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 每日永续合约交易量突破 120 亿美元,超越 Hyperliquid —— 新兴竞争者的崛起能否持续?
- 9 月 23 日,Aster 的日永续合约交易量达到 120 亿美元,超过了 Hyperliquid 的 98 亿美元。
- 此次飙升得益于 CZ(赵长鹏)的支持以及 Aster 原生代币上涨 2,100%。
- 尽管达到了里程碑,Hyperliquid 仍然以每月 3070 亿美元的交易量领先于 Aster 的 270 亿美元。
Aster,由币安前首席执行官赵长鹏孵化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刚刚完成了首次战胜竞争对手 Hyperliquid。9 月 23 日,交易员单日通过 Aster 平台推售了超过 120 亿美元的永续合约。相比之下,Hyperliquid——Perp DEX 领域的主导者——在同一时间段内创下了 98 亿美元的交易额。这是 Aster 首次在日交易量上领先,这一里程碑立即引起了DeFi交易者的广泛关注。
Aster 突破背后的动力
此次激增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CZ 的大力支持以及 Aster 原生代币的强劲反弹。过去一周,ASTER 飙升逾 2,100%,最高达到 1.97 美元。这种抛物线式上涨将流动性和投机性吸引到该平台,形成了一个反馈循环:代币炒作推动了交易活动,进而增强了可见性。流动性追逐总是瞬息万变,而 Aster 似乎抓住了叙事和势头的完美结合。
更广阔的前景:前路漫漫
即使每日盈利,从更广泛的数据来看,Aster 的规模仍然远小于 Hyperliquid。据德菲拉玛统计,过去一个月,Hyperliquid 的交易量接近 3070 亿美元,而 Aster 的交易量仅为 270 亿美元。这一差距凸显了新晋者在真正占据主导地位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如此,早期结果表明,永久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的流动性已不再是一场“一马之争”,市场可能正在进入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阶段。
最后的想法
Aster 的突破证明了叙事、领导力和代币表现几乎可以在一夜之间改变流量。该项目能否保持这种势头,将取决于执行力、激励机制和用户留存,而不仅仅是投机性爆发。Hyperliquid对市场的控制力仍然巨大——但这是第一次有明显的挑战者踏入同一竞争环境。
- 1美国SEC加速推进加密货币市场结构法案:机构投资者迎来新机遇
- 2Plasma (XPL) 加密货币发布:稳定币支付领域的革命性尝试
- 3香港严格KYC规定或成DeFi创新“拦路虎”
- 4NBA球星杜兰特找回遗失近十年的比特币账户,抛售3000枚BTC引发热议
- 5Solstice Labs 推出 USX 稳定币,为散户投资者提供机构级收益
- 6ETF资金流出与加密货币市场情绪:2025年流动性压力及投资者行为深度解析
- 7比特币9月下跌或为2025年最佳买入机会,年底反弹可期
- 8加密货币市场暴跌:一小时内 2.26 亿美元蒸发 多头损失惨重
- 9以太坊价格分析:融资利率转负,ETH 再次考验 4,000 美元支撑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 交易所 | 成交额 |
---|---|---|
1 | ![]() |
¥8,603.04亿 |
2 | ![]() |
¥3,067.29亿 |
3 | ![]() |
¥598.69亿 |
4 | ![]() |
¥211.94亿 |
5 | ![]() |
¥2,545.61亿 |
6 | ![]() |
¥2,139.78亿 |
7 | ![]() |
¥2,595.59亿 |
8 | ![]() |
¥20.40亿 |
9 | ![]() |
¥112.00亿 |
10 | ![]() |
¥567.04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