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研究与投资策略:热门项目深度解析
作者:Haotian
本文将对AI Agent的研究和投资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并深入解读当前市场上的一些热门项目。
首先,鉴于AI Agent市场仍处于非常早期阶段,许多项目即使具有潜在价值也往往以MEME的形式出现。因此,对于那些既有趣又具创新性的项目来说,越早参与越好。具体投入多少应基于链上持有人地址数量、社区口碑及整体市值等综合因素考量。简言之,采用“技术思维”来评估项目,并以对待MEME的心态来进行投资。
其次,在AI Agent领域内存在着多种竞争态势,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方与社区之间关于代币名称大小写的争论(如ELIZA vs eliza)、编程语言框架的选择之争(例如TypeScript对比Rust,在ELIZA与ARC之间)、以及开源生态的社会共识与封闭生态系统经济模型之间的较量(如ELIZA与Virtual)。此外,还有应用导向的单一AI系统与协议驱动的AI Chain解决方案之间的竞争(比如AIXBT对抗ZEROBRO)。未来预计将会有更多新颖且富有创意的项目涌现出来。如何辨别真伪?关键在于关注项目的微小创新点,那些声称要彻底改变一切的大话往往并不可信。
再者,虽然像ARC这样的新型框架在安全性、性能等方面表现出了优势,似乎更适合AI Agent的应用落地,但重要的是观察其实际落地后的增长潜力。正如历史上EOS曾一度被视为超越以太坊的存在,最终还是EVM成为了行业标准一样。
对于ELIZA框架和Virtual架构而言,两者分别代表了去中心化开源精神与Tokenomics经济模型两种不同的加密原生智慧。如果你支持ELIZA,则需要认识到尽管它提出了构建开源AI世界的宏伟目标,但其组织形式目前更像是一个社会共识联盟,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而如果你倾向于Virtual,则应该思考这种类似于Pump,fun的经济设计能为AI Agent产业带来怎样的长远价值。个人认为,两者都有其独到之处,不应偏废一方。
值得注意的是,在AI Agent领域中很多项目还处于非常初级的状态,甚至仅仅凭借一个想法就能发行代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有的生态系统会发行多个代币?为何像Gemini 2.0这样专注于多模态实时交互的传统AI企业不热衷于通过发行代币来筹集资金?ai16z的发展路径一开始是否就已经规划好了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AI Agent是区块链行业内一次偶然促成的技术革新,大家都在摸索前进,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这恰恰意味着存在大量的机会等待发掘。
最后,AI Agent终将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这一点可能违背了许多人的直觉。从应用场景来看,仅依靠强大的算法即可提升AI的智能水平和服务体验,那么为什么还需要实现资产、消息传递乃至数据存储的去中心化管理呢?这种结合是否必要?如果Web2.0移动互联网已经足够强大,我们为何还要追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呢?对此,只能说那些未能理解去中心化核心价值的人,在Crypto行业中很难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