNT的能量。
NASA在其常见问题页面中解释道:“如果一颗小行星进入人口稠密地区的大气层,那么较小尺寸范围(约130-200英尺或40-60米)的物体可能会因空中爆炸导致窗户破碎或造成轻微结构性破坏。而一颗约300英尺(90米)的小行星则可能造成更严重的损害,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城市的住宅结构倒塌,并引发更大范围的窗户破碎。”
其他人则用更戏剧化的语言描述了潜在的影响。例如,前国际空间站(ISS)宇航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Chris Hadfield)在接受英国数字广播电台LBC新闻采访时说道:“想想我们在广岛和长崎造成的破坏——这次事件的威力是它的500倍。”
这颗太空岩石最初是在2024年圣诞节当天被发现的,随后小行星地面撞击最后警报系统(ATLAS)在智利监测到它距离地球约828,800公里的位置,或者以天文单位计算为0.0055400 AU。
影响概率的变化
自发现以来,这颗小行星的撞击概率经历了剧烈波动。2025年1月初,NASA报告的概率超过1%。到2月中旬,该数字一度达到3.1%的峰值,成为有史以来此类大小天体的最高记录,之后才降至当前的0.16%。
基于地面的望远镜将继续跟踪这颗小行星,直到2025年4月上旬。据NASA估计,届时它将变得过于暗淡而难以观测。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于2025年3月对其进行观测,以更好地评估其大小并进一步完善轨道计算。
然而,4月之后,天文学家将面临长达三年的观测空白期。这颗小行星要到2028年才会再次可见,这意味着在此期间无法更新其撞击概率。因此,目前的0.16%将成为常规估计值,直至那时。
尽管0.16%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它仍然非零,并且明显高于许多日常风险。例如,单独挖掘出一个比特币区块的概率约为0.098%,但这仍然发生过多次。
在观测过程中,NASA和ESA发布了不同的概率估计。NASA报告称,概率从3.1%降至1.5%(截至2月19日),而ESA则引用了基于2月21日数据的当前0.16%数值。
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观测数据更新时间、计算方法变化或其他因素所致。
国际小行星警告网络和太空任务计划咨询小组正在考虑下一步行动,尤其是在2月初概率超过1%的情况下。这些未注明的组织负责协调全球努力,以检测和应对潜在的小行星威胁。
编辑:詹姆斯·鲁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