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职务犯罪案例分析:北京亿元涉币侵占案追赃8900万

2024-12-26 81 区块链

撰文:肖飒法律团队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职务犯罪”并非单一罪名,而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贪污、贿赂、徇私舞弊等行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公务活动规章规范的行为。

近年来,涉及加密资产的职务犯罪日益增多,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贪污受贿罪以及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侵占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这类犯罪中,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加密货币作为利益输送的一种隐秘手段。

本文将通过近期发生或侦破的案件,探讨加密时代下的这些涉币职务犯罪实例及其透露的关键信息。

盘点近期涉币职务犯罪大案

加密货币以其去中心化、匿名性、不可篡改性等特点著称。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其匿名性已显著降低,使得大部分交易信息在司法和技术机构面前变得透明。

(一)证监会高官涉币职务犯罪案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原司长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他滥用权力,在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拓展业务、软硬件采购等方面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并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权钱交易。

根据我国《刑法》第385条,该官员可能涉嫌受贿罪。受贿罪量刑标准依据金额大小分为不同等级,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

(二)北京1.4亿虚拟货币职务侵占案,追赃8900万元

今年12月20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公布了一起“护企”专项行动案例。某科技公司员工冯某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便利骗取公司服务商奖励金共1.4亿余元人民币,并通过境外平台将其转换为虚拟货币以掩盖资金来源。

最终,冯某退还了价值约6690万元人民币的比特币,加上其他追回款项,总计挽回经济损失8900余万元。由于冯某不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按照我国《刑法》第271条规定,对于此类犯罪,根据涉案金额大小处以不同的刑罚。

加密时代的职务犯罪:北京亿元涉币职务侵占案,追赃 8900 万

涉币职务犯罪实例揭示的关键信息

区块链技术链上数据不可篡改的特点使得加密资产一旦被证实与犯罪相关联,就成为铁证。因此,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查清资金流向至关重要。

  1. 侦察技术显著提升,混币器不再成为洗钱工具。
  2. 追缴赃款仍主要依赖犯罪嫌疑人配合。

写在最后

随着加密市场的发展及与传统金融系统的融合加深,预计未来此类案件会更加常见。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此类新型犯罪手段的认知和技术应对能力;同时提醒所有公职人员切勿企图通过加密货币逃避法律责任。

币币情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交易平台最新公告查看更多>
成交额排行榜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成交额
1 币安网币安网 ¥4,003.30亿
2 欧易OKX欧易OKX ¥1,520.35亿
3 HTXHTX ¥234.88亿
4 CoinbaseCoinbase ¥87.49亿
5 芝麻开门芝麻开门 ¥742.44亿
6 BitgetBitget ¥1,025.27亿
7 BybitBybit ¥1,113.68亿
8 Crypto.comCrypto.com ¥141.00亿
9 BitfinexBitfinex ¥6.63亿
10 抹茶抹茶 ¥1,621.6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