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网络瓶颈新突破:Optimum传播层重塑验证者经济
一项名为mumP2P的新传播层技术有望从根本上改变以太坊的验证者经济。这一技术由Optimum开发,不仅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和更高的权益质押收益率,还为未来协议升级(如更短的时隙时间)铺平了道路。
该系统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RLNC),已经在以太坊的Hoodi测试网中展现了显著的进步。大型验证者Everstake的早期测试表明,与目前广泛使用的Gossipsub中继相比,mumP2P的速度提高了5-6倍。
Everstake首席执行官Bohdan “Bo” Opryshko在接受Blockworks采访时透露,在使用mumP2P时,“目前平均区块传播时间约为150毫秒”。Opryshko进一步强调,对于大规模验证者集合而言,这种速度的提升是实质性的:
“如果有人能更快地传输数据,并且能够更快地签署区块……那么丢失区块的风险就会降低。这意味着用户和验证者都将获得更多奖励。”他说道。
收益率的提升会随着规模扩大而产生复利效应。“收益可能很小(比如1 bip),但如果质押的以太币数量庞大,名义收益也会相当可观。”
自以太坊合并以来,其权益质押收益率持续下降。根据Blockworks的研究数据显示,验证者的收益能力正面临挑战。

Optimum联合创始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Muriel Médard对现有以太坊网络堆栈提出了改进方向。“[Gossipsub]虽然冗余度高,但占用带宽大,在压力下速度还会变慢,”她告诉Blockworks。
Optimum提出的解决方案旨在用一种更智能的中继器取代传统Gossipsub。尽管外观相似,但内部通过编码数据简化传输。Médard解释称,与反复发送相同数据的传统点对点中继器不同,mumP2P利用编码数据包(通常是新的数学方程),使得节点能够更高效地传输信息,同时减少重复。
值得注意的是,Everstake在运行mumP2P时并未遇到重大管理成本问题。“与正常设置相比,这笔费用并不高。”Opryshko表示。
目前,Everstake正在测试网上分阶段推出mumP2P,并计划逐步迁移到主网。Opryshko认为,一旦某个客户端团队证明了其优越性,其他团队很可能会跟进以保持竞争力:“如果一个团队证明它效果很好,其他团队也会效仿。”
对于验证者而言,这不仅仅是增量收益。以太坊社区领导者们也在探讨缩短时隙时间的可能性。今年5月,EF联合执行董事Tomasz K. Stańczak发布了关于网络技术路线图的内容:“如何从6秒规划到1秒?”
本月早些时候的一份ETH研究报告建议,当前中位数/95百分位区块中继已经符合6秒时隙预算;主要问题在于异常验证者和证明时序。借助Optimum的技术,以太坊可以缩短时隙时间,同时确保分叉选择规则依然具备及时数据支持。
Médard将此比喻为道路交通状况:当道路上车辆过多时,Gossip容易陷入堵塞,而编码传播则不会,因此延迟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即使在压力下也不会急剧上升。
最终,用户将感受到更快的交易确认以及更少的Gas价格飙升情况,例如9月1日以太坊所经历的那样。
Opryshko预计,最早受益的将是管理数千个密钥的大型验证者及其质押客户。此外,那些追求极致低延迟的独立运营者——即“在毫秒之间争分夺秒”的参与者——也将因减少错过的证明而获得更高收益。
Everstake预计该技术将在三个月内迁移到主网。如果6倍的性能提升能够在各种实际条件下持续实现,并且验证者的经济效益开始改善,那么更好的广播机制将成为必需品,而非锦上添花。届时,以太坊的路线图也将获得更多空间,从而认真考虑6秒甚至更短的时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