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 迎来全新发展阶段:技术升级与生态扩展并驾齐驱
作者:David Christopher 来源:Bankless 翻译:善欧巴,金色财经
六个月前,我曾撰文指出支持 Base 的理由从未如此清晰。而如今,在目睹上周 Base Camp 的里程碑式公告,并见证这条链在各个层面的稳步推进后,之前的论点似乎已显得过于保守。
在 Coinbase 的全力支持下,Base 持续拓展其二层网络(L2s)的设计边界,以实现其核心使命:成为连接用户与链上世界的桥梁,并展现其作为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潜力。随着 Base Camp 宣布推出原生 Solana 桥接和网络代币探索计划,现在正是重新审视这条链及其生态系统的最佳时机。为此,我与 Base 创始人 Jesse Pollak 进行了深入对话,探讨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蓝图。
Base 链的快速发展
自今年春天以来,Base 在链层面的增长堪称惊人。自三月以来,其 DeFi TVL 已几乎翻倍至 50 亿美元,其中 Morpho 和 Aave 等协议锁定的价值更是增长了三倍。
更具体来看,作为该链上的头部协议,Morpho 的比特币担保贷款产品总使用量增长了 10 倍,总借款额突破 7.2 亿美元。这一产品与 Coinbase 深度集成,允许用户以比特币为抵押进行借款。此外,Coinbase 现已进一步优化这一功能,允许用户直接将 USDC 存入 Morpho 的金库,从而获得远高于常规 4% 的收益。此举恰逢其时,因为降息预期可能会导致现有收益率下降。
(来源:@ryanyyi | Dune)
与此同时,Base 的底层技术也迎来了重要升级。
- Flashblocks:真正的突破发生在 7 月 16 日 Flashblocks 上线之时。它将出块时间从 2 秒大幅缩短至 200 毫秒。正如 Jesse 所言,这已进入“即时”领域,对 Avantis 和 Aerodrome 等交易平台尤为有利。
- 第一阶段去中心化:今年 4 月,Base 实现了第一阶段去中心化,启动了无需许可的故障证明机制,并设立了一个安全委员会,显著增强了链的安全性并减少了信任假设。这一举措为 Base 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 Base Camp 中明确提到的:探索原生网络代币。
探索网络代币的可能性
尽管 Jesse 强调,当前公告仅表明团队正在探索而非正式启动代币项目,但他仍分享了一些可能通过代币设计推动生态系统增长的案例。
- Zora 和 Virtuals 的飞轮效应:前者通过创作者代币与 ZORA 配对,后者通过代理人与 VIRTUAL 配对,创造出自我强化的循环。
- SYND 最近通过 Aerodrome 的发布,利用社区驱动的激励措施而非依赖第三方做市商来提升代币流动性。
这些将代币嵌入生产性经济的机制,不仅有助于实现增长目标,还能协调生态系统的各方利益。这也与 Base 可能希望通过其代币实现的目标一致:进一步去中心化网络,并使建设者与用户保持一致。
Base <> Solana 桥接
Base Camp 的另一项重磅公告是关于正在开发的原生支持 Solana 的桥接方案。该桥接将允许用户在任何 Base 应用中存入和使用 SOL,或将任何 Solana 资产引入 Base,甚至可以将 Base 资产导出回 Solana。Jesse 表示,这座桥还将完全支持跨链操作——即一条链上的交易可以触发另一条链上的交易。
Base App 的崛起
尽管 Base 链的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增长令人瞩目,但 Base App 则代表了更具野心的尝试:让链上体验更加社交化、亲民化。
这款应用于7 月推出,旨在取代 Coinbase 钱包,并迅速成为生态系统的核心。用户可以通过 Base App 聊天、交易、发帖(并赚取收益),以及发现或分发链上应用。截至 Base Camp,已有超过 50 万美元的收入支付给创作者,其中超过 50% 的发帖用户有所收益。
不过,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它如此成功,为何仍有候补名单?Jesse 解释称,这是有意为之:首先为核心 10 万“Base 人”提供卓越体验,建立一个由忠实粉丝组成的循环经济,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张。目前虽处于大规模入驻的早期阶段,但作为建设者发布迷你应用和创作者通过参与赚取收益的分发机制,它已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信息流驱动分发,聊天功能促进连接,迷你应用提供共享工具,所有这些都包裹在一个熟悉的社交界面中,为用户开启链上之旅提供了便捷入口。
构建建设者经济
在我看来,Base 最独特之处在于其建设者优先的增长理念。这一理念摒弃了传统拨款治理委员会的繁琐流程,转而围绕奖励那些已经在建设的人来构建一套工具和支持计划。
这一理念通过多项举措得以体现:
- 即插即用开发者工具:Base 提供了一系列无缝集成的功能——例如,Base Pay 支持通过 Shopify 快速完成 USDC 结账,并享受 1% 的返现等福利;“用 Base 登录”简化了账户创建流程;而即将推出的 Flywheel 协议则简化了奖励计划的创建,以培养用户忠诚度。
- Base Build:针对为 Base App 构建迷你应用的开发者,这个仪表盘提供了第一天即可使用的用户分析工具,帮助开发者利用实时数据推动增长,并通过赢得建设者奖励实现潜在盈利。
- Base Batches:作为一项全球建设者计划,Batches 允许处于预加速器阶段的人才在 AI、稳定币和消费类应用等领域展开竞争,同时提供从零到一的构思指导,并最终获得孵化器席位和风险投资级别的资金支持。
总体而言,Base 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如何发展建设者支持体系。它并非通过臃肿的治理“作秀”,而是通过一系列工具和计划,使链上建设变得平易近人且触手可及。对于那些已经在链上建设的人来说,Base 核心团队仍然有拨款计划,但这些计划通常通过内部 Slack 频道提名并快速资助。
最好的时代是否即将到来?
过去六个月的演变表明,Base 已经超越了典型 L2 的限制。
诸如 Flashblocks 等技术升级、DeFi 生态系统成熟度的提升,以及 Base App 提供的社交基础设施的结合,共同创造了一个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生态。每个部分都在相互强化:更快的交易提升了链上体验,跨链桥扩展了流动性选项,而社交功能则以一种亲和、熟悉的方式呈现这一切,既欢迎新用户,又为现有用户增添活力。
正如 Jesse 在交谈中所反思的,Base 最大的成就或许在于它能够在保持使命驱动型建设的同时隔绝噪音。尽管加密世界充斥着创作者代币争议、代币投机以及不断更新的新闻周期,Base 团队已建立起足够强大的文化免疫力,确保重磅公告只会引发增长讨论,而非投机狂热。
随着 Base 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这一“基础”将成为连接生态系统的纽带、链上活动的社交层,以及加密货币优先考虑建设者和用户而非投机者的试验场。
正如 Jesse 所言,对于 Base 来说,现在仍是“第一天”。但凭借当前的强劲势头,“第一天”似乎正通往一个更加宏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