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盈还是建仓:从宏观视角剖析当前市场变化与未来走向
作者:@Web3Mario
摘要:近期市场进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阶段,蓝筹类加密货币维持高位震荡,整体方向尚未明朗;山寨币市场未能迎来预期中的全面牛市,而DAT资产或币股则在传统金融市场中表现出色。社交媒体上已有不少声音将本轮牛市归因于传统资金驱动,笔者对此深表认同。这些资金相较于以往周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如更受宏观因素影响、风险偏好较低、资金集中度高、财富效应外溢较弱,以及板块轮动不明显等。随着宏观环境出现重大变化,重新审视这些变化将有助于我们做出更为准确的投资决策。总体来看,鲍威尔调整美联储决策逻辑后,美国就业市场的表现将在短期内决定市场对9月降息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影响风险资产的价格。
鲍威尔的讲话改变了什么
在此前的几个月里,市场围绕宏观经济的核心博弈点在于美联储是否能够按照特朗普政府的期望,在年内大幅降息。那么,为什么特朗普政府急于推动降息,甚至不惜冒着影响美联储独立性、进而削弱美元公信力的风险?这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
内部成本过高,难以应对国际市场竞争;
-
政府债务负担沉重,缺乏足够预算激励产业回流。
回顾特朗普政府执政半年来的政策路径,可以发现其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在当选初期,特朗普政府通过兑现竞选承诺(如赋予DOGE更多权利、调整加密货币政策等)巩固了基本盘。随后,开始推行关税政策。之所以需要稳固基本盘后再推进关税,是因为抬高关税可能引发市场对输入性通胀的担忧,从而增加内部阻力。然而,在特朗普获得强权支持后,经过数月谈判,其关税政策框架已初步成型,并取得显著成效。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介绍,截至8月22日,过去半年内关税为美国带来了近1000亿美元的财政盈余,预计年内可达3000亿美元。此外,还获得了来自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巨额投资承诺。
尽管内部成本(如人力、物流等)短期内难以迅速降低,因为这需要一次大萧条式的市场出清来重置各要素成本,但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市场竞争结构和资本结构。因此,下一步政策的铺陈显得时机成熟——这就是美联储降息。
那么,降息能带来哪些改变?主要有两点。第一,缓解债务压力。在上一任财长耶伦任期内,美国财政部增加了短债发行量,现任财长贝森特延续了这一决策。这一策略的好处在于短债利率受美联储调控,降低了长债对财政的拖累,并且当前市场对短期美债需求旺盛,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但问题在于缩短了债务久期,导致短期内还款压力上升,这也是近期关于债务上限谈判声量增加的原因。而降息则意味着短债的付息压力将减轻。第二,降息将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助于产业链的建立。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通常更依赖银行债务融资进行周转。在高息环境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扩张意愿受到抑制。而在通过关税改变国内市场竞争结构后,激励中小企业生产扩张意愿,填补市场中的商品供给空缺、避免通胀成为当务之急。因此,特朗普政府推动美联储降息的决心可谓坚决。
特朗普政府在美联储总部大楼装修问题上的积极介入,以及对鹰派理事Cook的攻击,都表明其正在不遗余力地推进降息议程。而鲍威尔上周在全球央行年会杰克逊霍尔上的发言似乎确认了这一方向。鲍威尔的讲话中有几个核心点值得重点关注:
1. 明确指出美国经济的风险已从通货膨胀转向就业市场;
2. 关税对通胀的影响需要时间显现,并不会引发通胀螺旋上升;
3. 更新了货币政策框架,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减少了对有效利率下限作为“常态经济条件下特征”的强调。
简单来说,美联储不再过于担忧关税引发的通胀,而是转而关注经济衰退可能导致的就业市场崩溃,同时暗示降息水平可能无下限。这种转变契合了特朗普政策的核心目标,引发了市场对未来流动性宽松的强烈期待。
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影响
加密货币市场通常被视为全球风险资产投机情绪的风向标。因此,在鲍威尔讲话公布后,加密货币普遍迎来一波拉升,但随之而来的回调说明市场此前已经部分定价了年内降息的可能性。在新的交易逻辑确立后,市场从最初的感性预期转向理性预期,仍需更多证据来评估降息的幅度。
至于回调的深度,ETH的表现尤为值得关注。如果短期内价格不跌破当前的上升通道,则说明投资者情绪尚未出现明显反转,风险仍然可控。接下来的一周内,就业市场相关指标将显著影响加密货币走势,尤其是下周五的非农就业数据,预计将引发市场剧烈波动。如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将大幅提升;如果数据超预期强劲,则表明美国就业市场的韧性较强,降息压力将有所缓解,市场可能进一步回调。无论如何,近期的政策市让笔者不禁联想到2023年受CPI主导的行情。