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sic研报:零知识证明硬件加速与ComputeFi的未来路径
作者:0xjacobzhao
零知识证明(ZK)作为新一代加密技术与区块链扩容的核心基础设施,已在隐私计算、跨链验证及zkML等新兴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其高昂的计算成本和延迟问题,成为产业化落地的主要瓶颈。在这一背景下,ZK硬件加速应运而生,GPU凭借通用性和迭代速度,ASIC以极致性能与能效,FPGA则通过灵活可编程性与较高效率,共同构建了推动零知识证明发展的硬件基础。
ZK硬件加速的行业格局
目前,硬件加速的三大主流方案包括GPU、FPGA和ASIC:
- GP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通用并行处理器,最初为图形渲染优化,现广泛应用于AI、ZK及科学计算领域。
- 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编程硬件电路,逻辑门级别可反复配置,介于通用处理与专用电路之间。
- ASIC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针对特定任务定制的专用芯片,一次烧录后功能固定,性能和能效最高,但灵活性最差。
GPU目前是AI与ZK的核心算力资源,在训练与推理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于ZK而言,GPU因其成本与可得性优势,成为现阶段的最佳解决方案,但在大整数模运算、MSM与FFT/NTT等任务上受限于存储与带宽,能效与经济性不足。
FPGA则凭借灵活可编程、开发周期短、硬件可复用等特点,适合算法快速迭代、低延迟场景(如高频交易、5G基站)以及边缘计算等任务。但其在性能和规模化经济性上难以与GPU和ASIC竞争,战略定位更接近“算法未定型时的验证与迭代平台”。
ASIC在加密货币挖矿中已高度成熟,并在ZK证明与AI推理领域展现巨大潜力。尽管目前ZK算法尚未完全标准化,需求仍在酝酿,但一旦标准固化,ASIC有望凭借数量级的性能与能效优势重塑ZK算力基建。
整体来看,ZK硬件加速的演进路径表现为:短期依赖GPU抢占市场与营收,中期以FPGA进行验证与优化,长期押注ASIC构筑算力护城河。
硬件视角:ZK加速的技术壁垒与Cysic的核心竞争力
-
ASIC路线:Cysic C1芯片与专用设备
Cysic自研的C1芯片基于zkVM架构,具备高带宽与灵活可编程性。基于此,Cysic推出两款硬件产品:
- ZK Air:便携式加速器,体积类似iPad充电器,即插即用,面向轻量级验证与开发。
- ZK Pro:高性能系统,结合C1芯片与前端加速模块,定位于大规模zkRollup、zkML等场景。
Cysic的研究成果在编译抽象、硬件验证和协议适配三方面形成完整方法论,为产品化奠定基础。
-
GPU路线:通用SDK + ZKPoG端到端栈
Cysic在GPU方向推进通用加速SDK与ZKPoG全流程优化栈:
- 通用GPU SDK:兼容Plonky2、Halo2、Gnark等后端,性能超越开源方案。
- ZKPoG: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端到端GPU栈,在消费级GPU上最高提速52倍。
Cysic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软硬件一体化设计,团队通过ASIC与GPU互补的格局,在高强度零知识证明场景中确立领先地位,并持续推进ZK硬件金融化(ComputeFi)的产业路径。
协议视角:Cysic Network的去中心化算力网络
Cysic Network采用四层模块化架构:
- 硬件层:由CPU、GPU、FPGA、ASIC矿机及便携式设备组成。
- 共识层:基于Cosmos CDK构建,采用改良版CometBFT + Proof-of-Compute (PoC)共识机制。
- 执行层:负责任务调度与负载路由,通过EVM兼容智能合约实现多域可编程计算。
- 产品层:集成ZK证明市场、AI推理框架、加密挖矿与HPC模块。
Cysic通过Prover去中心化与GPU/ASIC加速提升效率,打造可扩展的Proof Layer,为ZK Rollup、ZKML与跨链应用提供底层支撑。
AI视角:Cysic AI的云服务与可信推理
Cysic AI的业务布局分为三层:
- 标准产品层:提供云端推理服务(Serverless Inference),支持Meta-Llama-3、QwQ-32B等模型。
- 应用实验层:推出去中心化智能体市场(Agent Marketplace),探索AI Agent的链上闭环应用。
- 战略支柱层:通过Verifiable AI实现可信推理,结合GPU加速突破传统瓶颈。
Cysic通过硬件加速与链上支付机制,显著降低延迟与成本,使Verifiable AI首次具备实时应用场景的可能性。
总结:商业逻辑、工程实现及潜在风险
Cysic以ComputeFi为核心叙事,短期依托GPU集群满足现有需求,中期通过家庭ASIC矿机进入现金流市场,长期目标是自研ZK/AI专用ASIC,实现算力资产化与市场化。然而,ComputeFi模式尚需市场教育,ASIC量产面临工程与需求不确定性,同时竞争格局可能带来客户入口层冲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