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FT到二层扩展:AI代理引领的新趋势

2024-12-18 78 其它文章

来源:道说区块链

昨日的文章中,我探讨了NFT项目方发行AI代理的可能性。实际上,已有实例证明这一思路的可行性。例如,mfer NFT社区的一位爱好者@HeresMyEth就推出了专注于mfer项目的AI代理@mferGPT。然而,此项目尚未引起广泛关注,且目前尚无知名NFT项目方亲自尝试此类操作。

不过,利用AI代理不仅限于NFT领域或仅仅局限于创建AI代理本身。可以围绕AI代理开展多种活动,如构建类似Virtuals这样的平台。最近,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提到zkSync,许多人可能还记得它那曾经让人既爱又恨的空投事件。自代币分配后,关于这个以太坊二层解决方案及其上的项目讨论似乎销声匿迹了。但在周末闲逛时,我注意到一个基于zkSync构建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Holdstation正在模仿Virtuals模式进行转型。

之前,我曾因薅羊毛目的在Holdstation上进行了几次交易。除了支持Pay Master功能允许用户用其原生代币(Hold)支付Gas费外,我对该平台并无特别印象。然而,现在Holdstation不仅保持原有的DEX服务,还转型成为了一个AI代理融资平台,并得到了生态系统的支持。

模仿Virtuals的做法,Holdstation让支持的AI代理发行自己的代币,并规定用户必须通过持有平台币Hold才能购买这些AI代理代币。尽管目前这些AI代理尚未展现出显著特色,知晓者也寥寥无几,但项目方正积极地在社交媒体上推广。

无论这种方法是否最终成功,项目方迅速采取行动表明他们将此视为“救命稻草”。这让我更加相信,Virtuals模式将会快速扩散至其他生态系统,并被更多处境艰难的项目采用以求复兴。

考虑到当前层出不穷的各种二层解决方案,这种新玩法带来的细分市场潜力巨大。比如Uniswap已推出自己的Unichain,对于Unichain的发展方向,Messari上曾有过专门分析讨论它是通用链还是DeFi专用链。但现在看来,如果Uniswap借鉴Virtuals的方式,在Unichain上扶持专门针对DeFi领域的AI代理(如交易、支付等),并使用UNI作为兑换媒介,则可以在其链上建立专属的DeFi AI代理生态系统。

同样地,无聊猿和Magic拥有自己的游戏链ApeChain和Treasure,它们也可以采用类似策略发展游戏类AI代理,强化各自代币价值的同时建立起独特的游戏AI代理生态系统。

如果上述设想得以实现,预计未来将迎来二层扩展与AI代理同步爆发的局面——任何具备强大实力和良好生态基础的项目都将考虑建设自己的二层网络,并在其上培育AI代理生态。

这样的前景充满了无限想象空间。

币币情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交易平台最新公告查看更多>
成交额排行榜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成交额
1 币安网币安网 ¥5,762.02亿
2 欧易OKX欧易OKX ¥2,129.24亿
3 HTXHTX ¥323.33亿
4 CoinbaseCoinbase ¥208.96亿
5 芝麻开门芝麻开门 ¥1,040.42亿
6 BitgetBitget ¥1,494.82亿
7 BybitBybit ¥1,740.54亿
8 Crypto.comCrypto.com ¥285.01亿
9 BitfinexBitfinex ¥15.05亿
10 抹茶抹茶 ¥2,186.9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