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机构采用加密资产:币安与富兰克林邓普顿的不同路径

15 小时前 11 技术
推动机构采用加密资产:币安与富兰克林邓普顿的不同路径

在监管框架不断演变、技术进步以及对多元化投资组合需求增长的推动下,机构对加密资产的采用预计将在2024-2025年间加速。尽管传统金融巨头与加密平台之间的直接合作仍较为有限,但像币安和富兰克林邓普顿这样的行业领先企业正在采取不同的策略推进整合工作,并面临各自的挑战。

币安:在监管压力下扩展机构服务

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正优先发展其机构服务,以巩固其在传统金融和数字金融之间的桥梁作用。该平台为机构客户推出了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托管服务、质押产品和基于API的交易工具,旨在满足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其他寻求进入加密货币市场的企业的需求。

然而,币安的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美国,监管压力限制了美国用户的功能,存款选项也受到约束,合规性问题成为一大挑战。此外,用户对其资金安全性的担忧依然存在,Reddit社区上的讨论反映了投资者对币安在全球监管变化中韧性的质疑。尽管如此,币安通过进军代币化资产和跨链互操作性领域展现了其对机构采用的长期承诺。

富兰克林邓普顿:谨慎涉足加密领域

富兰克林邓普顿是全球资产管理领域的领军企业,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8万亿美元。截至2025年9月,该公司尚未宣布将加密资产纳入其机构产品的具体计划。这与贝莱德和富达投资等同行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已推出比特币ETF和托管服务。

富兰克林邓普顿的沉默可能源于其对监管透明度、市场波动性以及ESG和另类资产战略优先级的考量。然而,该公司在构建复杂金融产品方面的专业能力,或许为其未来开发与加密货币挂钩的工具奠定了基础。不过,缺乏明确的公共合作伙伴关系或产品发布,凸显了传统金融机构在监管不明朗的情况下对进入加密领域的犹豫。

对投资者和市场的影响

币安和富兰克林邓普顿的差异化策略反映了机构投资者采用加密资产的双重轨迹:加密原生平台不断挑战监管边界,而传统公司则倾向于在监管更加明晰后才做出承诺。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种双重性既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风险。币安的机构工具提供了直接参与加密市场的渠道,但也存在交易对手和合规风险;而像富兰克林邓普顿这样的传统公司一旦进入该领域,可能会提供更安全且熟悉的投资工具,但其迟疑可能让更积极的加密原生投资者占据先机。

监管发展将是关键因素。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在对包括币安在内的加密货币平台采取执法行动,其对比特币ETF的谨慎态度可能会影响传统投资者的时间表。与此同时,在欧盟和新加坡等监管较为宽松的地区,加密货币可能更快融入机构投资组合。

结论

尽管币安和富兰克林邓普顿尚未直接合作来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金融,但它们各自的战略反映了这一领域的紧张局势与潜在机遇。币安的机构推动彰显了加密生态系统的成熟,即便监管阻力仍然存在;而富兰克林邓普顿的谨慎立场则表明,传统参与者在缺乏更清晰监管指引的情况下,对数字资产的全面接受仍持观望态度。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创新与审慎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决定机构采用下一阶段的关键挑战。

币币情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交易平台最新公告查看更多>
成交额排行榜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成交额
1 币安网币安网 ¥7,952.58亿
2 欧易OKX欧易OKX ¥2,704.37亿
3 HTXHTX ¥531.99亿
4 CoinbaseCoinbase ¥200.42亿
5 大门大门 ¥2,247.85亿
6 BitgetBitget ¥2,034.58亿
7 BybitBybit ¥2,424.07亿
8 双子星(Gemini)双子星(Gemini) ¥15.23亿
9 UpbitUpbit ¥130.71亿
10 Crypto.comCrypto.com ¥361.6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