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CEX中挑选具有潜力的AI Agent相关代币?
作者:Techub News
撰文:Haotian
很多人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寻找有潜力的新项目时,会发现许多市值介于10-300百万美元之间、且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热门项目。相比之下,在中心化交易所(CEX)上则多见市值从300百万到30亿美元的老牌项目。这让人感到既复杂又难以言表。但实际上,在CEX里也存在一套依据趋势发掘价值的方法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1. 当前一轮关于AI代理(AI Agent)的故事正在快速演变,从最初的AI Meme到单一功能的AI应用,再到AI Agent Launchpad平台、框架标准制定直至最终实现AI Agent链上运行。
Meme类项目通常以快速吸引注意力为特点;而单体AI因需注重用户体验,在短期内可能由特定项目占据主导地位;Launchpad平台由于其虚拟特性能够获得先发优势;至于框架与标准领域虽然充满想象空间但目前仍处于混乱竞争状态;只有AI Agent的区块链实现路径显得相对明确。
2. “链化”的概念并非简单地宣称某条公链可以支持所有类型的AI Agents在其上运行。尽管确实存在如@NEARProtocol、ICP、BNBChain这样的平台具备这样的潜能,但在现阶段AI Agents的发展还处在通过发行资产来构建生态的基础阶段,单纯能够在链上运行并不能激发开发者的参与热情。
因此,第一波真正意义上的“链化”故事很可能会源自像a16z这样的投资机构所扶持的生态系统内项目,比如@focEliza。
3. “链化”的核心在于为大规模语言模型LLM提供更好的兼容性和服务于AI Agent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
- TEE大基建:为了使AI Agent能够自主生成私钥并管理数字资产,必须依赖可信执行环境(TEE)的支持。那些已经拥有成熟TEE解决方案的项目可能是CEX列表中被忽视但极具增长潜力的选择之一。
- 适用于AI的数据可用性(DA)能力:为了优化和匹配记忆层次结构,需要构建专门针对AI Agents设计的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这包括但不限于如何精确记录上下文信息、角色插件与数据区块间的实时交互以及跨多个存储层级的成本效益考量等问题。
- 基于零知识证明技术的解决方案:无论是zkVM底层架构、ZK Oracle预言机服务还是ZK Bridge跨链方案等都是当前为提升AI Agent安全性及互操作性而探索的方向之一。
随着上述各项关键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未来还将出现更多围绕去中心化计算资源分配、微调推理环境搭建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推动整个AI Platform生态体系的发展。
理解了这些逻辑之后,无论是在DEX还是CEX平台上寻找有价值的投资机会都会变得更加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