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对比特币的威胁:一场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的危机

- 2025年10月8日
- |
- 14:15
关于量子计算机有朝一日能够破解比特币密码的观点,长期以来一直是加密领域讨论的热点话题。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可能性如同数字世界的末日预言;而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则是过度夸大的担忧。
最近,市场资深人士彼得·布兰特(Peter Brandt)发出警告称,比特币面临的“终极风险”并非来自监管或竞争,而是源于一个假设: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那笔至今未被动用的比特币宝藏可能会被解锁。他的担忧基于一种理论,即未来的量子计算机或许能够破解保护这些长期闲置钱包的加密算法。
中本聪的无声财富
据估计,约有110万枚比特币属于比特币的神秘创造者中本聪,这笔财富已被冻结了15年之久。没有任何动静、没有交易记录,只是一笔沉睡的巨大财富,引发了无数猜测。
社区中有些人认为这些比特币已经永远消失——也许是因为中本聪已经去世。另一些人则推测它们可能会通过某种自动化的“死人开关”重新出现。无论如何,这些比特币的不可移动性已经成为比特币纯粹性和持久性的象征。
然而,布兰特以及Capriole创始人查尔斯·爱德华兹等分析师认为,量子技术终有一天可能会改变这一现状。他们指出,如果在足够强大的量子计算机上运行Shor算法,便能从公开数据中逆向推导出私钥,从而使旧钱包变得脆弱。
量子威胁的真实性如何?
目前,专家们一致认为这项技术尚不存在。尽管量子计算机确实已经问世,但其规模远不足以破解比特币所采用的SHA-256加密算法。即便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这种能力也被认为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
一位研究人员表示:“量子计算的风险存在于理论上,而非实践中。等到它真正成为现实时,比特币很可能已经具备了后量子安全性。”
这种观点在整个加密货币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同。鱼池(F2Pool)联合创始人、比特币早期矿工之一王春近期驳斥了量子威胁论,称之为“科幻小说”,并开玩笑说开发者应专注于让比特币在外太空也能使用,而不是担心未来的黑客。
为未来做好准备,无需恐慌
开发人员和密码学家已经开始研究后量子密码学,以设计能够抵御最先进计算突破的算法。这些更新可以在任何可信的量子威胁出现之前就集成到比特币协议中。
目前,真正的焦点并非量子计算机可能摧毁比特币,而是对其潜在威胁的恐惧如何不断推动创新。
除非另有证据表明存在实际威胁,中本聪的货币依然完好无损,比特币的加密技术也依旧坚挺。谜团的存在并非因为量子计算机,而是因为该系统经受住了所有挑战——无论是数学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