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鹏香港大会发言:比特币演进、机构化浪潮与未来趋势展望
在香港举办的 Bitcoin Asia 2025 大会上,币安创始人赵长鹏(CZ)围绕比特币过去十年的演进、当前行业机构化的趋势、美国监管动态以及财库公司(DAT)、RWA 和 AI 等未来趋势发表了一系列深刻见解。他指出,比特币从早期生态到被机构广泛采用的路径清晰可见,同时强调了行业面临的扩容挑战以及周期性风险的重要性。
比特币十年回顾:从 BTC 行业到机构化采用
CZ 回忆道:“2014 年初,苹果应用商店下架了最后一个比特币钱包应用——blockchain.com 的钱包(当时还叫 blockchain.info),YouTube 上还有病毒式传播的视频。从 2013 年我进入这个行业以来,我们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 他认为,2013 年至 2017 年间,这一领域更多被称为“比特币行业”,而非区块链或 Web3。
2017 年以太坊的流行带来了 ERC20 代币和 ICO 浪潮,2021 年则是 DeFi 之夏。如今,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参与,例如比特币 ETF 的推出。“比特币正在成为全球储备加密货币,”CZ 表示,“我相信未来它将成为全球储备货币。” 比特币的局限性在于其区块大小和去中心化特性,这推动了其他区块链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如以太坊成为计算区块链,而其他链则专注于流动性或 meme 文化。
技术瓶颈:扩容至数十亿用户的核心挑战是什么?
CZ 认为,容量是比特币扩容的核心限制。“目前比特币仍然是每秒七笔交易,虽然有 Layer 2 等解决方案,但这些方案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中心化。” 他提到,2017 年的区块大小战争导致了多个分叉,这对行业造成了深远影响。
“我希望看到比特币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希望避免过多分叉,”CZ 补充道,“行业对那些扩容争议的伤痕仍然存在。”
机构化浪潮:为何传统金融入场是巨大利好?
CZ 强调,传统金融机构的入场对比特币和整个加密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在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里,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无论是个人、团体、国家还是公司。更多的参与者意味着更多的资本、资金、认可和用例。” 他指出,随着国家开始考虑将比特币纳入储备资产,监管规则也会更加清晰。
“比特币接近历史最高点,价格走势表明机构采用是件好事,”CZ 表示,“我们也看到其他加密货币,如以太坊和 BNB,同样接近历史高点。”
全球监管格局:美国引领下的全球化趋势
CZ 提到,美国在加密监管方面的迅速进展令他感到惊讶。“特朗普政府行动迅速,并得到了行业的大力支持。” 近期 CFTC 宣布可能允许美国公民在国际平台上交易的消息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
“美国的开放态度正在推动其他国家加速拥抱加密货币,”CZ 表示,“阿联酋、香港和日本等地也在积极推动相关政策。” 但他也提醒,监管许可需要平衡保护经济与促进全球化的双重目标。
财库公司(DAT)的兴起:机遇、风险与双向融合
CZ 认为,财库公司的兴起对比特币和整个加密行业都是极好的机会。“通过模仿 MicroStrategy 的模式,许多上市公司正在将加密货币纳入其资产负债表。” 这不仅让机构投资者更容易接触加密资产,还为加密市场引入了新的资金来源。
然而,他也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不是每个财库公司都能实现数倍增长。牛市过后必然会有寒冬,市场波动不可避免。” CZ 建议投资者关注底层资产的实际价值和生态系统的成熟度。
总体而言,更多的资金流入有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但也需警惕短期波动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