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Alpha模式的另一面:市场繁荣背后的隐忧
原文来自The Smart Ape
编者按:自币安Web3钱包上线币安Alpha以来,其使用量和交易量迅速增长,短时间内使币安在钱包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这一模式的成功吸引了其他交易所效仿,例如OKX Boost、Bitget Wallet Alpha和Gate Alpha等。然而,这种模式对市场和社区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包括不公平性、交易操控以及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币安Alpha模式的弊端,并揭示其对加密市场的潜在危害。
总体而言,币安Alpha是币安Web3钱包中的一个板块,旨在为早期项目提供上线平台,同时简化交易流程。用户可以通过交易已上线币安Alpha的代币获取Alpha积分,从而获得新代币空投的资格。
然而,币安Alpha与币安现货或合约交易有所不同。代币在币安Alpha上线并不保证能够进入现货市场。数据显示,仅有不到7%的Alpha上线代币最终成功上线现货。
那么,既然已有现货市场,币安为何还要推出Alpha?官方解释称,Alpha旨在成为早期项目的发现区,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币安钱包交易尚处于发展初期的代币。与现货相比,Alpha定位更为“degen”(高风险),项目需要证明更强的基本面和流动性。
但非官方原因可能是,币安深知用户对收益的渴望。Alpha积分成为整个产品的核心驱动力,它鼓励用户频繁交易,提升币安钱包的活跃度,从而为平台吸引更多用户和收入。同时,这也让币安能够测试大量项目,而无需承担现货上币失败带来的声誉风险。
对社区的不公平
大多数在币安Alpha上线的项目最终会疏远自己的核心社区。
试想一下,你从项目早期开始支持它,参与测试每个新功能,持续提供反馈,在Discord上保持活跃,并帮助新人学习。等到代币生成事件(TGE)时,你期待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然而,现实却是,代币首先在币安Alpha上线,并优先向Alpha积分矿工空投。这些矿工随后抛售代币,导致价格暴跌,留给社区成员的只是残羹剩饭。
这就是目前大多数币安Alpha上线项目的现状,许多人对此感到失望。
上线Alpha代币暴跌效应
几乎所有在币安Alpha平台上线的代币都难以长期维持价值。
在币安Alpha平台上线的代币上线后普遍下跌
虽然币安从未披露具体数据,但据估计,空投给币安Alpha用户的代币比例通常占总供应量的2.5%到5%之间。这些代币分配并非面向真正的社区成员,而是流向了Alpha积分矿工,因此被迅速抛售也不足为奇。
例如,MYX项目此前空投给币安Alpha用户的代币价值超过4000美元。考虑到这些人并非项目的原始社区成员,这笔金额显得尤为巨大。
交易量操纵
上线币安Alpha正逐渐成为上线币安现货的必要步骤。这意味着每个项目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必须展现出强劲的吸引力以快速进入现货市场。
币安关注的主要指标之一是交易量。因此,项目方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人为刷高交易量,例如刷量交易、大量分配Alpha积分,甚至先拉盘后出货。
问题在于,这种方式并未帮助项目建立忠诚的社区,反而吸引了大量投机取巧的“撸毛党”,进一步削弱了项目的可持续性。
无可持续性
尽管币安Alpha确实能为某些项目带来短期的价格上涨,但这一切都不可持续。大多数用户并非因为认可项目本身而来,而是为了获取积分奖励。一旦积分激励结束,活跃度便会迅速下降。
此外,币安Alpha并未带来任何真正的产品创新。其核心是一个结合空投机制的展示平台,因此在最初的炒作消退后,很难维持用户的兴趣。
与此同时,许多在币安Alpha上线的代币也可以直接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交易,且价格通常更低。人们使用Alpha的主要原因只是为了获取空投。
这使得任何项目都难以通过上线币安Alpha建立持久价值,越来越多的社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保证能上现货市场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上线币安Alpha并不保证能够进入币安现货市场。许多项目为了争取现货上线的机会,不惜牺牲社区利益,最终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Verasity团队曾表示:“如果无法上线币安现货市场,我们基本上就完了。”显然,他们上线币安Alpha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借此进入现货市场。
最后的想法
归根结底,是否选择上线币安Alpha或其他类似平台,是项目方的自由。然而,我认为币安Alpha对项目的长期发展并无益处,因为它往往促使项目方追求短期炒作,而非与社区共同成长。
如果一个项目忠于其社区,就应该专注于逐步建设,慢慢积累热度和市场认可。毕竟,只有坚实的社区基础才能支撑起一个项目的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