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币情报道: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周三表示,俄罗斯已成功测试了“波塞冬”号核动力水下无人机。这款武器旨在敌方海岸线附近引爆,可能引发放射性海啸。
   普京描述了试验过程,称这是首次在潜艇发射后使用“波塞冬”的核动力推进系统。他表示,该系统的威力甚至超过了“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
   这一声明重新唤起了外界对莫斯科最令人担忧的“超级武器”概念的关注,并引发了关于核威慑与边缘政策之间界限的新讨论。
   自2018年起,俄罗斯便开始宣传“波塞冬”,称其为一种绕过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方法。尽管本周测试的具体细节尚未得到独立验证,但一些可信的监测机构注意到该计划仍在持续发展,并正在进行海上试验。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在其2024年预测名单中将“波塞冬”列为一项活跃的俄罗斯武器计划,预计其将从特种潜艇上部署。
   然而,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指出,莫斯科的测试声明往往缺乏独立验证。
   《原子科学家公报》的战略家们认为,“波塞冬”既是一种心理武器,也是一种军事武器,旨在散播恐惧。不过,其在战场上的实际价值仍存在争议。
   这种武器的作用虽然令人不寒而栗,但却十分直接:携带一枚巨大的核弹头,以极高的速度和深度穿越海洋,在海岸附近引爆,并将受污染的海水推向岸边。
   俄罗斯媒体和代理人夸大了海啸的高度,许多西方分析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然而,即使是保守估计,在港口附近发生数百万吨级的海底爆炸,对任何沿海城市来说都将是灾难性的。
   这种威胁究竟有多真实? 
   普京经常将武器装备的展示与对《反弹道导弹条约》失效和北约扩张的不满结合起来,将“波塞冬”等先进系统视为对抗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手段。
   上周,他组织了一次三位一体“战备”演习;此前,他还大力宣传了“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些武器无法改变当前的中欧力量平衡——俄罗斯已经拥有充足的手段,足以用常规战略力量摧毁美国和欧洲的城市——但确实使军控外交和危机信号传递变得更加复杂。
   质疑之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需要有独立证据证明“波塞冬”试验取得了成功,并完成了整个试验流程。目前,俄罗斯方面的声明过去常常缺乏可核实的技术细节。
   其次,“放射性海啸”的说法掩盖了物理现象本身就足够可怕的事实,无需夸张的言辞更是如此。
   近岸海底核爆炸会造成局部极端破坏和污染,但一些关于世界末日海啸的说法来自俄罗斯电视台,而不是经过同行评审的水动力学。
   如果莫斯科现在正在进行核动力海上试验,那么“波塞冬”号就从滑道甲板转移到了水中。
   但即便完全实现,它与其说是一种赢得战争的超级武器,不如说是一种可怕的新方式来传递旧的威胁——其目的不仅在于改写威慑数学,还在于吓唬观众、扰乱谈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