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p DEX叙事的持续性存疑:Hyperliquid与Aster模式的偶然性分析

7天前 38 技术

作者:Haotian;来源:X,@tmel0211

近期,市场对于Perp DEX(永续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叙事热度持续升温,但笔者认为,仅凭Hyperliquid的成功范本、Aster的拉盘造富效应和Lighter的Farm热潮等现象级指标,并不足以判断Perp DEX叙事具备长期可持续性。以下是具体分析:

1)Hyperliquid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正如笔者此前在多篇文章中所分析的,Hyperliquid的崛起本质上是DEX与CEX(中心化交易所)在长期对抗中的“变种”。这种模式并非代表DEX的胜利,也未宣告CEX的失败,而是一种妥协式的创新。

HL的成功离不开多个独特因素的叠加,包括CEX信任危机的持续存在、通过专用交易链突破通用链的技术局限,以及无VC社区空投带来的渐进式财富效应。这种成功难以复制,尤其是其“先发优势+网络效应”构成的护城河,单纯复制产品模式显然无法解决。

HL用了两年时间从零发展到占据70%市场份额,如今市场是否还能为其他竞争者提供同样的窗口期?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2)Aster的短期造富效应表面上依赖于币安创始人CZ的喊单和市场对其“币安亲儿子”的预期,但其本质在于交易所资源的倾斜及背后做市商的运作。

市场对这一现象有多种解读,例如通过现象级产品包装吸引流动性等,这里不做赘述。

核心问题在于,如果没有经过充分验证的产品力支撑,短期内数十倍的涨幅靠什么维持?关键在于长期数据指标的表现,例如OI持仓量、TVL稳定性、Revenue增长等。手续费+回购的增长飞轮才是支撑这一切的核心逻辑起点

然而,套用到$ASTER身上,存在VC抛压、KOL轮动抛售、潜在币安现货上线后BNB Holder抛压等问题,同时暗盘交易需求尚未得到验证,手续费是否会持续用于回购也仍是未知数。在这种情况下,将其定义为下一个Hyperliquid,是否过于草率?

3)其他Perp DEX后起之秀虽有一定技术层面的创新预期,但目前尚未得到有效验证。从数据维度看,现阶段这些项目的亮眼表现很大程度上被市场的Farm预期夸大了。例如,Lighter凭借零手续费策略不断刷新TVL和交易量数据,甚至有人吹捧其超越了Hyperliquid。

这恰恰暴露了一个问题:依靠补贴和Farm空投预期的交易量能持续多久?一旦空投不如预期会怎样?如果技术叙事经不起考验又该如何应对?真正决定其市场地位的,必然是持续的“交易费+回购”机制,且能在MM做市商、交易员、普通交易者等多方利益间实现长期均衡与共赢。

这些都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市场考验,甚至需要一个完整的市场周期才能得出结论。至少在现阶段,过早定性为时尚早。

4)最令人担忧的是,市场只看到了Hyperliquid对币安的威胁,却忽略了其对其他L1、L2上Perp DEX的连带影响。

Hyperliquid通过全新“交易链”定位,验证了为交易体验进行链层面专用优化的必要性。然而,这对依赖交易类应用的通用型链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毕竟,注意力和流动性都是有限的,一批新交易链的崛起势必会对其他公链生态产生直接影响。

DeFi市场的繁荣依赖于模块化、可组合性等市场“创新力”和“流动性”的全面激活。如果Hyperliquid这种单一交易链模式能够从CEX手中抢夺市场份额,那无疑是革命性的进步。但如果大量仿品只是从其他L1和L2的Perp DEX中卷走市场份额,且许多冒头的Perp DEX背后仍由CEX主导,这种市场盛景是否符合“去中心化革命”的初心?

当然,或许有人会认为,倒逼交易所进化也是一种进步。笔者并不否认这一点。HL的创新演变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交易所驱动的Perp DEX(新势力CEX)竞争也没有错,同时也期待更多纯正链上Perp DEX市场的复苏。无论谁家的繁华,散户最终只想分一杯羹。希望读者能够看清这一切,做一个聪明的小散。

币币情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交易平台最新公告查看更多>
成交额排行榜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成交额
1 币安网币安网 ¥6,864.52亿
2 欧易OKX欧易OKX ¥2,420.75亿
3 HTXHTX ¥494.50亿
4 CoinbaseCoinbase ¥129.79亿
5 大门大门 ¥2,010.39亿
6 BitgetBitget ¥1,659.75亿
7 BybitBybit ¥2,059.65亿
8 双子星(Gemini)双子星(Gemini) ¥11.13亿
9 UpbitUpbit ¥84.28亿
10 Crypto.comCrypto.com ¥450.2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