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央行探讨加密货币与CBDC共存:XRP或成跨境支付关键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BNM)最近发布的一份工作报告重新引发了人们对加密货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作用的关注,并重点提及比特币和XRP作为传统支付工具的潜在替代品。这份题为《公共货币和私人货币图解》的文件指出,这两种数字资产未来可能取代现金和银行存款,但也强调了它们在实现广泛应用前需克服的重大障碍。[1]
该工作文件概述了央行对私人数字资产的分析,突出其在银行体系之外作为支付工具的潜力。特别是,XRP 在跨境结算中的表现备受关注。与SWIFT等传统系统相比,XRP能够以低成本实现近乎即时的交易,效率显著提高。此外,文件还提到了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正在进行的Mawar项目(CBDC概念验证项目),该项目旨在评估将此类资产纳入马来西亚金融基础设施的技术和监管可行性。[3]
然而,该论文也明确指出,去中心化代币必须解决流动性限制、互操作性挑战和结算效率低下等问题,才能成为传统货币的可行替代品。[4]对于XRP而言,其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实用性可能是差异化因素,尤其是在当前预存资金账户和高交易费用阻碍效率的市场中。Ripple的按需流动性(ODL)解决方案利用XRP桥接法定货币,被认为是降低国际交易成本和延迟的潜在模式。[6]
央行的分析还涉及去中心化系统的结构性风险,例如缺乏中介机构管理流动性和降低交易对手风险的问题。虽然这种去中心化是加密货币的核心特征,但它也为维护稳定且可扩展的支付网络带来了挑战。央行强调,在加密资产进入主流金融领域之前,需要建立清晰的监管框架和技术基础设施。[7]文件明确指出,监管透明度、消费者保护和技术准备是数字资产有效融入国家支付体系的先决条件。[8]
对于交易员和投资者来说,这份文件更像是一种政策信号,而非实际的绿灯。央行官方出版物中提及XRP和比特币,减少了叙事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短期市场流动。然而,央行关注的是“政策情景”而非具体时间表,这意味着实际采用仍具有投机性。分析师认为,关注央行Mawar项目的进展和监管磋商对于判断未来发展至关重要。[9]此外,XRP的未平仓合约、融资利率和交易量等链上指标可以提供机构或散户对该资产兴趣的早期信号。[10]
这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马来西亚央行对瑞波币(XRP)的探索符合全球各国央行评估数字资产在支付系统现代化中作用的趋势;另一方面,报告强调了央行数字货币(CBDC)与私人加密资产共存的潜在模式,两者优势互补。对于XRP而言,这可能意味着它将在跨境结算中扮演一个利基但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金融基础设施欠发达的地区。然而,其普及之路仍然充满监管和技术挑战,凸显了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持续创新和合作的必要性。
- 1花旗集团发布2025年底以太坊价格目标:分析师看好未来潜力
- 2特朗普的政治施压:瞄准美联储理事以争夺政策控制权
- 3SOL价格逼近关键阻力位:Solana是否将迎来突破?
- 4BullZilla、Ripple和BNB:2025年加密市场三大焦点——谁能带来百倍收益?
- 52025年值得关注的加密项目:Avantis、Somnia与Pepe Coin的机遇与挑战
- 6比特币对美联储降息的敏感性:宏观政策风险与价值存储叙事的博弈
- 7美联储降息在即,加密货币市场或迎剧烈波动
- 8比特币有望在2025年10月1日突破13.5万美元:稀缺性与宏观经济驱动的完美风暴
- 9以太坊2025年价格预测:花旗银行解析看涨与看跌情景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 交易所 | 成交额 |
---|---|---|
1 | ![]() |
¥4,019.79亿 |
2 | ![]() |
¥1,123.88亿 |
3 | ![]() |
¥235.73亿 |
4 | ![]() |
¥53.78亿 |
5 | ![]() |
¥866.13亿 |
6 | ![]() |
¥826.45亿 |
7 | ![]() |
¥1,182.65亿 |
8 | ![]() |
¥5.10亿 |
9 | ![]() |
¥60.62亿 |
10 | ![]() |
¥97.01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